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冯塘乡人民政府 河南周口 466721
摘要:黄花菜的生产方式不同其生产效益迵然不同,为探索黄花菜最佳经济效益生产途径,我们对当地的黄花菜生产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改革和创新生产方式是黄花菜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只有持续改革和创新黄花菜生产方式,才能使黄花菜生产保持与其它经济作物效益比突出的优势,才能持续蓬勃发展。
关键词:黄花菜效益;种植方式;品种效益;田间效益
1.黄花菜种植的比较效益
一亩园十亩田。虽然我区粮经作物的种植收入在近几年持续激增,使黄花菜的比较效益有所下降,但是,黄花菜的亩均收入在8000元以上,高达12000多元,仍然是大蒜、花生种植收入的3-5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5-8倍,比较效益仍然十分突出,驱使农民发展的内在动力依然很强。
2.种植方式对效益的影响
2.1露地栽培模式对效益的影响
目前,黄花菜露地栽培以墩栽和条栽为主。墩栽使植株密稀分布不均,墩内密集荫蔽,通风透光差,植株间争水、争肥、争光、争空间激烈,不但病虫害发生严重,而且造成植株徙长和落花落蕾,导致产量徘徊于1000kg-1250kg;条栽使植株合理分布,既充分发挥了边际优势,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而且,有效解决了植株间争水、争肥、争光、争空间的矛盾,产量激增至1500kg-2000kg。仅以本地同种同期的黄花菜产量核算,条栽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墩栽的经济效益,是墩栽效益的1.5倍以上,因此,应逐渐淘汰墩栽模式,推广条栽模式[1]。
2.2设施栽培模式对效益的影响
黄花菜设施栽培的产量与露地栽培的产量相比略有下降,比露地栽培减产300kg-500kg,其原因是设施栽培提高了黄花菜在冬季和春季的生长发育温度,导致黄花菜春化作用时间相对缩短,花苔和花蕾的分化不充分,造成花苔和花蕾减少所致。但是,经济效益非常突出,是露地栽培的5倍以上,其效益激增的原因是,设施栽培使黄花菜的采摘期由7月份提前至5月份,其上市期正值黄花菜鲜菜市场空档,使黄花菜鲜菜价格由5元/kg提升至30元/kg,利用物以稀为贵的市场经济规律获得了巨额经济效益。
2.3间作套种模式对效益的影响
间作套种是通过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光、热、水、肥、土等自然资源提高亩均效益的有效途径,但是,单就对黄花菜而言,因套种的甘蓝、白菜、萝卜等其它经济作物掠夺了其肥、水、光等自然资源,导致黄花菜的产量比单作减产250kg左右,使其经济收入下降1000元左右,然而,由于套种的其它作物可以收入3000-5000元,使亩均总效益提高2000元以上。
3.品种特性对效益的影响
3.1现蕾期对效益的影响
目前,豫东地区种植的黄花菜品种按现蕾期分为早、中、晚熟三类,其中,以陈洲金针为代表的早熟品种于6月上旬现蕾,此期上市,正值盛夏,因鲜食黄花菜具有清凉祛火等作用,所以,鲜销市场极为火爆,鲜销价格平均达到6元/kg以上,按每亩产鲜菜1500核算,每亩收入10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而以丛子花、猛子花为代表的中晚熟品种,一般在7月下旬至9月上市,虽然其产量达到1750kg,但是,由于其鲜销价格下降至4元/kg以下,每亩大约收入7000元,比早熟品种亩均收入低3000多元,所以,现蕾期不同,经济收入差别很大。为顺应市场经济规律,缓解采摘劳动强度,应采取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种植[2]。
3.2品质和风味对效益的影响
