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高中地理社团综合实践活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高中地理社团综合实践活动探究

方勇

四川省蒲江县寿安中学 611633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新阶段我国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的必修课程。《“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计划》指出县域普通高中要服务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开展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探究,紧扣时代旋律,彰显了地理教学在国家重大战略教育中的独特价值。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通过社团为载体,突破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困境,运用“立”、“意”、“做”、“悟”,探究建构完整的、系统的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为底色的教学实践,让农村地理教育与乡村振兴融合并进。

关键词:乡村振兴;综合实践活动;农村高中;地理社团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受课程内容、授课时间、授课形式等多方面的限制,很难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高中地理常规教学无法充分表现出学生个性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高中地理社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可为农村高中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机会,也能在实施过程中促进高中学生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同时,在人地协调下振兴乡村产业、乡村文化、乡村人才和乡村生态等,其涉及许多地理知识、地理思想和原理,两者具有一致性。高中地理社团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让地理教育更加紧密地围绕提升核心素养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展,为培养高中学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方面提供重要作用。

一、“立” ——依托社团,突破困境

高中地理教学越来越重视“学习探究”、“体验学习”、“野外观察”和“项目学习”,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是践行新课程标准的需要,是地理课程理念的体现,是提升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需求,其有助于培养高中学生对乡土的情感。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能够使地理教学由课堂走向生活、走入社会,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学科素养,使地理教学不再是“灌输式”的教学,紧扣时代步伐。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在农村高中课堂教学中难以得到开展,以地理社团为载体可有效突破现实困境。首先能突破课时限制。常规的地理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大量的课时作为支撑,由于农村学校高中学生基础薄弱,学业负担重,课时显得尤为紧张。如果用大量的课时来实施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就会干扰正常的地理教学。依托地理社团,便能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及零散的时间(如周末、节假日)。以社团为单位,化整个班级为小队、小组,化整为零,灵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其次可降低安全风险。常规的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是地理课程,承担安全风险的主体是学校及教师。而高中地理社团则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建立及自主管理,自愿加入与开展。如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承担安全风险的主体是学生和家长,可有效降低安全风险因素给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带来的制约。再者拓展经费渠道。地理社团为学生自主建立,可自发筹集经费来维持社团的常规运行。同时,社团活动可以获得家长及学校的支持。

二、“意” ——战略引领,融合并进

何为乡村,地理学认为主要从事农耕业生产的即为乡村,其是具有自然、社会及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何为振兴,振兴就是大力发展,使其兴盛。仅从字面上看乡村振兴,即为大力发展乡村地区,使乡村地区兴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因素,亦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实现农村高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力争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四方面。农村高中地理教学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的需要。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振兴的要求就是在区域认知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发展产业,并实现人地协调;生态振兴的内涵本就是谋求人地协调;文化振兴、人才振兴则强调在充分的区域认知下合理高效的地理实践力。

三、“做” ——强化意识,丰富资源

(一)强化指导教师指导意识

将乡村振兴战略与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融合这一过程中,指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路人。教师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首先,教师要熟悉各级各部门的政策文件,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根据政策文件调整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方向。其次指导教师要熟悉周围乡村的发展状况,对乡村的生态、产业、人才、文化等有深入的了解。指导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再者指导教师要起好联动作用,加强学校与社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对接及交流,将乡村振兴战略与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融合。

(二)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资源

渗透乡村振兴战略为了让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服务于高中地理教学,服务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不同地区、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高中学生对地理观念、地理学科思想的认知存在个性化差异。为了更加深入有效的开展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和学生有必要开发更多的地理综合实践资源。地理综合实践资源获取途径有以下几种:一是参观考察,如走访基层政府、实地观察乡村环境(土地、动植物资源、气候情况、水资源、河流、名土特产、环境问题、文化习俗等等)、走进工厂企业等,这些途径可以获取第一手的实践课程资源;二是关注媒体,如关注地方新闻、《学习强国》软件、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等媒体,通过媒体获取实时、真实现状;三是调查访谈,如设计调查问卷对当地乡民、机关政府人员或企业工厂工人进行调查,从中挖掘有价值的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服务于主题活动或项目式活动开展。

(三)开展分层分类主题活动

开展高中地理社团综合实践分层分类主题活动,渗透乡村振兴战略。例如,在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新教材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产业区位”为教学内容,以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寿安镇为例,探究高中社团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第一阶段:让学生了解寿安镇的历史变迁(过去、现在和未来),激发主题探究及学生对家乡的情感

第二阶段:了解寿安镇的区位,了解其地理环境特征,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状况、交通、文化;及其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第三阶段:了解寿安镇的建设与发展,如环境变迁、产业及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等

第四阶段:对比寿安镇家庭居住环境或生活方式的变化

第五阶段:成果固化

通过学生分层分类分阶段的亲身实践,学生知道寿安镇“天府农耕”产业的迅速发展背景、过程、原因影响等当面,沉浸式了解到寿安镇发展的成果都得益于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

四、“悟” ——评价反思,构架体系

依托地理社团开展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需要遵循有效、可行的设计原则,开展过程中要注意分层分类分阶段开展,按科学的程序开展,通过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以期实现活动的目标。高中社团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得以延续开展需要依托科学的评价机制进行辅助。优化高中地理社团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机制(见表1),让乡衬振兴战略潜移默化渗透。多元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积极性,让其充满热情地投入社团中,打开农村高中学生智慧的大门;励性评价让社团焕发生命力;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突出过程性评价,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下,学生会更加深人地投入到高中地理社团综合实践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渗透;打造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四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内外支持,共同鼓励学生的成长,记录下学生地理学科素养增长的轨迹。最后建立地理社团综合实践活动站点或公众号,储存活动记录、活动成果,建立各项档案袋,积累资料,固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