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染色对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免疫组化染色对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的影响

王思花

黑龙江省鸡西妇幼保健院  158100

【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在临床病理技术质量控制中,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间收治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从中抽取74例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染色方式均分2组,其中采取常规染色的37例记作参照组,另采取免疫组化染色的37例记作研究组,对比在不同方案下切片的结果及诊断结果,观察不同染色技术的应用价值。结果于研究组染色方案下切片有更高的优良率,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于研究组方案下诊断的准确性更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临床病理技术质量控制中,免疫组化染色方案的应用,能够显著的对切片的优良率起到提升的效果,让临床对于患者的诊断更加准确,后续治疗方案更加科学,适合应用。

【关键词】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免疫组化染色;切片优良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observe the effect of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i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clinicopathological technology. Methods the data of 74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20 to July 2021 were sorted out and analyzed. They were p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aining methods. Among them, 37 cases with routine staining were recorded as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37 cases with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ere recorded as the research group. The results and diagnostic results of sections under different schemes were compared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different staining techniques. Results under the staining scheme of the study group,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sections was higher, 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and the comparativ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clinicopathological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schem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xcellent rate of sections, mak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patients more accurate, and the follow-up treatment scheme more scientific and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of pathological technolog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Excellent rate of slice

在病理学诊断过程中,病理技术是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切片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诊断的结果【1】,而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为进一步提升病理技术质量控制效果提供了帮助。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间收治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从中抽取74例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染色方式均分2组,其中采取常规染色的37例记作参照组,另采取免疫组化染色的37例记作研究组。参照组中患者年龄最小33岁,最大60岁,均值(46.66±13.66)岁;其中15例患者性别为女,另22例性别为男。研究组中患者年龄最小34岁,最大61岁,均值(47.23±13.23)岁;其中16例性别为女,另21例性别为男。将基础资料进行对比,可见无差异性出现(P>0.05),符合对比研究要求。

1.2方法

1.2.1参照组

参照组对切片进行常规染色(HE染色)。将切片组织使用4%中性甲醛进行4小时固定,分别使用75%、80%、90%、95%、100%乙醇Ⅰ、100%乙醇Ⅱ以及AF液对切片进行浸泡,浸泡时间均为1小时;完成后浸泡于二甲苯Ⅰ中,浸泡时间为20分钟;再浸泡于二甲苯Ⅱ中,浸泡时间为半小时;使用醋缸Ⅰ进行浸泡,1小时后再使用醋缸Ⅱ进行浸泡,维持60℃为醋缸温度,结束后使用烤箱进行烤片,设置温度为60℃,时间为2小时。

1.2.2研究组

研究组对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将切片组织进行脱蜡后进行20分钟双氧水浸泡,双氧水浓度为3%;连续3次使用PBS冲洗,单次冲洗时长最短15分钟;柠檬酸缓冲液确保PH值为6.0,取700毫升加热,将切片组织置入加热15分钟,使用7.4PH值的PBS于冷却后进行冲洗;将一抗加入后使用冰箱进行过夜孵育,设置4℃为冰箱温度【2】;使用7.4PH值的PBS于冷却后进行冲洗,将二抗加入后进行10分钟常温孵育,完成后使用7.4PH值的PBS于冷却后进行冲洗【3】。显色采取DAB完成,时长为5-10分钟,使用苏木精在水洗后进行衬染,并予以封固。

1.3观察指标

对比在不同染色方案下切片的优良率,并统计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判别标准:两组染色切片完成后根据相应标准对优良性进行判断,参照组为肝脏穿刺组织基本保持相同厚度,无裂痕出现于结构中,无收缩情况于细胞中出现,有清晰的形态和染色,且核质染色对比较好;研究组为无损坏情况于结构中出现,有明确的定位出现于阳性物质中,无干扰情况出现于背景中,未见非特异性着色情况及脱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计算分析过程使用SPSS21.0软件完成,t和x²进行检验,(±s)作为计量资料,率作为计数资料,对比有显著差异时(P<0.05)。

2 结果

2.1对比不同染色方案下切片的优良性

于研究组染色方案下切片有更高的优良率,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数据见下表。

表1  不同染色方案下切片的优良性对比[n(%)]

组别

例数

优良

优良率

参照组

37

27

10

27(72.97%)

研究组

37

36

1

36(97.30%)

-

-

-

8.649

P

-

-

-

0.003

2.2对比不同方案下诊断的准确性

于研究组方案下诊断的准确性更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数据见下表2。

表2  不同方案下诊断的准确性对比[n(%)]

组别

例数

准确

漏诊

误诊

准确率

参照组

37

26

6

5

26(70.27%)

研究组

37

34

1

2

34(91.89%)

-

-

-

-

5.638

P

-

-

-

-

0.018

3 讨论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当前病理技术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是将切片通过和二抗和一抗的分别结合,放大抗体和抗原的信号【4】,而在此过程中,切片组织的原本形态不会被改变,因此不会出现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出现于多聚物中的情况,也不会有背景染色的情况发生。相对于常规染色方案来说,这种染色方案下切片有更高的优良率【5】。在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的过程中,良好的染色剂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确保染色剂的质量,同时,切片样本要在短时间内使用固定液固定,避免发生自溶,影响切片的质量【6】。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于研究组染色方案下切片有更高的优良率,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于研究组方案下诊断的准确性更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在临床病理技术质量控制中,免疫组化染色方案的应用,能够显著的对切片的优良率起到提升的效果,让临床对于患者的诊断更加准确,后续治疗方案更加科学,适合应用。

参考文献: 
  [1]曹美荣,白春侠.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3):55. 
  [2]罗珂.免疫组化技术和常规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效果[J].医疗装备,2019,32(22):49-50. 
  [3]张淦梅.肿瘤病理诊断中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效果及检测阳性率评价[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04):262-263. 
  [4]王大鹏.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在肿瘤病理鉴别中的作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04):586-587. 
  [5]宋中岳.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效果及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4):152. 
  [6]伍树强.免疫组化技术和常规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效果对比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23):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