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如何减负提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论“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如何减负提效

高现梅

井陉孙庄育才学校  050305

摘要:“双减”是去年国家教育部推出的一项教育方面的新政策,这项新政策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课业量太大而提出的。在“双减”的要求下,要求关闭校外的辅导机构,要求教师减少对学生布置作业,这两项得到了落实,那么学生的负担就会减轻。在“双减”的背景下,教师在给学生减轻负担的同时,要思考如何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只有有效的教学,才能使学生收获知识,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双减”政策;自主学习;学习氛围;语文作业;作业质量

在当前的教学形式下,只有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转而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双减”下的语文教学,要更好的为学生减负,还要努力提高教学效率,这其实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面对具有困难的事情,就必须要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要引入新型的教学方法,这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教师对学生的讲授,改为重点知识的讲授很有必要,让学生主动的,以讨论的方式学习知识也很重要。

一、课堂教学环节的改变

1、对学生讲授重点知识

在一节课的内容中,有一些内容是比较重要的,是教师应该重点对学生讲授的,学生学会了这些内容,就基本上学会一节课的内容。教师选择重点的内容重点的对学生讲授,这也符合“双减”的教育理念。在小学阶段,小学生会学习到一些比较著名的课文,这样的课文教师尤其应该对学生讲授重点的内容。以往的时候,教师对学生讲授的时候,追求对学生讲授的面面俱到,这不免就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课业负担,而教师改为对学生讲授重点内容后,学生的负担就减少了很多。再者,随着教师讲的少了,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也会随着提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授《落花生》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应该对学生讲授重点的内容。这是一篇非常经典的语文课文,选入教材已经很多年了。在这篇课文中,要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是按照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个顺序来写的。在课文中,表明文字是在写花生,其实,已经给予了花生以哲理,而且,作者通过写儿时落花生的情景,表达了对儿时时光的无限怀念。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让学生把握住了学习的要点,就可以使学生快速的学会一篇课文。

2、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双减”的背景下,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是很重要。只要是教师对学生讲授,就不可避免的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既然学生有厌学的心理,教师就应该改变教学的思路。教师可以改学生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以使学生在不枯燥,而且充满趣味性的状态下学习。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给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该对学生设置一些讨论的问题,这样可以为学生的讨论确定一个方向,可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不至于偏离课堂的方向。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讲授《草船借箭》的时候,就应该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课文中人物的性格。在课文中出现了四个人物,分别为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他们各自有什么样的性格。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都非常喜欢讨论。有的人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所有的事情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有的人说,周瑜心胸狭隘,容不下诸葛亮,所以才要设计陷害诸葛亮;有的人说,鲁肃是个忠厚老实的人,正是因为有他的帮助,诸葛亮才得以草船借箭成功的;有的人说,曹操十分多疑,面对大雾天中出现的敌军,他不敢出击,只敢放箭,正是曹操的多疑,才使得诸葛亮草船借箭最终成功。教师给学生设计富有趣味性的问题,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学习知识。

3、营造课堂的学习氛围

要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学习氛围可以说不佳,这也是导致教学效率不好的原因之一。在“双减”的要求下,教师有必要营造课堂学习氛围,以使学生都有动力去学习,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营造课堂的学习氛围,也离不开现代技术的加持,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以营造课堂的学习氛围,以使学生在浓厚的课堂氛围中高效的学习。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讲授《自相矛盾》这篇寓言故事的时候,就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方式营造课堂氛围。这是一个经典的故事,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这篇课文。教师可以找到自相矛盾这个故事的古装视频,在课堂上对学生播放,这样就可以使课文中的文字以画面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就可以使学生直观的看到这个令人发笑的故事。这样也就营造出了一个自相矛盾的课堂学习情景,使学生沿着情景去理解课文。多媒体高效便捷资源丰富,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工具,教师要好好的利用。

二、语文作业方面的改变

1、将课下作业转移到课上

在“双减”的要求下,教师是不能对学生布置作业的,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如果教师一点作业都不给学生布置的话,那么学生肯定无法巩固所学的知识。其实,在“双减”的精神中,是要求教师不能对学生布置课下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作业,以使学生练习重点的知识。教师可以选择在自习课的时候,或者是课堂的末尾对学生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练习。教师可以将作业转移到课堂上,但是作业的数量依然要严格的把控,不能对学生布置太多的作业,要确保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讲授了《景阳冈》这篇课文后,就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布置一项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武松的性格。这个问题很能考察学生对于武松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武松性格勇武,只身打死了一只大老虎,这说明他有超凡的武艺,是一个打虎英雄;但是,他性格中也有不好的一面,在酒店的时候,他不顾店家的劝告,连喝了十几碗酒,店家告诉他山上有老虎时,他不信,这是他性格中莽撞的一面。教师对学生布置一个关键的课文问题,学生做出了回答,就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认知。

2、注重作业质量

在很多的时候,教师对学生布置的语文作业,都是追求数量,而严重的轻视了作业质量,这是很多教师布置作业的惯性思维。可以说,这样的语文作业布置方法十分不好,这会导致学生厌倦作业,而且,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也是有限的。真正有效的作业,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有没有布置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在布置语文作业的时候,需要将重点的知识都体现出现,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作业有效的学习。

例如,教师在讲授了古诗《送元二使安西》的时候,就需要将这首诗中重点的内容都体现出来。在这首诗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字词,如,题目中的“元二”,这意思是一位姓元的友人,在家中排行第二,所以被称为“元二”,安西是古代的地名。诗中所涉及到的修辞方法,表现方法,这都需要在作业中有所体现,还有诗的思想感情。作业的质量提高了,学生就可以得到充分的练习,就可以逐步的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总而言之,“双减”下的语文教学,要使学生高效的学习知识,就需要运用多种的教学方法,以使学生时刻保持课堂学习的新鲜感,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阿依古丽·阿帕尔. “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高效写作课堂搭建策略[J]. 世纪之星—初中版, 2021(3):2.

[2]张永红. 在多元优化中互动 在有效激励中引领——"“双减”"政策下小学生语文个性化朗读能力的培养[J]. 启迪与智慧:上, 2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