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沿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 266000
上海华东建设发展设计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山东 266000
摘要:在传统的城市建设中,往往会把城市建设的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发展方面,而对于生态保护并不是非常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更加严重,给人们生活与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加强生态城市建设就成了现在城市建设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但在实际中,由于一些外在条件影响,健康生态城市建设还是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城市规划缺乏系统性,落实不到位等,这些都给健康生态城市建设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基于此,对健康生态城市建设做进一步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相关建设人员需要提高自身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根据具体城市规划原则,做好健康生态城市建设。
关键词:城市规划;健康生态城市;设计原则
引言
城市建设的实际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处理好人、自然、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三者和谐相处,创建出更加适合的生存环境。因此,为了解决在实际的城市规划设计中,可能会造成的环境污染、过度消耗能源等问题,保证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必要对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进行探究。以此保证能够通过制定出对应的解决策略,促使城市规划设计水平能够实现提升,真正将城市规划中的生态规划落实在实际中,为创建出更加健康、和谐的城市环境提供一定支持。
1生态城市概念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后,受到了各国的大力追捧。生态城市可解决城市资源浪费问题,降低城市内废水废气的排放,有效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是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融入生态理念,将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作为建设重点,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妥善解决环境问题,才能确保城市建设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相互协调与统一。我国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良性循环发展阶段,故需重视乡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实现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对城市有效资源的合理开发,全面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2城市规划中的健康生态城市规划
2.1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方案问题
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城市的整体生态系统、基础设施规划以及人文环境等问题,在这些问题基础上,结合农业以及工业等问题进行规划分析,加强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文化产业建设,协调生态环境、居住问题以及产业结构之间的发展,在多方因素的综合考虑之下,建立一个符合城市规划理念的生态方案,在城市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经济效益的加持,需要注重生态环境建设的经济发展效益问题,加强人文历史及建设,全面打造经济、文化为一体的生态产业结构。
2.2做好整体规划工作
做好城市整体规划工作是健康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为了更好地落实这方面工作,城市建设人员需要对生态系统各要素进行统筹,然后利用共生性等原则,对其中各要素进行宏观管控,以此来实现城市综合整治和生态恢复。在这过程中,城市建设人员需要对建设中注意事项进行明确,并制定相应的城市生态保护等级,根据城市区域进行分区域建设,然后引入信息化技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来构建相关的生态城市环境模型。同时,健康生态城市建设还需结合公园城市的特点,通过园林建设等来对城市进行合理的布局,确保城市各产业项目与城市空间有机兼容,提升城市的功能相应。在具体建设中,建设人员需要改变当下城市发展格局,将城市、公园等众多元素进行有机融合,同时利用立体城市、5G等技术来推动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在这过程中,建设人员还需要对生态价值多加关注,寻找将其转化为经济价值的方法。为了保证两者有效转化,建设人员需要创建一套完善的生态价值体系,比如优化生态市场交易机制等,保证生态资源有效利用。最后,城市建设人员需要对公共服务体系进行完善,通过公园景观等建设来实现生态城市建设。
2.3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力度
当前城市发展建设规模正在逐步扩大和完善,城市规划设计需求量也出现大幅上升,针对规划设计方案的要求和用途也越来越严苛。在这种条件下,城市规划设计方案需要更加精确高效,因此需要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力度,把信息技术作为保障和支撑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确保城市规划设计平稳有序进行。例如在进行城市交通设计与优化时,可通过卫星技术对道路运行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最终得到精确评估报告和数据统计信息,借助其他制图方法与技术完成方案设计优化,确保其科学合理。不仅如此,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加强城市水电改造和处理优势,依靠信息手段构建系统科学的线网组合体系,为后期规划设计与施工建设奠定扎实基础。
2.4做好城市湿地规划工作
湿地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城市自净能力的关键性区域。在生态城市规划期间,需做好湿地系统的保护性干预,充分发挥湿地系统在生态恢复与气温调节方面的功能,保证区域生物的多样性,为居民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湿地系统主要由水、土壤以及湿生植物构成,可有效调节城市气候环境,避免城市区域出现严重的旱涝灾害。城市内天然湿地面积的迅速减少,导致湿地系统功能持续下降,极易引发城市区域的自然灾害。为此,需要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建筑系统、绿地系统以及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采取自然积存、自然渗透的方法。海绵城市建设可有效解决城市内涝、水环境污染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充分保护城市绿地、湿地以及水系等空间,有效恢复城市水文的良性循环,进一步修复、保护城市生态系统。
