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鹿鼎林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45600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伐区调查设计工作内容,总结提升伐区调查设计精度的主要技术,发现:利用“3S”技术、无人机技术、采伐作业平台可以根据最新林情,提高森林资源采伐精度。因此在今后工作中,相关部门应该实施精细化林区采伐作业,合理应用现代化技术,快速检测影像变化信息,以此确定采伐强度,明确伐区范围,提高采伐设计精准度。
关键字:采伐;调查设计;内容;精度;技术
在林木采伐工作之前,必须做好采伐限额核查,以此来掌握伐区情况,满足后续森林采伐监测实际需要,提取采伐小班影像数据,从而提高伐区调查设计精度,提高伐区调查面积准确性,为后续业内精准计算打下基础。
一、伐区调查设计工作内容
林木采伐主要包括抚育采伐、主伐、更新采伐和低产林改造这四种方式[1]。对于坡度大于25度的地区,一般利用皆伐(皆伐也属于主伐范畴),对于复层林中的过熟林和成熟林,可以利用普通伐或择罚方式,以此实现林带更新。而伐区调查设计就是指按照相应参照标准,对伐区进行实地调查,确定明伐区范围,调查树木株数、蓄积量、涉及面积,确定采伐时间、树种、保留株数,做好伐区资源调查,将整个伐区划分为小班作业,并且对小班内森林面积、活力木蓄积量、树种结构进行细化,确定采伐强度、立地条件、林分质量、出材量,以此为后续伐木施工打下基础,实施精细化林区采伐作业,避免采伐工作对森林资源造成破坏,在维护森林蓄积量的同时,强化森林资源树种更新能力,以此满足后续林业具体生产需求。
二、提升伐区调查设计精度的主要技术
(一)“3S”技术
“3S”技术就是地理信息系统、定位技术和遥感技术的简称[2]。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帮助调查人员了解森林基本情况,快速掌握森林资源信息,借助红外波段,对整个林场内树种结构、树龄、树高、胸径、病虫害情况、自然灾害情况、生长状况进行分析,得出真实的地图视频,为森林伐区调查设计,提供精准的数据资源,提高调查人员数据处理能力和工作效率。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通过反射特性、电磁波辐射,给出具体的森林资源三维坐标,对林场内森林健康状况、更新情况、分布情况进行多方位调查,搭建数字林业平台,建立蓄积回归模型,对地面照片进行实况拍摄,总结出森林资源郁闭度、株龄、林分因子,形成解译判读标志,得出林相图和森林分布图,对小班蓄积量进行回归分析,以此得出采伐时间,确定采伐强度,根据最新林情,提高森林资源采伐精度。
(二)无人机技术
相关管理部门还可以利用无人机技术,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现代化无人机技术可以获得法伐区高清影像,对伐区进行精准观察,加大林业日常巡查力度,也可以结合遥感技术,分析波谱比值和植被蓄积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数字影像,便于森林管理者和林业部门对林区内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保障。尤其在地势险峻区域,通讯信号较差区域和植被覆盖面积较大区域,传统伐区调查中,营林进人员难以深入监测其具体林情,不能对异常林分布、变色树、枯死树等情况进行综合反馈。而无人机主要利用蓝、绿、红三种波段光谱信息,对森林资源情况生成数字正射影像图,通过预处理得出数字表面模型,以此来监测森林资源生长情况、林分类型、林间郁闭度,且该种测量系统不依赖自然光,与传统方式相比不会受到雨雪天气、太阳高度角等因素的影响,成像不会出现阴影,获取数据更加方便快捷,测量精度可以达到1cm。并且该种技术的使用通过激光脉冲功能,可以对森林资源、树枝、树干、树冠等多种高程工具进行测量,对植被的穿透性能较强,可以保证采伐调查数据的可靠性,避免出现越界采伐现象,有利于保护幼树、母树、控制树的方向,在提升野外调查效率和准确度的同时,确保外业调查规范化。
(三)采伐作业平台应用
