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游戏化的“三融”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6
/ 2

《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游戏化的“三融”策略》

屈克霞   ,李小兰

陕西省商南县东兴幼儿园  陕西商洛 726300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户外活动是一日活动组织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它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增强幼儿的体质,还可以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团结合作的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基于此,我园特别重视幼儿的户外体育教学活动质量。那么如何让幼儿户外体育教学活动更有趣味性,让幼儿更主动地参与进来呢?游戏化的形式正是激发幼儿内驱力的有效手段,让幼儿在玩中学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身体的全面发展。因此,提倡让户外体育教学活动游戏化,通过让活动环境、内容、指导和评价的游戏化,激发孩子对户外活动的兴趣,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户外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活动评价等更科学合理,有效推进幼儿园健康活动科学组织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体育教学活动;游戏化;策略

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添加剂,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科学有效地组织好体育教学活动,可以让幼儿拥有健康强壮的体质和阳光、开朗、活泼的个性。《指南》健康领域中也指出,经常和幼儿一起在户外运动和游戏。游戏能使幼儿主动、愉快地学习。幼儿户外活动需要趣味性、游戏化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才能促进身体的和谐发展。基于此,我们提倡让户外活动游戏化,以进一步推进幼儿健康活动科学化组织的总体水平。

体育教学活动游戏化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水平,通过对活动环境、内容、指导和评价的游戏化的恰当运用,让幼儿以自愿、主动的学习方式展开学习过程,从而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体验中获得体能锻炼,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结合我园实际,在《指南》的引领下,我们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做了许多尝试,不断寻找科学的策略,让游戏化的组织形式渗入体育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尝试着让户外体育活动真正成为孩子最喜欢的学习活动。

《指南》指出: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最重要的是要为幼儿创造机会和条件。因此,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让幼儿自主而快乐地参加户外体育教学活动。幼儿园必须充分开发空间潜能,创设幼儿游戏环境,特别是空间、场景创设和材料提供上都能够体现游戏化的特点,从而让幼儿园成为儿童成长的真正乐园。

一、游戏场景――融入真情实景

受幼儿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更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情景性的活动和游戏场景更能有效吸引孩子的注意。因此,每次户外体育教学活动前,我们非常重视活动情景的设计,让活动一开始便吸引幼儿自然融入其中,愉快地参加活动。

1.故事式情境

孩子对故事都有浓厚的兴趣,比如,《小兔乖乖》《拔萝卜》和《三只羊》等都深受小班孩子的喜爱,因为里面不仅有可爱的动物形象,更有吸引孩子的故事情节。在户外活动中,我们可根据孩子喜爱的、熟悉的故事情节融入活动当中,让情节在活动中再现,这样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且还能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如《小兔采蘑菇》就是以孩子比较熟悉并喜爱的《小兔乖乖》的故事中截取的一段内容所创设的。把情境设为小兔从家里出发,去地里采蘑菇,然后把蘑菇送回家。在去蘑菇地的途中设置了行进跳的格子,为了采到香香的蘑菇孩子们认真地按照老师的引导开开心心地进行双脚并拢向前行进跳的练习,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乐此不疲,积极参与,让运动量得到了保证。

2.器械拼拼式情境

户外游戏区是孩子们天性释放的场所。为满足儿童对户外体育教学游戏环境的需要,在活动中我们运用不同的器材创设了幼儿喜欢的情境,促进幼儿的主动参与。如户外活动《拯救小动物》,就利用了操场旁的长围栏,用宽绸带拉成障碍网,用垫子给小勇士爬行,用平衡木当成小桥,突出的围墙摆放小动物,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兴趣,当幼儿看到如此有趣的场景时,便立刻欢呼了起来,都积极要求争做小勇士,孩子们投入地爬过低矮的山洞,小心翼翼地走过摇晃的小桥。整个过程,孩子们情绪高涨,活动让每个孩子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创造性游戏式情境

