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隧道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 610000
摘要:城市基坑工程通常处于建筑物和城市生命线工程的密集地区,对基坑的支护结构和控制措施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针对强透水地层深基坑地下水控制问题,在满足抗突涌(抗渗流)稳定性前提下,采用悬挂式止水帷幕+坑内降水的地下水控制方案,可有效止水且能较好地控制周边地面沉降;同时,已有研究显示,地下连续墙具有刚度大、可有效控制基坑变形、止水效果好以及施工工艺成熟等诸多优势。不同的地质环境的基坑支护结构和措施各不相同。
关键词: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体系;应急处置;措施
1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特点
地铁车站深基坑的特点地铁车站的建设受外界影响很大。同时具有基坑开挖深、作业空间小、风险系数大、工期长的特点。除此之外,还将受到外界的影响,如人类活动和地质灾害,这将给地铁站的建设带来困难。地铁站一般在地下20米左右。如果线路过多,将达到40或50米,而法国最深的地铁将达到70米以上,这无疑会增加地铁建设的难度。在地下开挖中,施工操作界面往往较小,可用空间根据施工图纸的设计进行施工。如果在地下进行超挖,可能会发生坍塌、地面沉降,甚至影响周围现有建筑,风险水平将逐渐上升,这是绝对不允许的。由于地质环境复杂,即使经过勘探,也很难准确判断地下情况。除了地铁建设线路较长、车站较多外,还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建设期不能短,有的甚至超过十年。通过对地铁车站深基坑的认识,针对其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完善和严格基坑支护技术,以保证基坑的稳定性,保障车站的顺利施工。
2深基坑失稳原因和应急处置
晋阳街站为太原地铁2号线与3号线同期实施的T形换乘车站。2号线车站主体为明挖地下2层(换乘节点处地下3层)岛式车站,双柱三跨箱型框架结构,总长231.30m,标准段总宽23.1m,总高14.99m,顶板覆土约4.0m,底板埋深约19.6m;3号线车站主体为明挖地下3层岛式车站,双柱三跨箱型框架结构,总长166.78m,标准段总宽23.3m,总高22.17m,顶板覆土约5.4m,底板埋深约27.9m。
2.1失稳原因分析
除测点DB-04-03和3#变形超限外;3月26日—3月29日,S2-9支撑轴力由633.62kN突增至2157.41kN。根据设计计算书,基坑轴力控制值为1491~1739.5kN(60%承载力设计值~70%承载力设计值),支撑轴力较控制值小,未施加足够的预加力,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增大,导致轴力超过控制值,原因如下:
1)该处基坑实施时,预加轴力未达到允许设计值即继续向下开挖,导致该处地下连续墙变形增大,致使两幅墙间接缝漏水;
2)处理漏水过程中向钢支撑S2-9、S2-10处地下连续墙后土体注浆,产生的附加应力导致轴力增大,基坑变形持续增大。
2.2应急处置措施
1)在基坑南端第2道钢支撑S2-9、S3-10中间位置增加钢支撑S3-9-1,作为安全储备,施加50%设计预加轴力并安装轴力计监测。
2)基坑第3道钢支撑S3-9、S3-10立即架设。施工至4月2日,地下连续墙变形及地面沉降减缓,地下连续墙变形控制在54.34mm左右,地面沉降控制在55.2mm左右。施工结束地下连续墙变形为54.65mm,地面沉降为58mm。
3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技术措施
3.1地下连续墙支护措施
地下连续墙用于深基坑支护。首先采用泥浆挡土墙开挖沟槽,保证沟槽的垂直度和平整度,必须控制在1/300以内。导墙施工时,其顶面标高误差应控制在±20mm以内,施工过程中不得坍塌。钢筋笼吊装时,应严格按照事先计算好的吊点进行吊装,对准并放入坑内,通过测量标高确定钢筋笼的稳定性。灌浆前,放置灌浆管,并在灌浆前检查灌浆管口的位置。进行分段灌浆,并对接口进行处理,确保地下连续墙稳定,不渗水。灌浆压力和灌浆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灌浆完成后,应进行隔热或保湿。在达到设计强度之前,不得损坏。地下连续墙具有较高的强度、稳定性和较强的抗渗性。是深基坑支护的重要选择。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可以大大提高基坑的稳定性,为整个工程带来效益。
