身份证号:372922198710054142
摘要: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中,作为建设方,多委派监理方、代建方等来对项目进行管理,自身更容易忽视了工程管理工作。高校中对于工程类管理人员更为缺乏,或者管理经验不足,很容易导致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建设项目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提高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提高建设项目的建设效率,有效控制建设项目的总投资[1],作为建设方,在工程管理上创新工程管理模式,与时俱进,提升工程管理的水平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新时期;建设工程;生态化管理模式
引言
一般来说,我国的建设工程从工程立项到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繁琐复杂的阶段,这些阶段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使得建设工程成为一个兼具全面性和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建设工程中开展项目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实现技术安全和经济安全的整体目标。具体来看,建设工程中工程项目管理指的是通过项目策划以及项目控制等多项内容,达到项目费用目标、进度目标以及质量目标的社会经济全过程活动,使整个建设工程的有效时间历程变为从项目开始到项目结束这个阶段。在建设工程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克服管理模式中客观性以及科学性不足等问题,并积极探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等状况,以强化建设工程中管理体制建设、监督和改革,从而推动我国现阶段建设工程行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性发展。
1新时期建设工程生态化管理模式的意义
近年来,很多高校引入了工程管理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高薪酬的方式吸引专业型人才开展建设工程管理工作。这些专业型人才能够根据高校目前的发展状况制定相匹配的工程管理制度,并能根据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具体要求进行准确的成本预算,从而节约建设成本,提高建设效益。其次,这些专业型人才还能够根据现场施工存在的不足之处制定相应的整改策略,从根本上实现建设工程的质量控制。此外,一些高校通过培养创新型人才,定期召集员工接受工程管理技术培训,使一些有能力、有思想的员工发挥自身的价值。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并使得高校内基建项目的管理水平得以有效提高。无论是引入专业型人才还是基于高校内部人员进行人才培养,都属于建设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的一种方式。
2新时期建设工程生态化管理现状
2.1员工理念有待更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个行业的经营理念都出现了巨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更加的多样化,同时,新能源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基建企业也将能源的利用作为新的发展方向,但是,许多基建企业缺乏对工程管理的重视,依然沿用传统的基建工程管理制度,在管理过程中具有非常严重的滞后性,影响了企业大健康稳定发展,施工的进程和质量都无法得到保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许多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施工标准不够明确,影响了工程的有序施工。同时,许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未能及时的更新,在管理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资金规划不合理、施工管理不全面等,使得工程造价与预算存在严重偏差,项目协调性不高,工程制度也没有及时的更新,影响了管理效用的发挥。
2.2缺乏完善健全的工程管理体系和制度
基建项目的实施有阶段性,所以在工程管理体系和制度上往往不健全,导致管理人员在对建设工程管理实施时没有参考依据。针对项目实施所临时制定的规章制度仅流于表面,并且管理人员并没有对这些规章制度给予足够高的重视,导致建设项目的管理十分混乱。工程管理制度的缺失还会造成施工事故无法落实责任的现象,在没有规章制度的情况下,如若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突发事故,无法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此外,缺乏规章管理制度还会使工程管理人员产生懈怠心理,一些工作人员抱有侥幸心理,迟到、早退,导致建筑企业内部的工作氛围十分消极,引得其他工作人员群起效仿。因此,缺乏完善健全的工程管理体系和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3新时期建设工程生态化管理模式
3.1拓展工程管理视野,推进工程与环境协调发展
要想提高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的融入程度,就应该突破传统的建设工程管理理念和思维,并将现阶段具体的建设工程作为宏观环境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建设工程项目的规划阶段以及设计阶段,应该充分体现出“人地协同”的建设理念,使整个建设工程在保证自身各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提高建设工程在结构理念、色彩配置以及景观重建上面,与自然环境能够协调一致。与此同时,在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特别是在建设工程组织和设计过程中,应该积极拓宽建设工程的管理理念,在自然环境允许的承载范围内进行建设工程的开挖、建造以及防护,从而有效推动建设工程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友好发展,坚决杜绝掠夺式的自然资源利用方式,影响自然环境的质量。
3.2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传统监督管理模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各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实际上,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十分烦琐,其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当前,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大部分建筑企业采用的是传统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监督管理人员需要到施工现场开展质量检查工作。然而,监督管理人员容易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忽视一些细节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监督管理部门应创新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比如,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采用全过程监督管理模式,收集方案设计、现场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的数据,并且利用大数据技术,发现其中潜在的质量问题。另外,监督管理部门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简化行政工作流程,如技术审查、行政审批等流程。总之,建筑企业只有建立“互联网+监督”模式,才能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要求。
3.3强化工程灾害意识,规避工程建设管理风险
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强化相关人员的灾害防范意识,将避免建设工程中的管理风险作为整个建设工程管理的常态化工作,并将这种工作全面贯彻和落实在整个建设工程始终,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将建设工程灾害作为偶然或者随机的事件。根据相关调查,对于泥石流、地震以及旱涝等自然环境地质灾害来说,基本所有的建设工程灾害都与人的管理有着一定的关系。例如,在2001年,重庆市武隆城市高切坡发生了一起垮塌事件,这类事件的发生就是因为建设工程在管理过程中没有对灾害预判问题进行充分考量,这一事件也是建设工程在开挖过程中引发特大型滑坡灾害的典型案例之一。
结束语
综上所述,除了施工单位进行安全质量管理工作之外,也需要我国相关部门进行政策以及内容的管理,尤其是对于一些只注重自身利益需求的施工单位要给予相应的惩戒,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播,提高建筑施工的监管力度,以此来督促施工单位提高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同时还能够避免施工单位自身的经济发展受到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维俊.建设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山西建筑,2020(35):235-236.
[2]吴燕,陶小军.建设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探析[J].农家参谋,2020(1):184
[3]沈磊.建设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制与探索[J].建设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36):20.
[4]叶有泉.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分析研究[J].中外建筑,2020(6):134-136.
[5]方迎凤.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模式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