调查设计人员可以利用PDA平台,构建林场最新资源档案数据,之后分发给野外调查小组,通过PDA平台中的林相图数据、遥感监测数据,利用GPS实时导航,帮助小班作业人员确定被伐木,计算小班宜采量、出材量,对采伐区界限进行划分。并且减少数据采集和操作环节,可以利用数据化平台汇总绿地因子信息和被伐木数据,判断幼数更新、林分因子、林下植被、被伐木蓄积量等多种参数,结合当地经营区径级、树种、坡度,来提醒森林调查员如何做好野外调查规划。通过该种方法,构建精细化采伐作业设计调查系统,提高采伐设计精度,使得林区采伐调查变得简单易行。
三、提高林木采伐区调查设计精度的方法——以遥感影像监测技术为例
文章主要以遥感影像监测技术为例,分析该项技术在伐区调查设计中的应用,遥感影像技术可以根据不同地物反射光谱特征来判断林相基本情况,分析植株生长状况,如今已经成为伐区设计和调查工作中的主要技术手段,以地形图为参考,有效制作DEM数据,对TM影像进行正射校正,与多光谱数据融合,之后得到林区处理后的影像。其主要应用措施如下:
(一)伐区信息提取
遥感影像数据源直接对伐区调查设计结果起到决定性作用[3]。在信息提取时,技术人员应该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多谱变化,识别和提取植被变化情况,通过纹理特征来监测森林植被覆盖情况、变化情况,对采伐前后地物的光谱信息和亮度进行观察,以此为后续伐区分布和位置确定打下基础,对两个影像面积和像素进行差值运算。通过预处理,快速检测两种影像变化信息,以此来掌握植被生长状况,得出植被变化图斑,也可以利用相应数据平台,设置各地类亮度值曲线,以此确定森林采伐重点检测对象,判断植被覆盖区林分因子。
(二)采伐小班提取
林区内由于受到林木类型和地形的影响,可能导致伐区调查设计工作出现疏漏,要想确保调查设计精准性,应该精细划分伐区小班,制作准确的伐区地形图,对林种进行有效归类,避免受到地形影响和树种树龄,而导致调查准确度不高等问题。合理选择蓄积量调查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圆形标准调查法、角规样地调查法和方形标准地调查法,依据不同调查法使用规则,确定坡向、坡位、带宽、面积等是否符合该种方法的应用实际,同时增加抽样标准地的数量,降低调查误差,也可以结合无人机技术,提高边界测量精准性。
(三)保证业内计算精准度
要想提高伐区调查设计精准度,从业人员必须确保地形图复印可靠,合理规避地形偏差问题和数据不准确问题,使得模板中等高线和小班等高线重合,从而提高面积计算精准性,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应用平台,保障小班线流畅,在使用求积仪时,保持仪器和水平面平行,设置正确参数,核对原始数据。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外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调查人员业务能力,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进行常态化考核,尤其是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和无人机操作能力,以此确保外业调查人员、设计人员与现代化林木采伐工作相适应,从而提高采伐工作准确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利用现代化技术,可以提升野外调查效率和准确度,确保外业调查规范化,因此在今后工作中,调查人员应该精细划分伐区小班,制作准确的伐区地形图,对林种进行有效归类,以此确定森林采伐重点检测对象,提高采伐精度。
参考文献:
[1]王贯省,张青燕.无证擅自采伐枯死林木行为的定性——兼评原国家林业局林函策字(2003)第15号复函[J].中国检察官,2020(22):15-20.
[2]王树梅,范少辉,官凤英,肖箫,张美曼.带状采伐对毛竹林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优势菌群的短期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50(01):46-51.
[3]张雪一,薛伟,李奇.基于改进交叉影响法的兴安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火险因素研究[J].森林工程,2021,37(06):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