利用游戏创设情境,开展户外体育教学活动,贴近幼儿生活,幼儿特别喜欢。如微马路”“微广场等的创设,让孩子们一下子进入了虚拟的世界。如:在微马路中,幼儿用体操环作为方向盘,体验交通规则、安全驾驶、文明行车(不醉驾、不逆行、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微马路的创设,让孩子们不仅练习了走或跑,还丰富了许多安全知识,幼儿特别喜爱,玩得不亦乐乎。

二、游戏材料――融洽童心童趣

在开展户外体育教学活动中,只有幼儿自主参与,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才能保证活动的量与质,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要让孩子主动地参与,让孩子们体验到活动的快乐,材料的提供和运用是关键,游戏化的材料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自然而然地对孩子产生活动的兴趣,让材料的隐性作用得到最大的利用,有效促进幼儿发展。

1.读懂童心,改造材料

以往,户外体育教学活动的材料不论从外形,还是名称都是枯燥和单一的,如踩高跷、扔沙包、走平衡、钻山洞等,无法较长时间地吸引幼儿。因此,我们想到了赋予材料生命”――给它们设计有趣的形象,让这些不起眼的材料变得生动、有趣。比如,拉瓶跑的活动,一直以来,习惯于把可乐瓶用绳子简单地系一下,孩子们玩一次就爱理不理了,材料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好。怎样让材料真正与孩子有效互动呢?我们从材料外形上去想象,发现可乐瓶像极了人偶娃娃,于是给它们装上了灵动的眼睛、小巧的鼻子、不同的发型,里面放上了跑动时发出声响的沙子并取名为瓶子娃娃跑起来。简单改装后的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孩子,只因你读懂了童心,让满操场都成了孩子们欢乐的海洋。

隐性指导策略主要体现在活动材料上作的标记等,使该器械材料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不用教师一一讲解、指导,孩子们看一下就知道该怎么玩。如我们用大纸纸箱制作的坦克供幼儿钻爬,教师在坦克上划上了两只小手印,暗示孩子爬行时,两只手要摁在线上不会偏失方向,小小的暗示,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关注童趣,选择材料

在户外体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具有可变性、挑战性的低结构材料更能持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它们不但能让幼儿主动参与,更能培养幼儿大胆、勇敢的好品质。比如,好玩的轮胎活动中,我们只给幼儿提供了大小不一的轮胎,可孩子们却玩出了新高度:有的孩子把轮胎当成地洞,玩起了打地鼠游戏;有的当成小船,在划船;有的爬进里边和同伴躲猫猫;还有的把轮胎当成小桥在上面走等等,越是看起来摇摇晃晃让老师担心的时候,孩子们越是玩得开心。可见,可变性、挑战性的低结构材料会让孩子在操作中有更多的想法,玩得特别有童趣。

三、游戏空间――融汇温情温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我们这里指的游戏空间是指为幼儿营造和谐、温馨的游戏环境,给幼儿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我们不仅在物质环境上满足幼儿的需要,在精神上我们更应该相信孩子、了解孩子,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使其充分感受到被教师同伴接纳、喜欢的快乐,建立自信心。

1.体验温情――平等民主

2.感受温暖――鼓励肯定

我们在面对幼儿活动中的表现时,给幼儿的第一个评价就是微笑。如:在一次组织大班幼儿进行拍球活动时,发现一个男孩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而是在那里神情专注地往网里踢球,老师便俯下身微笑着小声地对他说:你在玩什么游戏呢?他开心地说:老师,我昨天和爸爸看足球赛了,你看,我也会踢足球了。他发现老师不仅没有批评他,反而欣赏他,因此这位幼儿在后来的拍球活动中也非常投入。其实每位幼儿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尤其是对于胆小、内向、体质较弱、能力差的幼儿,老师更应该多鼓励、多表扬,尽量不让他们受挫折。在活动中,教师要敏感地捕捉幼儿自身进步的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让幼儿认为我是很棒的!”“我可以做得更好!”“我能成功。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一定能感受温暖,拥有自豪感,精神上获得愉悦,这样会使幼儿每天都很自信、快乐。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

[3]熊文琳.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9(06):200-201.

[4]李文娟.游戏教学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实践方法探析[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