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黄花菜的品质和的风味是由当地独特的土质、水质、气候条件等自然环境造就出来的,对本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有极强的依赖性,离开了本地,它的品质和风味就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陈洲金针被引种到其它地方种植,其久煮不烂的特性就会丧失,其营养成分也发生改变,如灰分含量由4.84%下降至2.6%以下等,由于其营养成分发生改变,其风味发生变化,其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也随之改变,鲜菜的销售价格就由6元/kg下跌倒4元/kg,仅按品质和风味对鲜菜销售价格的影响核算,同一品种因产地不同,亩均收入相差30%以上,对黄花菜的收入影响非常显著。
4.田间管理对效益的影响
4.1“四统”管理模式对效益的影响
黄花菜由单一农户经营管理改变成家庭农场或专业种植合作社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杀青、统一销售后,其生产资料投资由零售价享受批发价甚至厂家直销价,如肥料价格可降低20%以上;农药价格可降低40%左右,每年每亩黄花菜可节约生产投资420元以上;田间管理费用也大幅度下降,如用无人机统一喷防病虫害,每亩每次可降低劳动力成本5元以上;统一浇水,每亩每次可节省劳动力费用15元以上,每年每亩黄花菜可节约劳动力费用300元以上;统一杀青,每公斤黄花菜杀青成本由0.4元下降到0.10元,每亩黄花菜可以节约杀青成本600元以上;统一采摘标准,统一销售后,每公斤鲜菜的价格可提高0.1元以上,每亩黄花菜可增收300元以上,所以,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实行统一化经营是提高亩均效益的有效途径。
4.2标准化生产对效益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优质、营养、健康”的消费需求为时代潮流,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标准化生产,才能填补黄花菜标准化生产的空白,补齐黄花菜生产短板,转化黄花菜生产的拖累点,控制黄花菜生产的风险点,抢占黄花菜生产的制高点,激活黄花菜发展活力和潜能,增强淮阳黄花菜可持续发展的内源驱动力,才能顺应时代消费的潮流,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据2011年淮阳县金农实业有限公司收购价对比显示,绿色黄花菜每公斤8-12元,普通黄花菜每公斤5-6元,每公斤平均差价2.6元以上,每亩经济收入相差3000元以上,因此,实行标准化生产是黄花菜生产的必由之路[3]。
5.采后生理变化对效益的影响
黄花菜从植株上采摘下来后,仍然是新陈代谢活动十分旺盛的生命体,由于供给其营养的途经被掐断,后熟作用骤然加快,呼吸消耗、蒸腾失水等激增,据试验结果显示,采后4小时内的平均每小时失重高达14.49%,生理减产速度惊人,但是,这种隐形减产看不到,没有引起农民的高度重视,采后放置在田间不做任何处理,导致每亩黄花菜生理减产300kg以上,经济损失达600-1000元,损失非常惨重,因此,黄花菜采摘后,应及时进行田间预处理,通过遮阳、物理降温、控氧排氧、活性炭稀释乙稀等措施遏制呼吸消耗,并尽快进行杀青,终止呼吸消耗。
6.结束语
黄花菜加工增值是增收的重要途径,目前,黄花菜加工的方式和方法主要有干制、酱制、速冻冷藏保鲜、简易物理保鲜。干制分为自然晾晒脱水、烘干脱水、冷冻真空干燥脱水,按100kg黄花菜加工成干制品进行核算,自然干燥脱水和烘干脱水销售比鲜销售增值200-300元,冷冻真空干燥脱水保色、保形、保质及产品复水性好,主要销往美国、日本、香港等发达地区,增值格外显著,比鲜销增值1600-2000元;酱制和速冻冷藏保鲜销售比鲜销增值2-3倍,一般增值500-750元。综上所述,黄花菜加工增值显著,应尽可能延长生产链,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花菜种植技术[J].邓辉.西北园艺(蔬菜).2016(03):17-18
[2]黄花菜高产栽培种植技术[J].张静,于继真.农民致富之友.2016(08):77
[3]黄花菜种植技术[J].孙波,任金华,洪静.特种经济动植物.2015(11):46-48
作者简介:朱广忠,男,(1978-),河南淮阳,汉,本科,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