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约束下渭北旱原村落景观空间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6
/ 2

水资源约束下渭北旱原村落景观空间研究

赵晶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陕西省   西安市 710018

摘要:渭北旱原三季干旱、夏雨集中多暴雨,地势平坦不利排水,其村落人居环境自古以来就一直面临着夏季内涝、春秋冬缺水的困扰. 对此,历经数千年的磨砺,总结并形成了一系列原生态景观模式,并以此为基本格局组织聚落邻里生活空间单元,很好地适应了当地水资源约束的自然条件.本研究将从水资源特征角度出发,通过对关中平原传统村镇的聚落分布模式、院落建筑型制、方面的深入研究,旨在寻找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的结合点,探索适应当代渭北旱原水资源特征的村落空间景观形态模式。

1.渭北旱原概况

渭北旱原位于关中冲积平原和陕北丘陵地区之间,地跨渭南、咸阳、宝鸡、铜川、延安5个地、市、包括蒲城、澄城、白水、韩城、合阳、富平、永寿、彬县、长武、旬邑、淳化、宝鸡、凤翔、陇县、千阳、麟游、铜川市郊区,东西长近4百公里。这里海拔较高600—800米,年降雨量55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且蒸发量大、冬、春、伏旱易发生,是关中的“旱腰带”。但这里土地面积大,土层深厚。日照长,积温高,昼夜温差明显。渭北旱原农业资源总量丰富,但水土资源不匹配,生态类型多样,但生态环境承载力有限。                          

2.渭北旱原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特征

本文主要对渭北旱原地区中的几个典型性村落进行调查研究,从咸阳市和渭南市的8个传统村落的村落形态、整体布局和街巷空间进行分析,提炼出村落的主体特征,得到渭北旱原部分地区传统村落的布局形态特征。(如表1-1)

经过研究发现,咸阳市、渭南市传统村落在空间布局形态上呈现了顺应自然地形地势,适应水资源约束,人与自然和谐, 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集中式村落,这类村落分布于平原或台塬上,地势和缓,便于村落建设的平铺展开,因此集中式形态的村落较多。这类村落往往因家族聚居而成,村庄从族长居住地由内向外呈放射状建造房屋,增加门户。这类村落的规模一般相对较大。如咸阳市三原县东里村、渭南市富平县莲湖村、合阳县南长益村等村落。

2)组团式村落。这类村落在布局上与集中式基本一致,以紧凑式布局为主。 其中有些村落河流、冲沟、山梁等地形阻隔,村落被分割为多个团块发展。这类村落在关中各个地域单元都有分布。如渭南市韩城市相里堡村,因地形因素,村落以多组团形式发展。

(3)条带状村落。此类村落在布局相对紧凑,但在形态上成长条形,其分布地区多处于受地形条件约束的河流沿岸或沟谷中,亦或在重要交通干道沿线。如西安市蓝田县石船沟村。

3.渭北旱原传统村落空间景观类型

通过对咸阳、渭南村落景观基因类型的研究。当地居民历经数千年的磨砺,总结并形成了一系列原生态景观模式,并以此为基本格局组织生活空间单元,很好地适应了当地水资源约束的自然条件。可以总结出三大村落景观特征类型,即:渭北台塬地坑窑院村落、渭北台塬窑洞与四合窄院混合村落、关中传统四合窄院村落。

表1-1 渭北旱塬传统村落景观特征分析

4.以渭南市灵泉村为例的渭北传统旱原村落空间景观分析

4.1  灵泉村现状

图1-2 灵泉村全貌                              图1-3 灵泉村老村落 

灵泉村位于渭南市合阳县城东15公里处,2013年 8月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灵泉村传统村落东部紧邻黄河,北部依靠台垣山地,村落东南部是著名的“三教合一”的福山景区。场地内地势平坦,无明显高差起伏,村落内部有大量的历史建筑和民居建筑,村落外部新村落主要是居民区和街道小型商业店

铺,村落南部紧邻国道,公路可直达渭南市区和西安市。

该村落目前的被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灵泉村老村落、灵泉村新村落、福山景区。 (如图1-2、1-3)

4.2灵泉村老村水环境

灵泉村的水环境景观营造方面展示出了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结合的时代特征。一方面传统的涝池和水窖依旧发挥着传统的景观生态智慧;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化的水设施逐步植入到村落空间之中,对于村落原有的环境景观产生了诸多的影响。如何继承传统智慧,结合现代设施提升村落空间景观的水平,成为改善渭北旱原村落人居环境水平的重要内容。

