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解读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杨小波

成都市九里堤小学校

摘要:让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既能够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由于目前小学体育课程当中存在着一些指导问题,导致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下降。因此,本文通过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出有效的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

关键词:小学;体育锻炼习惯;策略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为了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速度,需要优化传统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在教学过程当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需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对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从而让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1]

1、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虽然小学体育教学能够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在体育课堂当中进行基本的体育训练,但是不能够使学生继续锻炼身体,强化自身的体魄。这是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不能够让学生提高对体育锻炼的学习兴趣。比如,一些教师在课堂当中只会让学生进行跑步,或者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这种表面性的体育锻炼,不能够让学生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其次,学生在体育课堂当中不能够开展有效的体育训练,而是选择回到室内进行活动,这会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失去信心,并且没有完成基本的体育锻炼。

2、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锻炼方法运用的注意事项

2.1 加强学生运动兴趣和经验

对于小学生来说,需要让小学生在体育课堂当中进行基本的体育锻炼,并且提高对体育的学习兴趣,才能够为体能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完成体育锻炼,就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但是,由于体能锻炼中有很多动作的难度比较大,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体育锻炼的指导方式,选择适合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动作,然后积极指导学生增加练习次数,从而完成相关的体育锻炼。

2.2 注重关键期的体育锻炼培养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关键期,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设计良好的体育锻炼培养模式,并且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使学生能够加强锻炼,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2]。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对学生进行安全检查,从而让学生能够做好安全准备,才能开始体育锻炼。

2.3注重个体差异性

针对小学生的个体差异,体育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指导。比如,对于低段小学生来说,进行体能锻炼会让小学生失去锻炼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在平时的体育课堂中,需要根据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开展不同难度的体育锻炼教学。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状态,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都能够感受到锻炼的乐趣。除此之外,在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过程中,教师也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体质问题,对不同体质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干涉。

3、培养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的策略

3.1培养听从指挥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制力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重复训练法来让学生完成的强度的体育锻炼。这是由于小学生在短时间内进行重复的运动,会让小学生产生疲惫感。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环节安排丰富的训练内容,同时使训练内容变得更加科学化简单化。学生通过完成一系列的体育锻炼之后,改变不同的动作形式,能够对体育锻炼有新的认识。同时,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完成相对复杂的训练运动。通过对复杂的训练动作的完成,小学生能够在重复练习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组织不同的比赛或者体育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拔河比赛以及接力赛跑等集体项目。在比赛过程当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到比赛中来,会对团队有情感依赖,并且会增强自身对团队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在活动当中与同伴建立共同的目标,从而使自身具有团队意识,并且能够在活动当中通过努力不断进取,从而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3.2培养观察思考的习惯,提升学生运动水平

由于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学生通过完成体育锻炼动作,能够将自身的注意力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并且能够进行思维训练,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地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科学指导。以教学 “跪撑爬行”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开始训练之前,让学生观看示范动作,然后跟着教师的示范动作一起来练习。通过对学生的有效指导,能够让学生在训练之前掌握基本的训练方式,从而达到体育锻炼的教学目标。小学生会在体育课堂中学习模仿教师的行为动作,包括体育运动项目的训练动作和教师的日常行为举止。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运动意识,就要从细节入手。所以,小学体育教师要在教学时,规范自己的行为。当学生在课堂中出现错误时,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让学生学会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式。

3.3培养学生锻炼习惯,进行专项训练

由于小学生在体能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来进行体育锻炼指导。比如在耐力跑体育锻炼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让学生完成不同强度的耐力训练。比如教师可以让耐力较强的学生完成1000米的跑步训练,而对于耐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只需要完成400米的跑步训练。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专项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训练意识。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对小学生进行专项训练,不仅能够使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还能够使学生在专项训练中接受体育锻炼的考验,使学生增强自身的体质,从而使学生接受培养和锻炼。由于小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习惯了传统课堂当中的学习模式

[3]

结束语

总之,需要让小学生在体育训练中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还需要结合多种训练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积极地为小学生营造出轻松和谐的体育训练氛围,让小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且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运动训练中去。

参考文献:

[1]马清艳. 谈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促其养成终身体育意识[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1(16):48.

[2]谭金凤.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J]. 文渊(高中版),2020(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