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余杭区巴巴幼儿园
摘要:新课程不断进行改革,加深了科学实践在教学任务中的重要性,现阶段幼儿科学探究教学效果较差,不能够有效激发孩子们的探索科学的兴趣,因此需要对其现有模式进行考察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科学教育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要结合孩子们对科学实践的现实需求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转变,进而明确和实现教学目的,使课堂教育变得更加鲜明,幼儿是课堂中的主体核心,老师是引导者,要突出表现两者之间的关系,以适当的方式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
关键词:幼儿科学;兴趣培养;策略研究
一、幼儿科学活动开展的现状分析
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活动选择上不合适,会导致教师所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不适用于幼儿现阶段的发展,并且教师所提供的素材不能够及时帮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产生良好的认知,虽然一些教师仍在努力探究引导幼儿开展科学活动的道路,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依然暴露了许多问题——教师对幼儿年龄段能力水平认知不充分,没有设计好适合幼儿的活动,从而导致科学活动开展失败。
教师在开展活动时,肯定要为学生准备系列的工具和素材提供,但是在分配方面,依然存在学生哄抢行为的发生。例如,教师在开展科学活动时,会将活动所用到的各个素材进行准备,教师再让幼儿进行一一辨认后,会会对幼儿说“让我们和这些素材一起开展科学活动吧”话音刚落,由于幼儿对科学活动的积极参与,导致幼儿在对材料进行搬运的过程中出现纷争,并且虽然教师在尽全力的去控制场面,但是效果仍然微乎其微,导致教师最终无法控制场面。
在科学活动中会经常邀请幼儿辨别各种事物,但是由于现阶段幼儿对各种事物的认知有限,所以在辨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无法达到教师预期的情况。没有正确认知幼儿的年龄段水平,会导致后面的活动无法开展。另外,对于每次科学活动的目标设定,活动材料选择以及指导上,教师也应当有正确的认知。
1.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定位不当
幼儿园对各个事物的了解和认知都是存在一个感知的过,所以科学探究活动最终的目的并不是让幼儿对各种事物进行辨认并最终说出正确答案,而是通过幼儿自己的动手操作和实验落实进行感知感悟,所以科学探究活动重视的并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中间幼儿体验的过程。
2.活动选材不当
教师如果在开展活动中对于各种素材工具没有恰当的选择,就会导致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相差太大,在整个活动探究过程中并不能够调动起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3.指导语过多,忽略了其探究的过程
科学探究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幼儿的动手操作,所以教师在进行指导的时候,切记用太多话语引导幼儿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活动重视的是过程,教师在一旁的指导性语言过多的话就会导致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发出差错,所以与其教师需要衡量介入的时机,适当帮助幼儿推进探究的过程,为学生提供各种素材,鼓励自主探究,当发现幼儿探究活动中出现错误时,再进行引导,这样更能够激发幼儿对于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二、以生活教育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应该在每种活动中以激发幼儿兴趣,鼓励幼儿探索,引导幼儿发现为目标,培养他们的科学学习的兴趣。
1.宽松和谐的氛围是学科学、玩科学的先决条件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主体是幼儿,所以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是学习者、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更是生活经验常识的积累者和建构者,因此在进行科学活动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活动情境的创设,在这种活动情境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一定要与幼儿建立平等尊重的关系,最饱满的热情鼓励和支持幼儿的各种科学探究理念和行为,在此基础上更要对幼儿共同探究成果进行保护,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自信心和兴趣。在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教师要在旁对幼儿的各种行为进行观察,应该及时捕捉到幼儿在特定时间的成长和成功,并对幼儿进行及时的鼓励,能够帮助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和自信心,这样幼儿在进行教师所组织的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时的积极参与率才会有所提升。
2.提供可操作的材料
在教育过程中,尤其是在对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教育时,要对幼儿的各种科学方法进行启发,鼓励尝试。并且在传授的过程中应该让幼儿学会各种探索的方法,为幼儿提供能够科学探究活动的机会,所以就需要教师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中提供充足的合适的材料。
例如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摸一摸”活动时,教师应该对活动中所涉及的各个材料进行选择,让幼儿可以对周围熟悉的事物进行各种感知和感悟,但是由于现阶段的幼儿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师所选的材料对于幼儿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代表性和意义。在实践中更能够帮助幼儿自主去探究和发现生活中的科学。
3.及时回应,强化幼儿探索兴趣
