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课程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1+X证书”制度下课程模式研究

尤小明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 402260

摘要: "1 + X”证书制度是一种制度创新,课程模式也应该随之创新改变。但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课程结构从“单进程”向“多进程”转变。提出了 “1+X”证书课程开发遵循开放性原则、优化性原则、包容性原则;证书等级标准与高职课程标准对接对接内容的细化与改进方法。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课程模式;开发原则;标准对接

    《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是2019年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参考,该方案提出了“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新型教育模式,即在职业教育中开展“1+X”教育。《试点方案》目前从高职与中职院校开始试点,“1+X”证书制度由院校担任实施主体,要求学校在确保学生都达到学历证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争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因此,我们必须要研究”1+X”证书制度下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如何推进?本文将主视点汇聚于此。

    一、“1+X”证书课程开发原则

    1.开放性原则

    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是立体全面的,不仅是同一职业的不同等级能力的培养,而且跨越了职业。”1+X”证书课程内容选择是开放的,具有广阔的课程空间,横向可以深化同一专业课程内容,甚至可以选择不同专业的课程;纵向可以选择高一级职业教育的学历证书教育课程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课程,还可以选择社会性机构、行业企业开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课程。开放性保障了”1+X”证书课程丰富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2.优化性原则

    “1+X”证书课程是动态不断发展的,但是现行的学历证书教育课程明显限制或阻碍”1+X”证书制度价值的发挥,学历证书教育课程的教学占据了大部分学习时间,再也容不得加入更多的“X”课程,

呈现一主一辅、一多一少的状态,即使加入“X”课程也是简单机械重叠,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作用有限,影响学生多方向职业的选择和发展。因此,要确定好“1”和“X”课程间的逻辑关系和结构关系,合理调整优化,找到课程之间比例平衡点,总体规划、协调发展,比如对“1”课程进行全方位梳理,消除冗余,精简课程内容,优先选择对学生职业生涯和终生发展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的课程内容。

    3.包容性原则

    学历证书教育课程内涵和标准应该高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课程的内涵和标准,两者是包容关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从事某一工作岗位的最低能力要求,是构

建“1+X”证书课程的基础。学历证书教育课程不仅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而且还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和综合素质。“1+X”证书课程不仅培养学生掌握完成某一工作的程序、技术技能和基本方法,还培养学生对生产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质疑和总结的能力。所以,只有按照高于职业能力标准的要求去确定课程标准,职业教育才能获得相对独立性,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二、“1+X”证书等级标准与高职课程标准对接对接内容的细化与改进

    1. 课程标准对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选择

    在推行1+X证书制度试点过程中,目前有的院校的个别专业为了让学生获取更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出现为了考证而考证的倾向。这样的对接,一方面会导致专业教学标准的内容泛滥,不利于专业特色的培养;另一方面无形中将增加学生的学习、经济等负担,导致学生的选择困难,也无法实现真正的课证融合。高职院校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对接方面要有所选择,要结合院校办学宗旨和专业特色,从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的实际出发,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定位,做到精准对接。

    2. “1+X”证书技能要求对接课程目标定位

    1+X证书制度在高职院校的试点,1代表的是学历证书,1是根,是基础、是关键,必须确保课程目标要求定位与学历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的一致性,高职院校各专业的课程目标定位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然后才去选择与之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程目标定位建议对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中级要求,但为了减少前后续课程内容的重叠和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角度,需要统筹初级和高级的技能要求。总之,除了考虑本门课程在专业培养过程中的特定职业技能外,还有必要考虑本专业学生的共性技术技能的要求。

    3. 证书培训内容对接课程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但必须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与考证,达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对每个工作任务的职业技术要求,解决原来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要求相对滞后的问题。由于职教生学制较短,考虑其学时空间的问题,有必要将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课程内容有机融人到专业课程内容体系之中,通过校企共同开发”证书型”课程,尽可能减少单独开设培训课程。

    4. 课程考核评价对接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证   

职教20条明确规定: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为了能有序开展课程考核评价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习成果的对接工作,首先高职院校在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与考核要求部分应明确该课程择优遴选后的相关证书类型,并提前公布,让学生提前准备;其次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应建立“学分银行”网络化信息系统,规范地登记好学生的相关学习成果,明确学习成果的转换方案,方便教学部门日常的教学管理,为用人单位识别和学生就业提供官方查询渠道。

三、课程结构:从“单进程”向“多进程”转变

1+X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适应多种岗位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需要理论与技能等知识经验的融合,需要对于不同专业知识经验的超越,因此其课程内容应当进行“多向度”的选择与组织:一是分解向度与综合向度的结合。课程内容不仅仅是通过分解培养目标来选择与组织,更要进行知识经验的综合,通过综合实现理论与技能等知识经验的融合甚至超越;二是知识向度与其他向度的结合。适度保持以知识的内在逻辑进行选择与组织的课程内容,以保证知识的系统性,但更要开发需求导向、行动导向、问题导向的课程内容,目的是更好地促进不同知识经验的融合,甚至对于已有知识经验的超越。当然,要实现分解向度与综合向度、知识向度与其他向度的结合,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机制是保证。

参考文献

[1] 李子云 童寒川.“1+X”证书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研究.成人教育.2020年第11期

[2] 魏佳佳 余长军. 1+X证书背景下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6月

[3] 张 伟 李玲俐.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实施策略研究.职业技术教育. 2019年20期

[4] 张永艳.基于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农机使用与维修.2019年8期

作者简介  尤小明, 男 ,籍贯重庆潼南, 生于1969年4月, 研究方向: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 19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