IMG_8124
图1-4 灵泉村老村水环境

4.3建筑风貌分析

灵泉村古村落建筑主要是以原有历史建筑和民居建筑组成,历史建筑有党氏祖祠、三义庙、民居四合院等。这些建筑大多都是明清时期所保存至今的建筑,改革开放后,村民在建造新农村的同时把一些原有保存的建筑拆除或者在原来的基础上重建,目前保留的四合院大约有 13 个,大多无人居住。

民居建筑是后期当地居民为了满足自身的生活环境修缮的现代式的建筑。类似于大多数农村自建的一层、二层平房,这种结构的房子只适合现代新农村的建设风格,与传统村落的传统建筑风格截然不同,需要有相应的政策去规范村民为满足自身的住宅所建造的建筑,应该与周围的护建筑环境相协调。

4.4 景观环境分析

该村落景观环境比较单一,从村落入口景观到村落出口,整个游览路线缺少景观环境的营造和设计,例如:1、村落入口处应该有醒目的宣传海报和游人停留的休息场地,休息场地又缺少供游人休息的座椅和用于乘凉植物造景。2、村落内部休息活动场地设计单一,只有水泥铺装的小型广场,广场上缺少休息亭廊、休息座椅以及缺少植物空间的营造。3、村落东北角有一个废弃的小池塘,在夏季稍微积攒一些雨水和生活污水就会散发出刺鼻的味道,对周围村民造成环境影响。

图1-5 灵泉村老村落景观

4.5水资源约束下灵泉村景观提升策略

结合当地村落发展规划,坚持可持续景观设计,坚持以保护为主,改造为辅的策略方针,在不破坏的原有基础的环境因素下提升和改造内部景观环境。以经济为主要导向,根据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风格等习俗,设计改造出适应性的景观环境带。从而有更高的环境品质和流量,提高当地村落的景观环境和游客数量。使得灵泉村村落的景观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灵泉村村落的景观节点主要分为原始建筑景观节点后期改造景观节点,原始建筑景观节点有党氏祖祠建筑群、博物馆、民居四合院、村落古井、古树、村落入口以及出口建筑城堡、古城墙;后期改造景观节点有村落废弃池塘改造、村落入口处以及入口内部小型集散广场设计、村落内部休息娱乐广场设计、街道绿化工程设计、丁字路口景观照壁景观改造设计等。(如图1-6)图1-6 灵泉村老村落景观设计平面图

5.结论

在渭北旱原传统村落的布局形态基因方面,主要分为集中式、组团式、条带状的村落布局特征。这些空间布局形态都呈现了顺应自然地 形地势,人与自然和谐,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

同时依据当地环境因素和现场实际情况以及当地文化元素,找出适合与村落文化景观相协调的保护和改造方式方法,结合原有的景观环境结构,提升村落的景观环境和景观设施。利用自然风光和地方文化特色进行可持续性的景观环境营造,突出村落文化的同时为当地居住村民和游客创造出有渭北黄土风情的地域文化景观。实现环境功能、文化和形式上的统一。

以上研究为客观地了解陕西省渭北旱原村落景观的性质和特征,揭示村落景

观的内在规律,形成具有陕西本省特色的人居环境体系,科学地开发、利用和保

护传统村落景观资源,制定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案,实现传统村落

的乡村文明振兴,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朱炜. 基于地理学视角的浙北乡村聚落空间研究[D].浙江大学,2009.

[2]黄盛,王伟武.基于结构主义的徽州古村落演化与重构研究——以西溪南古村落为例[J].建筑学报,2009(S1):44-47.

[3]徐谦,杨凯健,黄耀志.长三角水网地区乡村空间的格局类型、演变及发展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03):336-340.

[4]陶伟,陈红叶,林杰勇.句法视角下广州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及认知研究[J].地理学报,2013,68(02):209-218.

[5]佟玉权.基于GIS的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研究[J].人文地理,2014,29(04):44-51.

[6]白佩芳. 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7]姜敏. 自组织理论视野下当代村落公共空间导控研究[D].湖南大学,2015.

姓名:赵晶(1987.04--);性别:女,民族:汉,籍贯:甘肃临洮人,学历: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现有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基金项目: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2022年校级课题,编号2020Y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