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城市生态公园绿化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以同安区美峰生态公园一期工程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4

厦门城市生态公园绿化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以同安区美峰生态公园一期工程为例

田丽玲

湘潭市海绵城市建设服务中心,湖南 湘潭

摘要:本文以城市生态公园绿化设计及施工技术为研究内容,旨在为城市生态公园绿化设计及施工技术在实践项目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笔者通过对同安区美峰生态公园一期工程的绿化进行调研和实例分析,以实际应用的角度分析城市生态公园中绿化设计及施工技术的特点[1]并以此提出厦门市城市生态公园绿化设计及施工技术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城市生态公园;绿化设计绿化施工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城市问题。如建设用地扩张、人口急増环境污染加剧,这些问题让城市生态系统变得脆弱、人居环境质量下降。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更愿意选择于生态保护、游憩娱乐、教育、体验、艺术为一体的城市生态公园[2]。植物是构成城市生态公园的主要元素,植物景观设计的好坏关系到城市生态公园的生态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3]希望本文的完成可以为我国的绿化建设和城市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二、区域背景分析

2.1 空间区位分析

同安区是厦门市最大的行政区,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西长泰安溪、东翔安区南安交界接邻,南同安湾湖里区相望,西南集美[4]

2.2区域自然条件

2.2.1地形地貌

同安区地貌为西北为中低山区、中部为中低丘区平原三区,分为岛礁、海岸、滩涂、低丘、盆谷、高丘、低山、中山、台地、平原等类型[5]

2.2.2水文特征

同安区内河流北西往南东流向,支流呈南北东,四周注入西东溪,在双溪口汇合,流团结埭,再分为两股,东股经石浔西股经瑶头后再分别注入东咀港[6]

2.2.3气候特征

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2.9℃,年降水量1491.6mm,年日照时数1849h[7]

2.2.4植物特征

厦门市植被为亚热带雨林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森林覆盖率为约为50%左右[8]

2.2.5土壤特征

土壤为赤红壤,砂性强,易受水侵蚀,靠近海边的土壤盐度较高,导致植物不适生,后期绿化维护管理费较高[9]

2.3社会环境条件

2.3.1人口状况

2021年厦门市常住人口528万人,同安区常住人口66.3万人[10],厦门市城市生态公园客群为本市城市居民,潜在客群为周边地区外来旅游群。

2.3.2历史文化资源

同安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主要体现在海洋、闽南和台侨文化上,地域特色明显[11]

三、美峰生态公园一期工程案例分析

3.1项目概况分析

项目位于集美与同安的交界处,是天马山生态廊道的重要节点。一期工程西至同集路,东起纵三路,南北两侧为支一路和横一路,一期工程项目总面积约52.6万平方米。

3.2现状分析

(1)区域周边大部分为居民区,也有部分工业区。

(2)区域内有大深坑,用于填埋垃圾,南北水系污染严重,地形复杂。

(3)周边有多条道路相接,交通便利。

4龟山西南侧之前用于矿山开发,生态破坏严重。

5区域位于城市开发区边缘,周边基础设施薄弱

3.3方案设计

3.3.1设计原则

设计将“低干预、低消耗、低维护、低排放”的理念融入公园设计中,实现景观生态、功能、美学的价值,体现在生态设计理念竖向设计、铺装设计、雨水回收利用、植物配置、驳岸处理、施工工艺等方面。植物设计中,“低干预”体现在植物选择以乡土植物为主;“低消耗”体现在引入生态科学技术,如树苗移植技术、恢复营养液、培育技术等,让植物成活率增加、移植方便可行;“低维护”体现在高标准艺术配置,植物搭配尽量以乔木+灌木+地被+草坪的多形式组合,减少后期养护管理费;“低排放体现在选择防风固沙、阻滞尘埃、涵养水源的植物品种,以减少雨水的流失。

