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县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中心 陕西省米脂县 718199
摘要:我国地理地质环境复杂多样,中小型河流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和生活保障方面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类型朝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水资源利用水平不断提升,与之相对应的保护措施构建却较为滞后,使得水土流失现象日益严峻。本文在明确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构建重要性基础上,分析水土流失主要成因,并从工程和管理措施两个角度入手,说明防治体系构建的基本内容,以此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水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资源,小流域范围内水资源合理利用,对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由于小流域空间承载力较弱,在人类社会活动破坏愈加严重,相应的防治措施不到位情形下,使得流域范围内水资源可利用量不断降低、地表径流不断增加,洪水泛滥,以此不仅会对区域内的水利设施运行安全产生影响,同时还会造成山体滑坡现象,对周边群众人身安全和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1、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构建重要性
小流域范围内水土流失现象产生原因较为复杂,但是受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设施投入等方面因素影响,使得水土流失现象更加明显。精准分析区域范围内水土流失现象成因,构建完善、系统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不仅是控制水土流失危害的基本要求,更是确保当地工农业生产水平提升,生态环境得以有效改善的重要措施。因此对当地政府水利部门和社会公众群体而言,都应当强化对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构建重要性的认识,从细节层面入手做好防治工作,以确保水土流失现象得以优化控制,可持续发展目标得以实现。
2、小流域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结合小流域范围内水资源利用特征和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开展现状,在当前小流域范围水土流失现象产生,被归结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自然因素主要是指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差异、降雨的时空分布、地质因素及土壤植被因素等。在自然因素长期作用下,地表及地质结构内部会发生不同程度变化,进而导致多种水土流失现象产生[1]。人为因素则是指在人口不断增加、土地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产业结构不合理及防治措施不到位等原因造成部分区域的水土流失现象不断加剧。但是在实际发展中,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在某一方面因素影响过于明显情形下,都会对小流域水土保持产生明显的负面作用,对社会生产生活造成不便。
3、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构建
3.1 工程措施
3.1.1 林地植被建设
植被建设是防治水土流失较为有效的措施,也是长期成效最为显著的措施。在流域范围内植被较为稀疏、郁闭度较小的地区,可以根据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和地方行政法规要求,做好封山禁牧和退耕还林工作。通过有效的封育治理措施,逐步提升部分地区的林草郁闭度,基于自然的自我修复,达到良好的保水保土效果,确保水土流失现象得以有效控制。
3.1.2 坡耕地治理
坡耕地治理是确保水土流失治理和农业经济同步发展的主要措施,在构建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征,采用梯田建设、坡面蓄水工程、山坡截留沟等措施,达到良好的保土耕作效果。对于不适宜耕作又无需进行退耕的坡面,则可以采用种植经济作物的形式进行改造,以达到水土流失治理和经济共同发展目标。
3.1.3 沟道治理
沟道治理是结合小流域范围内地表、地貌和地质条件,利用当前先进水利设施技术,建设拦蓄坝、谷坊等水利设施。同时还要结合水土流失防治具体工作要求,做好河道清理、河岸带建设及湿地恢复工作。在确保水土治理成效达到要求前提下,为周边居民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环境。
3.1.4 分区水土保持体系建设
小流域范围内水土流失治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在防治工作开展中,应当根据实际投入能力和水土流失勘查结果,构建完善的分区治理体系。针对流域范围内水土流失现状,可以分为重点预防、重点监督和重点治理区域[2]。在重点预防区域内,主要是做好防治责任划分和基础设施运行维护工作,在现有防治措施基础上,保持良好的治理态势。在重点监督区域内,则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生产建设与水土流失防治同步推进。在重点治理区域,则是需要根据水土流失的具体成因,在做好土壤和地质结构勘查基础上,采用植被恢复和防治工程建设等措施进行治理。
3.2 管理措施
3.2.1 加大群众参与力度
人民群众是小流域范围内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主体,群众参与水平对治理工作成效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在防治体系中,各级政府、水利和农业部门应当将水土流失工作纳入中长期规划发展体系,明确年度治理目标,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宣传工作,提升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到水土流失工作中来。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还需要强化社会公众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尽量避免出现破坏自然环境,超出水土承载力的活动,从根源上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3.2.2 完善防治制度体系
完善的水土流失防治制度,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基本依据,也是评价防治工作成效的关键,制度建设需要从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和村规民约建设两个方面入手。政策法规建设是结合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和治理目标,以水土保持修复和管理为基本内容,明确水利、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的参与责任,明确基层政府的具体实施责任,以此确保各项治理措施得以深度落实
[3]。村规民约建设主要是结合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村集体为主体制定细化的防治措施,例如在某些区域可以通过设置护林员并给予一定报酬的形式,做好林木防护工作,对于破话林木资源和草被植物的人员,应当及时做好教育,或者予以警告处罚。
3.2.3 优化防治技术体系
新型技术应用是确保水土保持效果的重要措施,在当前小流域范围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范围不断拓展,目标要求不断提升背景下,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要进一步做好技术体系建设工作。在具体防治工作开展中,技术人员应当结合治理现场情况对技术应用方式进行优化,并对施工人员和当地村民进行指导,基层管理部门应当做好相应的设施设备准备工作,确保各项防治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同时,还应当加大信息化防治平台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卫星遥感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优势,更好的提升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效率。
3.2.3 加大执法力度
虽然政府和社会层面对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工作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是受到个人私利影响,依然会出现违法违规破坏自然环境,造成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的现象。因此在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工作中,还应当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大对水土流失破坏现象的预防工作,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地方政策处理相关责任人,提升社会公众群体对水土流失保持的重视程度,避免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有效遏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活动,全面巩固提升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成果,为生态保护、宜居环境建设和生产生活稳定运行起到坚实保障。
4、结束语
小流域范围内水土流失防治工作面临形势较为复杂,对于地方部门而言,应当全方位入手,采用工程建设和管理措施相结合的方式,优化防治工作体系,确保各项措施深度落实,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工作成效,确保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耦合发展,为我国水利环保事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计保权.兴城朱家小流域水土流失成因及防治策略[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22(01):41-42.
[2]程世峰.宜秀区水土流失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01):21-23.
[3]任婷婷.铁岭市昌图县地区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策略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48(12):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