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民 2.王博
1.身份证号:210222197207302314
2.身份证号:429005199410015651
摘要:当今社会,道路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势头迅猛,对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产生了强烈需求。当前形势下,有必要立足道路桥梁施工实际,灵活运用多样化的处理方法与策略,全面优化提升软弱地基处理成效,提升道路桥梁建设施工的整体效果。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道路桥梁;软弱地基;处理措施
引言
目前对于道路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软土地基的问题,需要综合分析道路桥梁工程地基建设的要求及具体施工地质等多个方面的考虑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施工单位需要重视有关施工人员对核心技术要求和施工标准。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才能够在确保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更好地保障施工单位与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好地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和培养专业化人才推动道路桥梁建设行业的发展。
1基本概念
软弱地基是新时期道路桥梁施工的地基类型之一,对于道路桥梁工程的设计、施工与验收等均具有深远影响。通常情况下,软弱地基的概念可被解释为由软性黏土、淤泥等组成,含水率高、土壤缝隙大、土质疏松的地基类型。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软弱地基的处理应立足宏观实际,以降低地基环境的含水量,提高软弱地基的稳定性为主要导向,综合运用各类技术手段,使软弱地基符合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标准要求。
2软土地基特点
软土地基特点就是:第一,具有很强的压缩性。软土地基因为空隙大,施工过程中有很大的压缩系数,受到的垂直压力达到某种程度的时候易于发生变形和沉降问题,从而造成建筑物使用质量和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第二,具有触变性。所谓触变性就是在被外力所干扰的过程中,软土地基的固有形态会出现很大的变化,进而造成本身的承载能力以及强度骤然消失,影响地基使用。第三,具有透水性。软土地基土质内含有很高的水分,饱和度高,让软土地基自身存在着一定的透水性,从而削弱了地基使用强度与承载力。第四,具有不均匀性。软土地基关键是由高分散土和细微土颗粒构成的,这便致使软土土质产生了不均匀性,在受力状况之下很容易发生土质变化,改变软土地基结构强度,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第五,强度低且稳定系数低。软土地基是一种软土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如果无法得到有效的处理,就会造成地基失稳,或者发生塌陷等不良现象。
3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措施的应用路径探讨
3.1置换处理措施
在道路桥梁软弱地基处理中,置换处理法同样是常用的施工技术方法之一,对于提高道路桥梁路基结构稳定性与密实度等具有重要作用。在该施工技术中,应首先对道路桥梁软弱地基的不良土壤条件进行分析,然后采用粗砂、砂卵石、碎石等综合性能更好的材料予以换填,并通过合理的压实处理方法,确保挤压充分,以达到提升软弱地基土层强度的目的。若道路桥梁软弱地基土层较薄弱,则应运用相应计算方法分析其具体的挖除作业量,以取得理想施工效果。
3.2井点降水
遭遇降水多,土质质量不佳的情况,要对井点降水方式和集水坑方式的作用展开分析和评比,特别是在降水等指标进行对比。井点降水处理技术的缺点就是桥涵较多,施工工期短,必须要增设井点设备,投资大。而井点降水工艺流程就是:施工准备、井点系统设置、抽水、挖基础、基础施工、拆除井点系统。其中,施工准备分为清洁地表、放线等,其中设备为检查的关键点。设置井点设备必须要将井点沟槽挖掘以后进行总管设定,结合井点管边冲孔布设井点管,同时灌填干净的粗砂构成滤层。使用弯头将总管和各个井点管衔接在一起,继而布设抽水设备。接通水电以后,要试抽和检查,确保设备使用性能正常。抽水要顺利展开,同时仔细观察周围的地面变化,产生变化时应及时调节抽水量。一般出水根据先大后小的情况进行。抽水过程中,要试挖基坑,划定水位下降状况。
3.2灰土挤密桩处理措施
对于部分道路桥梁软弱地基而言,可采用灰土挤密桩法进行施工处理尤其是在承载条件较差,难以达到道路桥梁工程路基技术要求的基床环境中,该方法更具优势。灰土挤密桩法可对砂质基床的承载性能进行有效改善,对于防范与化解潜在质量问题与病害问题等具有积极作用。在施工处理中,应首先对拌制灰土,通过添加一定数量的固化剂,制作具备特定性能的灰土挤密桩,并打入钢板桩进行固定,降低地基形变导致的不良影响,控制地基的稳定。灰土挤密桩处理技术的运用深度相对有限,道路桥梁路基填土高度不宜过高,应有效监测并调整相应的技术参数,充分满足道路桥梁施工要求,降低成桩难度,最终改善道路桥梁工程软弱地基状况。
3.3超前预加固处理
当前道路桥梁施工项目较为常见的软土地基超前预加固处理方法有地表注浆法和洞内钻孔注浆法两种。地表注浆法具体是指在开展道路桥梁的施工环节时,在软土地基中设置带孔的钢管,并向每个钢管管道内注入一定量的混凝土浆料,使钢管与地基紧密结合从而有效改善软土地基的强度。地表注浆法适用于土质情况较差且土层孔隙较大的软土地基部分,能够充分发挥其价值效用,但应用于含黏土地质中则效果会大打折扣。洞内钻孔注浆法需要利用注浆机械设备来完成对软土地基的处理,通过使用注浆设备将具有填充性和凝胶性的填充物质合理注入需要采取加固措施处理的软土地基中。这类填充材料进入到软土地基的裂缝中,会逐渐发生凝固反应,从而实现软土地基强度的提升。洞内钻孔注浆法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而且可以起到软土地基防止水分侵蚀的保护作用。
3.4垫层法
垫层法具体是指在针对道路桥梁软土地基进行施工处理时,可以利用本身强度较大的地质结构作为垫层,通过垫层强度的支持实现软土地基整体强度和承载能力的提升,并有效改善软土地基路面沉降问题。选择垫层法时,首先要对软土地基基本情况、土质成分和土层结构进行全面勘察与掌握,在立足于隧道施工的具体要求来选择符合强度要求的垫层材料,需要注意的是垫层应具备良好的排水能力。通常情况下进行道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时可以选择铺设0.8m的垫层,这一厚度标准基本可以满足各类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要求,同时还可以保持地基有效的排水性,降低了水分对软土地基产生侵蚀的可能性。
3.5换填土技术
换填土技术也是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常用的地基处理工艺,其主要的施工原理是施工人员借助土质优良的土,将原有的软土层进行替换,从而优化原有的软土层地基的基本性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地基的处理效果,对软土路基问题进行有效防控。在进行填土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慎重选择填料,其能够严重影响换填土技术的实际施工效果,因此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填料。在进行填筑操作的过程中,整个施工过程都需要按照从中间向两侧放散的填筑方式进行施工,并严格控制好每一层的厚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软弱地基对道路桥梁施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处理措施运用中应注重技术方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在后续道路桥梁施工中,应结合软弱地基的基本特点,灵活运用相应的处理技术措施,充分有效整合软弱地基处理技术要素,强化软弱地基支撑与荷载能力,有效排除软弱地基的各类潜在隐患,为全面强化地基施工质量奠定基础,为拓展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空间贡献力量,推动道路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唐青青.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J].居舍,2019(27):70.
[2]王成.道路桥梁建筑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四川建材,2019,45(09):110-111.
[3]曾喜红.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处理方面的探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37(08):194-196.
[4]王念.道路桥梁建筑施工中的软弱地基处理方法研究[J].居舍,2019(20):67.
[5]康彦良.我国道路桥梁建筑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案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9(06):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