3.3.2设计理念和目标

设计基于场地的基础条件进行构建设计目标,从场地周边衔接到场地内部,编织内与外的关系,提出“动静间蓝绿共生、山海境城水共融”的设计理论。构建由水脉到绿脉,由人到自然、功能到交通,多维度编织美峰生态公园

3.3.3场地空间及功能的塑造

龟山作为公园的绿色背景和视觉核心,设计考虑由龟山向南北与东西方向引伸出两条视觉轴线,由此形成公园的基本结构,结合场所内容构建、台地花海生态健身湿地休闲的三大景观

3.3.4总体设计分为三区

A区台地花海:方案强调了轴线感(即北入口至龟山方向的轴线)将该区以旱溪为界分成轨迹广场与花海两大节点。轨迹广场将作为浪漫步道的起终点。台地花田从未来整体管养角度出发,以木本植物为主,红桑、三角梅、毛杜鹃、红花檵木、金边假连翘、鸳鸯茉莉占比70%,其余部分为多年生草被花卉、柳叶马鞭草、天蓝鼠尾草,以此作为主要观赏品种。

B区生态健身:在场地最高点龟山山脚缓坡营造一处无障碍的活动场地成为老年人可以放松、运动、交流、沉思的“山丘”。

C区湿地休闲区:从入口的标识开始,水脉串联整体,形成水面-草坪-景观-龟山-天马山五个竖向层次上的景观变化,以展示公园生态、自然的形象。对公园末端的水系衔接进行梳理,构建自然、生态、安全的湿地空间。

3.3.6植物设计策略

植物选择策略为大绿量、低养护园区整体绿化率达到90%,植物种类115种,乔木11077株。植物设计中采用了2016年莫兰迪台风受损的苗木,40种苗木,其中乔木3441株。

1)苗木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入成熟的外来树种,植物配置以体现当地人文和社会风情等特征。

2)以经济、低养护为原则,在满足绿地功能要求的基础上,选择规格适宜、经济适用的乡土树种,以提高树种的成活率;植物配置考虑多层次进行搭配,可以减少后期的维护成本。

3)遵循统一和协调性,通过整体的基调树种、统一的配置手法营造统一的景观风格。

4)遵循生态性为原则合理选择植物种类以“乔、灌、地被、草”的复合绿化营造结构稳定的植物群落。

(5)植物配置采取不同的配置方式注意空间布局的意境营造、四季景观色彩的变化、林冠线与林缘线变化的合理与艺术性,展现植物景观的艺术美。

3.3.7分区植物设计策略

A区入口及功能区采用大量冠幅较大,株型优美的乔木,用以塑造大面积林荫区域,为游客提供一个清爽宁静的休憩环境。结合该区域的广场及休憩设施,种植冠幅较大的林荫乔木,在炎炎夏日,为人们提供绿荫凉爽的休憩场所;台地花海区结合多彩花谷的景观台地,以种植木本植物为主,多年生草本为辅的形式,使其成为层层花海,环抱瞭望山丘

B区:该区域主要以常绿乔灌木为主,适当结合落叶观花植物,与龟山一同形成一期公园的大幕布,同时对塘边村进行一定的绿化遮蔽。 通过密植速生乔木及乡土榕属树种,再搭配当地季相变化明显的色叶植物,林下空间则片植茂密的灌木,对园区附近农村进行遮挡。疏林草地区考虑了面积较大的休闲草坪,草坪上之上点缀几株大型乔木(通过储备苗中大型乔木进行选择),或布置小面积的乔木群落,以展现自然的空旷之美。

C区:该区域有设计范围内湿地科普区,结合中水水源种植水生植物(水生鸢尾、再力花、梭鱼草等),塑造湿地景观

3.3.8苗木品种如下:

