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6
/ 2

《小猴子下山》教学设计

王雪

东北师大附属益田小学  130012

【教材分析】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童话。课文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先掰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下玉米去摘桃子,看见西瓜就扔了玉米去摘西瓜,看见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最后,兔子跑进树林不见了,小猴子一无所获。在课文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小猴子的行为中得到启示:做事情明确目标,始终如一。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分析,一年级还处于一个好动的阶段,学生有意注意力维持时间短,以形象思维为主。

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体系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和口语表达能力,已掌握基础生字的认读与拼音拼读,具有一定的基础阅读能力,初步的思维理解能力和学习图文结合课文的方法。

【设计理念】

如何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是一年级需要关注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充分利用课文的趣味性。

本文构段很有特色,1—4自然段都是按“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做了什么”这样的语言形式来构段的,可以利用这一形式读懂故事内容;同时本文插图生动形象,图文对应,可以把文本故事像连环画一样学习,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猴、结”等 7 个生字,会写“空”字。

2.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几个动词。

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来到……看见……就……”这个句

式,说清故事情节。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字理识字、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生字。

2.根据图片对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借助图片讲故事。

3.带着动作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教学过程】

一、猜图导入,激发兴趣。

1.图片猜一猜(将完整的猴子图片进行遮挡,每次出示一部分)。

2.出示猴子图片,课题《小猴子下山》。

3.板书课题并齐读:小猴子下山。

二、整体感知,通读课文。

1.自读课文,出声朗读,边读边标自然段。

2.分自然段朗读,指导读音。

3.小猴子下山都去到哪儿,看到什么?(贴玉米、桃子、西瓜、兔子)

最后怎么样?空着手回家。(贴猴子)

三、图文对照,分段理解。

(一)第一段:

1.出示插图(玉米地),小猴子来到哪里?(贴 来到 一块玉米地)

2.看到的玉米是什么样的?课文中的词语:又大又多。(贴 看到 又大又多)

3.看图说话:小猴子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做了什么?(贴 做了 掰和扛)。

4.随文识字:掰

(1)“掰”的字形,读音。随机读。

(2)做掰的动作。(双手用力掰开黄瓜)

(3)出示图片:掰的动作。小猴子把玉米从杆上掰下来。

5.随文识字:扛

(1)“扛”的读音。分小组读。

(2)做扛的动作。(做扛铅笔的动作)

(3)扛铅笔不合适,比较吃力的东西用“扛”。

(4)小猴子扛玉米,是因为长得小,力气小。

6.把字送回到课文中,带着动作读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注意语气)

(二)第二段

1.小猴子继续往前走,又来到了哪儿?出示插图(桃树下)。

2.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再看图片,借助图片讲小猴子在桃树下发生了什么?

3.讲故事要注意按照一定顺序,指导学生仿照“小猴子来到……看见……就……”句式,把图

片内容讲清楚。(随故事贴字卡:一棵桃树 又大又圆)

4.随文识字:扔

(1)“扔”的读音,注意翘舌音和后鼻音。随机读。

(2)做扔的动作。东西不要丢掉了就是扔。

(3)注意插图中小猴子脚边的玉米,扔掉玉米摘桃子。

5.随文识字:摘

(1)“摘”的读音。分男女生读。

(2)做摘的动作。(摘龙眼)

6.带着动作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7.间休:儿歌《小玉米》。

(三)第三段

1.小猴子摘下桃子要带走,玉米是扛,桃子怎么办?出示“捧”字。

2.随文识字:捧

边做捧的动作边读,两只手一起就是捧,注意后鼻音。

3.出示第三幅图(西瓜地),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根据图片,按顺序讲这段故事。

小猴子又来到(一块瓜地)看到(又大又圆)的西瓜。

4.大西瓜吸引了小猴子,于是它把桃子又扔掉,去摘西瓜。(注意摘的动作变化)

5.小猴子如何带走西瓜?抱着。

6.随文识字:抱

“抱”字“扌+包”,识记字形,读音。全班拼读。

7.小猴子抱着大西瓜,非常高兴。带着这样的心情,加上动作朗读第三自然段。

(四)第四段。

1.小猴子抱着西瓜往前走,又看见什么?做了什么?(一只小兔子)

2.小兔子蹦蹦跳跳真可爱。小猴子扔了西瓜,去追兔子。(贴扔、追)

3.朗读第四自然段,加入动作。

4.总结动词规律。

(1)提手旁,都跟手部动作有关。

(2)“掰”有两个“手”,也跟手部动作有关。

(3)走之旁,跟脚部的动作有关。

(五)回顾四幅图

同桌合作讲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四、回归课文,书写生字。

1.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出示课文,标红空)

2.空字书写要点。

(1)注意笔画位置。

(2)注意整体结构。

3.生字书写。

四、感悟收获,明白道理。

小猴子为什么空着手回去?(做事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