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陈志辉

广东省湛江市第八中学

摘要: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诗歌占据了重要部分。它是中国文化历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最闪亮的一颗。在新课标中提到了文化自信这个核心素养,诗歌无疑是最有力的体现之一。因此,诗歌在语文教学中重要性不言而喻!从牙牙学语到幼儿园到中学阶段,甚至大学阶段都在时刻学习诗歌,可知诗歌的重要性。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加,而诗歌更是中考、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可忽视诗歌的重要性。因此,教师需要着力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本文将从策略培养上着重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诗歌鉴赏能力 培养策略

一、初中语文诗歌鉴赏能力现状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诗歌鉴赏中,通常是教师授课,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做笔记。比如,现在许多考试上都会用到相对固定的模式答题,而模式往往都是教师为学生总结的,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模式,思考每种问题的关键点,通过不断练习进行总结。比如哪些事物常常会作为烘托凄凉气氛的意象,哪些事物又是表达雄伟壮志的等等。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是从网上提取的答题模式供学生参考。又比如,在诗歌鉴赏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用问题来测试学生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然而,对一首诗歌的鉴赏能力并不是用几个问题测试就可达到鉴赏目的的,教师可以在问题之外,首先让学生整体阅读,初步认识,不能让问题去限制学生的思考方向。这样就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诗歌的思维能力,逐渐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力。

二、初中语文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教师既要更新教育理念,也要更新教学观念

    在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是按照教材安排教学内容,理解诗歌大意并通过不同表现手法致之。往往忽视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导者,只有改变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与想法,才能传授正确的知识与方法给予学生。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实现教育理念、教学观念的翻转。也可以通过外出的培训学习与交流,听优质示范课来改进教学方法等。比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诗歌的重点语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用什么典故(“闻笛赋”、“烂柯人”?)表达什么情感等等。老师最后加以点拨小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这个阶段的学生有极强的自尊心,学生会想认真地做好这件事,学生就会自己去搜寻资料,与此同时,这个方式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二)结合现实意境,发挥学生想象

    在小学阶段,诗歌可以逐渐提取知识的能力和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初中阶段,教师就要逐渐锻炼学生对于诗歌的美感理解能力,并让学生学会一定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些都是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初中的诗歌主要是情景交融,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意境让学生感受情感之美。俗话说,最好的记忆就是触动身体的每个部位。比如,《观沧海》是曹操通过沧海表达心中的雄心壮志。这是曹操在打赢胜仗之后所见的壮阔景观所抒发的情感。这就运用了一个比喻的方式,将心中理想比作雄伟壮阔的景色。那么,如何让学生去感受曹操心中的那份壮志呢?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所见到的壮阔景色去想象,以及去感受。比如,整首诗围绕“观”展开赏景,如果学生不去细读诗歌,不去感知诗歌中所表达的意境,仅仅看意象是很难融入意境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朗读古诗的时候就感受诗中意境,再让学生去欣赏诗中美景,让学生进入到诗意之中,真正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又比如,《观沧海》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知人论世”,了解作者作诗的具体背景,更好地帮助学生去鉴赏诗歌意境。

(三)教师进行专业辅导

    诗歌鉴赏题是中学阶段常见的题型之一,教师可以针对诗歌鉴赏进行专业化训练。古诗按诗的音律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史诗、咏物诗等等。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类型进行训练。比如,《望岳》这首诗歌通过描绘泰山的雄伟磅礴,从而热情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了作者对于祖国的赞美之情。诗歌以“望”字绕全文。用这首诗与《观沧海》相比较,都是作者通过见到的事物来表达心中的志向。教师可以将眺望远方赏景的古诗归为一类,并学会总结相似古诗的特点。望岳中有气势磅礴的泰山,观沧海中有波澜壮阔的海。山与海两种意象的气势都是不可抵挡的。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多收集关于心中理想的意象,除了山与海,还有星与月等等。不仅如此,教师对于相同类型的题,与学生一起进行总结,总结古诗中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得出每种问题的答题模式。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学生对古诗鉴赏题便有一种敏感度,可以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四)反复朗读,学会总结

    每首诗歌都有不一样的意境,欣赏和朗读是不一样的概念。两者是相互成就,相互进步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多朗读不一样的故事,人在读书的时候会培养一种语感,并且在朗读的过程中会在不经意间感受到诗歌的美,通过声音的变化去表现诗歌的不同之处。朗读,再朗读,总结,再总结。我在实际的诗歌教学中便是反反复复地运用个人朗读、小组朗读和教师范读以及总结等形式进行的,效果相当明显。因为学生在朗读诗歌时,就会逐渐对诗歌产生一种敏感力,能够快速地感受到诗歌中的意象。读中想,读中悟,悟中感。

三、结语

总而言之,诗歌培养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对语言的敏感力,需要学生不断加强自己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将重难点放在了诗词的表面,忽视了古诗内在的意境美,因此,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推敲诗中的美,从而真正做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终达到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李含军. 初中语文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实践分析[J]. 教师,2016(34):45. DOI:10.3969/j.issn.1674-120X.2016.34.039.

[2] 田术琼.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J]. 魅力中国,2018(6):102. DOI:10.3969/j.issn.1673-0992.2018.06.097.

[3] 杨祥文.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方法[J]. 南北桥,2017(24):135.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4.130.

[4] 张秋月.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审美鉴赏力培养分析[J]. 教育界,2019(38):49-50. DOI:10.3969/j.issn.1674-9510.2019.38.022.

[5] 刘春阔.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策略[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1(9):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