乔木鹅掌楸梧桐重阳木大叶合欢银合欢南洋楹、桃花新木、幌伞枫、细叶榄仁、大腹木棉、美丽异木棉、多宝树、秋枫、朴树、火焰木、垂叶榕、高山榕、菩提榕、洋紫荆、小叶榕、花叶橡皮榕、富贵榕、碧桃、盆架子、福建山樱花、美花红千层、落羽杉、鸡蛋花、红花风铃木、澳洲火焰木、粉花腊肠树、芭蕉、栾树、黄槿、杨梅、黄金宝树、碧桃、重瓣红花石榴、紫叶李、腊梅

竹类:紫竹、青丝黄竹、黄金间碧玉竹、青皮竹泰国竹、佛肚竹

灌木:俏黄栌、红花三角梅、银叶金合欢、木芙蓉、黄金榕、迷你黄槿、夹竹桃、香水合欢、桃红彩楠、非洲茉莉。

藤本:爬山虎炮仗花油麻藤紫藤

地被:矮蒲葵、狼尾草、七里香、扶桑、红桑、红背桂、栀子花、花叶良姜、柳叶马鞭草、文殊兰、百子莲、金脉爵床、蜘蛛兰、萱草、鹅掌柴、金叶假连翘、雪花木、金鸡菊、石蒜、紫娇花、菖蒲、银边山菅、兰蕊花、朱蕉。

水生植物:再力花、菖蒲、花叶芦竹、鸢尾、旱伞草、纸莎草。

3.4绿化种植技术

3.4.1种植土回填、整形

先将场地平整,清除树根、杂草、石块和垃圾等,清除后再回填种植土,进行1-2次耕翻,翻耕深度>30cm,耕翻后灌透水或滚压1-2遍,按竖向设计要求进行整形。种植土需要选用排水良好、透气、疏松和肥沃的有机质栽植土。

3.4.2苗木栽植

(1)苗木选择 

本工程所用的苗木均为当地适生苗,品种丰富,包括乔木、灌木球、色带、水生植物及草皮等。所选苗木的规格尺寸均符合设计要求或比设计所需的苗木规格稍为宽余,达到绿化一次成型。所有进场的苗木要求树姿优美、树冠完整和生长健壮,主侧枝分布均匀,泥球合格,并确保泥球无伤、无残、无病、无虫、不枯老。选派经验丰富的园林技术人员到苗圃进行监督,从起苗-运输-进场,全程跟踪。

(2)移植苗木的加工 

起苗前,对发叶较快的苗木全部摘叶,常绿树种摘除2/5的树叶,但不得修剪枝干。移植前1-2天,检查土球干湿情况,防止土球松散,并周边扰冠的物件进行清理,防止枝条折断和以便挖掘。

(3)苗木的挖掘、包装

苗木栽植原则上先骨架乔木,再为灌木,后为植被、草坪。①栽植开挖前对主要树木主干和主枝用草绳卷干包扎,以免在挖掘过程和种植过程中受到损伤,不宜强修剪,要以疏剪为主,短截为辅,修剪量保留原树冠的1/3,并保持树冠和树形。②挖掘前3-5天,需对植株再次进行修剪,以保证移植过程和生长势恢复阶段的体内水分平衡。③起苗木土球直径为胸径的10倍,特殊要求的树种再相应增加。一般土质粘结、湿度不大的土球直径在80cm的用草绳以井字形或五角星形包扎。土质粘结度不大、湿度较大,土球直径在80-120cm的,采用五角星与桔瓣式两种混合式包扎。土球直径超过120cm的,用麻绳扎腰箍,采用五角星式包扎。土质松软,土球直径超过120cm,采用木箱板包装。

(4)苗木运输 

乔木和大灌木起掘并绑扎好后,要做好苗木的保护工作,用草绳或木棍隔离,尽量减少上层苗木对下层苗木的压力。至现成卸苗后,做到骨干枝不折断,大于2CM的外向枝断裂长度不超过该枝条总长的1/3,并做到树干皮部不脱裂,尽量保证树形完整。

