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实验小学
【摘要】数学学科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该学科的教学质量,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已然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必须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学习单的使用则可为该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可能,鉴于此,本文就从学习单的概述出发,对探究型学习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探究型学习单
新课程理念强调在实际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学习自主学习、探究,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内化,以达到深度教学的效果。这也就要求教师应转变以自我为主导的灌输式授课模式,注重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就成了教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数学学习单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辅助手段,将其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来,可以为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发挥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学习单的带领下主动投入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来,从而为其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一、从教学重点出发,精心设计学习单
学习单应用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教学活动服务,通过其导向作用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方向和指引。所以,为了真正发挥学习单的教学辅助作用,需要教师在具体教学应用前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深度的了解剖析,对课堂教学进行整体预设,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并从学生实际学情出发合理地进行学习单内容涉及调整,保证所设计的学习单真正能够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
比如,在执教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倍数和因数》时,分析教材内容可以发现,“探究倍数与因数的特征”为该单元的教学重点;而“结合实际问题,理解倍数与因数的关系”则是该单元的教学难点。为此,教师在进行该单元探究型学习单设计时,就需要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如下情境:“一斤香蕉4元,如果需要买6斤香蕉,总共需要多少钱?”这样的情景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且计算方法简单,同学们很容易就能获得答案“4×6=24,需要24元。”此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利用算式来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让学生明白24是4和6的倍数,而4和6则是24的因数,促使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间的依存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单(表1)为学生呈现不同的算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完成相关问题。
表1 学习单
算式 | 分析 | |
4×6=24 | ()是()的倍数 | ()是()的因数 |
5×7=35 | ()是()的倍数 | ()是()的因数 |
12÷3=4 | ()是()的倍数 | ()是()的因数 |
12÷4=3 | ()是()的倍数 | ()是()的因数 |
这样围绕教学重难点内容进行学习单设计,可以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学生对于倍数与因数关系的理解,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升教学效率。
二、从学生学情出发,适时指导帮助
教学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是新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要求。但是学生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做到的是正视并尊重学生的差异,同时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开展教学活动,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通过课堂学习获得一定进步。例如,在学习《倍数和因数》时,教师给学生提供的上述学习单(表1)是紧密结合教学情境及教材内容来设计的,多数学生在经过教师的讲解后都能够顺利完成。但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进行学习单设计时,通常会在表1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地延伸(见表2),并能让学生自主完成表格的填写。此时,如果教师不注明探究要求,很多学生在分析算式关系时就容易出现认知混乱现象,并且容易忽略最后对于关系的分析以及算式的列举。所以,在应用学习单教学时,教师就需要在学习单下以文字方式进行备注指导及口头讲解,以帮助学生正确利用学习单学习,加深其对“倍数和因数”关系的了解。同时通过递进性的方式增加学习单内容的难度,还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
表2 学习单
算式 | 分析 | |
算式1:4×6=24 | ()是()的倍数 | ()是()的因数 |
算式2:6×4=24 | ()是()的倍数 | ()是()的因数 |
算式3:12÷3=4 | ()是()的倍数 | ()是()的因数 |
算式4:12÷4=3 | ()是()的倍数 | ()是()的因数 |
根据算式1、2的关系分析 | ()和()是()的倍数 | ()和()是()的因数 |
根据算式3、4的关系分析 | ()和()是()的倍数 | ()和()是()的因数 |
根据所学知识,想一想什么样的算式关系才存在因数与倍数,因数和倍数存在怎样的关系?并列出几个相关的算式: |
(注:每位同学自主分析探究,根据自己对倍数和因数的理解完成分析部分的填写,并在最后一栏概括总结下自己对倍数和因数关系的理解,并参照算式1-4的方法列举2-3个有倍数和因数关系的算式。)
三、从思维发展出发,激发学生创造热情
在利用探究型学习单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角度出发,适当地进行教学活动延展,让学生在利用学习单展开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其思维能力。例如,在完成了“加法、乘法交换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减法、乘法、出发是否存在有交换律”,并且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分析。在具体研究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制作好的学习单,以学习单为学生提供探究方向及适当的指引(见表3)。以这样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探究和思考的空间,同时为了避免部分学生在面对学习单是无从下手,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情况适时的提供帮助和指导,以保证全体学生在学习单及教师的帮助下,都能积极投入到相关内容的研究中,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同时在学生自主举例、验证、归纳知识的过程中更充分的掌握交换律的知识,提升教学效率。
表3 学习单
我想研究的内容: | 写算式计算 | 交换位置再计算 | 结果是否相同 |
结束语
总之,将探究型学习单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束缚的有力表现,有利于将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转变,对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意义重大。今后教学中,教师需要继续挖掘学习单的应用方法,以不断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质量改进。
参考文献:
[1]龚焱. "课前学习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的运用与研究[J]. 小学教学研究, 2020(24):64-66.
[2]陈斌彬. 浅议"学习单"在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J]. 考试周刊, 2015(82):73.
本文系泉州市鲤城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学习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课题立项批准编号LCJG145-11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