3.2柱桩支护技术措施
柱桩施工前,应检查现场环境,确保柱桩施工正常、稳定。根据柱桩设计要求和基坑支护特点,布置柱桩。柱桩施工时,钢筋笼和灌浆管应延伸至规定位置,避免短桩和断桩。在保持未达到设计强度的柱桩稳定的同时,严格控制灌浆压力和灌浆量,以满足设计要求。灌浆时应控制灌浆速度,确保水泥浆扩散到周围土壤中,与柱底及周围土壤形成一个整体,以提高柱桩的承载力,有效抵抗基坑周围的土压力。柱桩施工时,3.253m钢管应注意钢筋网成Φ25×后绑扎钢筋网,套管顶部应高出天然地面0.3m,管口应安装活塞并拧紧,以防混凝土浇筑时堵塞或损坏。
3.3槽壁加固技术措施
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基坑周围土体的稳定性逐渐降低,一般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高压旋转喷射水泥浆压力高,能切割土壤。通过固化,水泥浆与软土半结合,形成高强度水泥土挡墙。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基坑周围的稳定性,尤其是当土壤被切割两次时。当不满足强度要求时,水泥墙容易损坏。应控制压力和喷射灌浆范围,以确保土壤的稳定性。如有必要,可按一定间隔采用跳法施工,以保证水泥土的强度。加强槽壁可以对基坑进行二次保护,进一步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4深基坑应急处置的优化
4.1数值模型的建立
为分析补撑措施的有效性,采用数值模型的建立二维模型。考虑边界效应,建立的模型尺寸为120m×48.6m,模型底边界为固定铰支座,各方向没有位移,模型上边界为自由边界,模型4个侧面为滚轴支座,无侧面的平面法向位移。土体本构采用Mohr-Coulomb理论,考虑坑内土体受基坑开挖卸载的影响,土层弹性参数取值以基坑底部为分界线,基坑底部以上土层的弹性参数取值为实际测量值的3倍,基坑底部以下土层的弹性参数取值为实际测量值的5倍。地下连续墙及支撑采用梁单元模拟。
4.2分析工况
为进一步优化补撑措施,分析两种工况。
1)工况一:基坑开挖至第3道支撑下0.5m,见表1。
表1工况一
2)工况二:补充一道钢支撑,基坑开挖至基底,见表2。
表2工况二
4.3结果分析
工况一地下连续墙变形呈两端小中间大的抛物线形,最大变形54mm,与现场实测值53.55mm吻合且变形规律相同,说明该模型接近实际工况。
工况二地下连续墙最大变形59mm。按施工计划,基坑于4月2日可开挖至坑底,变形速率约为1mm/d,满足地下连续墙变形最大速率3mm/d的控制要求,表明所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可靠、有效。
结论
基坑工程中支撑的预加轴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如不满足,需分析其原因,在未达到设计要求预加轴力时,不能继续开挖。地下连续墙接缝漏水处理建议采用坑内水平注浆堵漏的方式;墙后土体地面竖向注浆会导致该土体产生附加应力,致使支撑轴力继续增大,支撑有失稳的风险。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无支撑暴露的时间,加快底板浇筑,防止因土体流变而产生过大的位移。
参考文献:
[1]李璐璐,王畅,李守巨.深基坑灌注桩支护内力分布特性模拟分析[J].天津建设科技,2021,31(5):49-52.
[2]刘胜利,蒋盛钢,曹成勇.强透水砂卵地层深基坑地下水控制方案比选与优化设计[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8,15(12):3190-3196.
[3]孔维耀.软土地区超大深基坑工程围护及支撑体系选型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4):141-144+17-18.
[4]王彩蒙,宇云飞,朱常志,等.超载下桩锚支护基坑的受力与变形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20,43(3):13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