(5)乔木种植

①苗木到场后需当天种植完毕。栽植前先剪去在运输中不慎造成的断枝、断根。在不影响整体树形的情况下,疏剪枝条、摘叶修枝时需有监理及招标人在场确认。②主要节点树在精确定位后再开挖树穴,做到树干定位横平竖直,树干在一条直线上。相邻树种规格要求一致,胸径相差不超过1cm,相邻树种高度差不超过50cm。栽植时要选定种植标杆树,以标杆树参照依据。③确定各树木的种植点并定点放线后,可根据树种土球大小、土壤类型的特点来决定挖坑的规格。一般带土球的苗木树穴要大于土球直径30-40cm,穴深为穴径的3/4,树穴上下口要一致,土质不好的要加大坑穴的规格,将有害物清运换上好土或营养土。④为防止乔木因排水不畅,生长不良,在种植乔木时,植坑挖得大一些,并在底下垫30厚碎砖块以利排水。⑤为保证成活率,需扶架苗木一律使用规范的支撑,支柱贴树干部位加衬垫后用细麻绳或细棕绳紧固并打结,扎缚后树木必须保持正直,斜立的单干支撑设在迎风面的对面。

(6)灌木种植

①灌木进场:因灌木资源丰富,尽量选本地采购的苗木,成活率高,在夏季高温季节种植时,运输过程中采用双层遮阴网覆盖表面,避免灼伤苗木。②灌木种植:灌木土球按照地径10倍,无地径土球按照蓬形的1/2-2/3。灌木种植时相邻苗木的叶片能搭接为标准,且相邻的2排应按照梅花型种植;种植时要求灌木垂直端正,根部土壤回填密实、牢固,避免因浇水导致灌木倾斜;种植在外围的灌木要求分支点低,枝条密实,不得下部露土、根等情况;不同品种灌木种植的交接面应稍留空隙,但要求空隙均匀并同灌木的线形一致。③植物修剪:一般要求剪除当年生嫩叶、枝,具体标准视品种而定。修剪完成后,应将灌木上的残叶、枝清理干净。④包扎:色带种植修剪后,采用双层遮荫网进行覆盖,直至长势恢复。⑤浇水:第一次定根水应充足,根部应充分浇透,叶片要洒湿,而后视季节、天气等因素考虑浇水次数和量。⑥清理:种植完成后将周边的石块、垃圾和已经修剪下来的枝条叶片清扫干净。 

(7)水生植物栽植

栽植时要选择颗粒细小、土壤空气少、黏性强、保肥力强、通透性差、含矿质营养丰富、有机质含量高的黏土类(塘泥土)。

(8)草坪铺设 

草皮铺种时,由内向外围方向开始铺,相邻的2块草坪间留不超过1cm的缝隙,注意预留的缝隙应错缝预留,边角处可将草坪撕开铺贴,严禁将草坪上下层叠加在一起;铺到与灌木交接处以及乔木树穴要挖草坪沟,并用树皮覆盖。草坪的边缘线应同灌木的边界线相平行,并保留5-6cm的缝隙;靠近铺装园路边缘时,应选用整块的草坪整齐铺贴,保持整齐、美观。