幼儿在行为认知上能力较弱,如果遇到困难,可能就会临阵脱逃或放弃,所以幼儿的自信心也会受到挫折和打击,因此教师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应该积极的对学生进行细心的观察,及时做好活动引导。幼儿园阶段,孩子对很多事物都是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的,遇到什么问题都喜欢问为什么,教师们应该抓住幼儿年龄段特点,用巧妙适合的方式,引导他们往自己猜想,孩子们关注度高了,也会对引发的问题产生疑虑,教师们对孩子们的问题也需要进行及时的回答。
例如教师可以在日常活动中申请开展“十万个为什么”科学主题活动,意在让孩子们观察生活,发现有趣的现象和事物,以拓展孩子的经验和视野。当幼儿将问题提出时,教师家长都应当基于积极的回应,可以家园合作,通过多样的途径,帮助幼儿寻找答案,并且,强化幼儿敢于探索的行为,激励幼儿以后要多做多想,孩子们在小小的自豪感中充满着自信,对日后的学习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引导孩子在生活中主动探索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以及“社会即学校”,幼儿教师要注意选择生活化的内容,让幼儿走出教室,走出幼儿园,走向社区,走向社会,走向大自...因此,教师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幼儿所处的周围环境就是最好的活动内容。而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既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也要结合幼儿的学习需要。除此以外,我们也要注意遵循科学性和启蒙性、广泛性和代表性、地方性和季节性、时代性和民族性这几个原则。活动内容可以是幼儿热悉的太阳、月亮、水等;可以是有地方特色的大闸蟹、虾、黄桃等;可以是幼儿之间不断生成的影子等;可以是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并反复寻找孩子们的兴趣点与主题相结合的活动。
例如:我们班上小朋友带来了一只乌龟,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有的小朋友每次经过自然角就会去玩鸟龟。为此,我们就带领幼儿开展了科学探究活动“小乌龟",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知道乌龟的行走特征。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幼儿对乌龟不陌生,容易接受活动中的内容,并能正确表达乌龟的生活习性,并用词语“爬来爬去”“爬爬爬"等来形容小乌龟。又比如:在日常活动中,常常会产生静电头发飞舞起来的现象,孩子们对这个有趣的现象充满的好奇,而且,在过程中,他们也切实感受到了“被电到”的感觉,因此我们抓住了这个契机,将这个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结合课程,开展主题活动,很好的增强了幼儿主动学习科学的兴趣,调动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探索的精神。可见,科学活动就在幼儿的周围,选择幼儿身边的事物作为活动内容,更容易使幼儿获得科学知识。
5.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
幼儿最先接受的科学探究活动是从家庭中开始的,所以家庭教育是幼儿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幼儿最早的启蒙教育是在家庭中展开的,所以家园合作,有意识地让幼儿进行各种物体的触碰和感知,对幼儿观察世界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兴趣,促进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开展具体措施如下:
(1)主题行进共同推进:当一个科学主题进行时,孩子们会有很多新的发现和疑问,很多问题并不能够当场解决,那就需要通过多样的途径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实践、感受、网络查询等等,幼儿园条件有限,因此,家庭的协助就至关重要。
(2)幼儿园活动积极参与:家长要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这就需要提高在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中家长的参与度,并且这也是促进家长与幼儿直接拉近关系的有效途径,在家长与幼儿进行共同的科学探究活动实验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提高亲子之间的感情,帮助幼儿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中学习科学素养。家长在幼儿进行共同的科学文化探究活动时,能够有效为幼儿的活动创作氛围,带动幼儿在欢快到气氛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3)家园联动更加灵活:我们不应当局限于教学活动和幼儿园活动,可以将日常幼儿的发现和兴趣点在园共同分享,教师也可以将孩子们在园的科学活动和科学发现在家园群里分享鼓励,也能够有利于提升家长们的积极性。
总结
综上所述,要激发幼儿们的科学探究兴趣首先要对其核心素养进行强化,积极的引导幼儿勇于探索的精神,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们应该在这个阶段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引导和教育,要继续开展各种有益于幼儿成长学习的科学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对科学的兴趣,将探索和学习从被动转为主动,持之以恒,使他们的科学实践能力更上一层楼。当然科学探究性游戏应成为幼儿自主探索的过程,做为教师的我们要鼓励、尊重、支持幼儿,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自主思考,勇敢尝试的能力,使他们成为科学探究活动的主人,与奇妙的科学一起快乐成长! 开启一趟有趣而神秘的科学之旅!
参考文献:
[1]刘红霞.《儿童科学教育主题活动创意设计》[J].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2).
[2]李娜.如何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视角[J].考试与评价,2017(35).
[3]秦飞.如何在科学小实验中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J].专题小结,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