3.4.3苗木养护

(1)乔木养护

①苗木支撑:定期检查苗木支撑是否牢固,有松动、碰斜等现象,及时扶正恢复,尤其暴风大雨前后加强检查和整改。②苗木浇水:及时观察苗木的生长状态,结合天气状况,确保苗木水分供应,高温季节每日早晚对树皮、叶面和草绳裹干部位喷水各一次,喷水时间必须保证在早晨9点之前和下午15点之后。乔木种植当日及时、足量浇好定根水,种植半月内随时观察土壤水分和苗木长势动态,及时调整浇水频率,确保苗木的水分供应,提高苗木成活率;竹类植物种植当日也必须及时、足量浇好定根水,从种植次日一周,每天1-2次循环浇水,浇水采用喷雾式。苗木浇水必须避开高温时段,以早晨和傍晚为宜。苗木裹干:新种的上层乔木,树干采用稻草绳、麻布片或塑料布包裹,减少水分蒸发,利于树干保湿。发现苗木的裹干草绳腐烂及时更换,草绳脱落及时缠绕;对香樟、香泡等怕冷植物加强树干保温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对树干和根部围堰区域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及覆盖,夏季对新栽乔灌木进行遮阴网覆盖,防止蒸腾失水死亡。③乔木的种植、清除和补栽:根据苗木清单的植物品种和约定的成活率,确定死亡的树种,及时拔除,拔除后原植物根部土壤需经太阳暴晒一周后才可补种。补栽乔木需在根部垫5cm厚营养土,对根部施用苗木生根剂后才可栽植。定期观察根部潮湿状况,如发现根部水涝及时抽水。在绿化养护期满移交发包人前,死亡苗木全部补种完成。④乔木修剪:上层乔木运抵施工现场,要对树冠进行修剪,提高苗木成活率,优化苗木的观赏效果。具体措施为:上层乔木在锯除运输过程中的折断枝,疏除部分重叠枝、交叉枝以及影响树形的徒长枝;温度较高季节,常绿树树叶保留1-3成,落叶树树叶不予保留;竹类植物修剪保留竹稍,竹枝采取螺旋式修剪,取一留一。对锯除的大枝条伤口处进行伤口处理,避免腐烂。⑤乔木病虫害防治:  加强植物检疫管理,对外地移植苗病虫害较严重的,坚决不予植物。根据乔木病虫害发生规律制定全年防治方案,并在每季度做养护总结。 

(2)灌木养护

①灌木浇水。及时观察苗木生长状态和土壤湿度、天气状况决定浇水频率,高温季节每日早晚叶面喷水各一遍;喷水时间保证在早晨9点之前和下午15点之后;普通季节1-2次/周,寒冷季节1-2次/月。养护期间,及时观察苗木生长状态和土壤湿度,结合天气状况,确保苗木正常生长的水分供应。②灌木修剪及支撑。桂花、美人茶等品种只对树形轮廓修剪,确保苗木树冠圆润饱满,对枝叶予以大部分保留。绿篱修剪要顶部齐平,两侧成线,无斜逸枝条,确保绿篱整齐利落。根据苗木的长势及时修剪,全年跟踪定高修剪,初次修剪时委派修剪优秀人员定高和定型。中层花灌木中如桂花等少数品种,采用扁担桩支撑。③杂草及病虫害处理  养护期间,及时清除灌木丛、地被间的杂草和残败枝叶。及时清除灌木上的病虫枝,对病虫害提前防治,防止病虫害蔓延。根据灌木病虫害发生规律制定全年防治方案,并在每季度做养护总结。 

(3)地被植物养护

①修剪管理:地被苗木种植完成后,根据需要,对个别品种进行整体修剪,理出地被群落流畅的外形和前后的高矮秩序。②浇水频率:高温季节每日早晚喷水各一遍,浇水时间必须保证在早晨9点之前和下午15点之后;普通季节每周1-2次。③杂草清理:养护期间及时清除灌木丛、地被间的杂草和残败枝叶。

(4)草坪养护

①草坪浇水:草坪对于水分要求较高,铺设当日必须浇水,铺设次日至10日内,2-3天浇一次水;高温季节每周浇水2-3次,浇水时间必须保证在早晨9点之前和下午15点之后。一般季节两周灌水一次,对于保水性较差的土坡,每周浇水3次或4次以上。冬季每月灌水1-2次,新铺草坪在炎热季节须采用遮荫网覆盖保证成活率。具体浇水次数须充分考虑天气状况及草坪的生长态势灵活掌握。②草坪修剪:草坪铺设后,根据草坪长势,及时修剪整理,确保草坪的观赏效果。暖季型草高度保持在2-3cm,冷季型草高度保持在3-4cm。修剪必须高低平整,修剪草坪的机器刀口应锋利无锈蚀,定期消毒,修剪后的草坪切口处应平滑、修剪处无黄化。高温季节每月3次,冬季每月1-2次,一般季节为冷季型1次/月,暖季型2次/月。③草坪除草:草坪纯度达到90%以上。④草坪施肥:草坪养护期间安排施肥,发现草坪明显退绿时要进行施肥,发黄老叶枯死、叶片发红时也要补肥。对于草坪病虫害应区别后喷施农药。草坪铺植2周后若长势不旺,增施尿素,选择在阴天或雨天撒施。⑤平整度校正:草坪铺设后,对局部平整度不好部位,铺加泥沙,对草坪平整度进行校正,铺设后采用滚筒滚压保证草坪平整度。

四、厦门市城市生态公园绿化设计及施工技术提升策略

(1)引入生态科学技术,增强生态功能复合型

为了提升公园在前期建设与后期运营中的低成本维护、资源循环集约高效利用等功能[12]。因此,在设计中需要以生态问题为导向进行植物配置,施工种植技术可选择生态科学技术手段,如:树苗移植技术、恢复营养液、培育技术等,可以让植物成活率增加、移植方便可行,同时还能减少后期养护管理费。

(2)合理选择植物品种,提升生态功能、促进经济节约

植物设计以经济、节约建设出发,应根据场地条件,选择适宜生长的植物品种,并进行合理的配置,才能达到既美观又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效果。项目中可适时增加生态环保型植物如抗氟化氢、氯、二氧化碳的植物品种,防风固沙、阻滞尘埃、涵养水源的植物品种等,以提高生态性。

(3)合理开发景观资源,提升游览舒适性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尊重自然,对原有的植被尽可能的保留,结合场地条件和方案设计进行植物景观设计,运用植物本身的色彩、株型等美学特征和生态特征进行合理配置,形成具有韵律、起伏、色彩和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群落,以提升游客对于植物景观的游览舒适性。

五、结论

随着人们对生态认识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态公园建设发展进入高潮[13]。因此,在城市生态公园的植物设计中,不仅要考虑观赏性,更要注重生态性要求。本文通过对实际案例——美峰生态公园一期工程绿化设计及施工技术进行论证和研究提出厦门市城市生态公园绿化设计及施工技术提升策略,以期为厦门市城市生态公园绿化设计及施工技术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林海涛. 场所精神下的城市公园设计—以厦门市美峰生态公园一期建设为例

 [J]; 四川水泥, 2020.

[2]柘弘. “公园城市”理念下重庆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研究——以北部新区为例[D]; 重庆大学, 2019.

[3]郭卓. 城市生态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以西安兴庆宫公园、丰庆公园、灞河公园为例研究的城市生态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4]任佳宾. 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探究-以常州横山桥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D]; 南京农业大学, 2014.

[5]刘志成.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城市湿地公园构建策略研究——以厦门九溪口湿地公园北区设计为例 [D];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6]王坤志. 浅谈厦门山地公园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J]; 现代建筑, 2010.

[7]黄璐颖. 浅谈城市公园生态设计法—厦门公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D]; 厦门大学, 2009.

[8]洪志猛. 虎厦门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调查分析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4.

[9]佘震加. 厦门地区城市公园绿地高效固氮植物的筛选 [J]; 福建热作科技,2017.

[10]李金博. 厦门市5所公园地被植物应用现状及其配植研究 [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11]王向荣,林箐. 厦门中山公园景观更新 [J]. 风景园林,2021,28(6):64-69.

[12]陈玉慧. 厦门主题公园面临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J]; 人文地理, 2000.

[13]蔡晓磊. 生态公园建设是城市发展趋势 [J]; 昆明日报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