2.5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建设生态环境景观
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就能够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需要进行自然环境特征等多方面的考虑。根据城市人口密度的分布情况,合理选择绿化面积,合理布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打造生态城市的园林景观时,需要协调整体性的因素,努力实现生态环境的人文价值,为生态城市的设计规划增砖添瓦。
2.6重视绿色交通设计规划
在城市建设中,交通建设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会对健康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城市建设人员可以从交通设计规划方面入手,对其进行绿色建设。在具体城市规划中,城市建设人员需要以公共交通为基础,对城市交通设施进行合理的规划。通过分流、限制交通等方式来实现有序交通,避免出现交通拥堵等情况发生,影响实际的生态城市建设。设计人员要认识到,城市交通建设会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城市汽车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多,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们出行,但汽车排放的尾气也给城市空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城市建设人员需要构建科学的交通体系,采取有效的技术来降低汽车尾气排放量,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低碳出行的意识。最后,城市规划人员还需要对城市公共交通网点进行规划,确保其合理性,以此来降低私家车使用率。在这过程中还需要加大地铁、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从而降低交通行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2.7城市规划设计对信息科技的应用
城市规划设计对信息科技的依赖非常明显。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完成规划设计的各项操作,提高规划设计效率,同时保障规划设计方案严谨性和科学性。除此之外,随着遥感科技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大量使用,设计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各项地理信息与环境内容,完美融合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既能满足现代居民居住要求,又能实现城市建设持续化发展。随着我国地理信息的不断完善和更新,城市规划设计需要更多参考和借鉴其优势内容。与此同时,地理信息体系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选择合适的信息表现与管理形式,推动城市建设平稳有序开展。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城市规划设计获得明显改进与提升。依靠先进的网络技术能够实现信息交流与传递,完成各部门之间沟通联动的具体要求,给城市规划设计提供精确的数据参考与指导。加快实现我国现代化城市管理建设均衡发展的伟大目标,推动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与施工建设有序进行,为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筑牢根基。
2.8构建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
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城市居民具有知情权、监督权及表达权。为此,在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中,通过生态治理与生态保护,为城市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未能充分发挥公众的力量。生态建设成效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公众的生态意识不强,因此需要在具体实践中构建完善的公众参与制度,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发公众参与平台,在开展城市生态规划以及产业布局规划工作时,可与公众积极进行沟通交流,及时获得公众建议,充分了解城市环境现状以及城市居民的具体需求,提升我国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效益和水平。
2.9关注城市绿化建设
城市绿化作为实现健康生态城市的重要途径,可以保证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建设。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建设人员需要将城市绿化工作放在首位。在具体操作中,建设人员需要因地制宜进行城市绿化,不同区域城市在城市绿化方面是不尽相同的。其中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城市绿化之前,对城市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城市植被覆盖情况,以及绿化率,然后在此基础上明确要绿化的范围,制定针对性的绿化方案,提升城市绿化率。(2)加强绿化宣传教育。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提高人们对于城市绿化的认识,促使居民能够主动参与到城市绿化中来。(3)加大植被覆盖率,建设人员需要进行绿色植物种植覆盖,通过植被合理搭配来打造一个生态城市。
2.10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需要对城市空间结构作出优化与调整,尽可能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发展需求,在信息科技的作用下,现代城市规划设计对空间利用和调整率明显上升。在工业发展时期,建筑区域可简单划分成工业用地和居民住宅,其功能用途十分明显,二者联系沟通也不是很紧密。然而,随着信息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手段获得创新与实践,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开始模糊化,商业区与居民住宅区界定范围不是特别清楚,夹杂在其中的还有办公区等各种场所,这种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与调整充分适应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混合需求。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应当重点关注内部结构优化调整,确保居民能够在工作生活中实现休闲娱乐的基本目标,使人民生活更加高效便捷,提升服务质量与居住体验,为城市居民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存环境。
2.11优化产业环境
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以生态理念作为基本原则及导向,根据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确定城市生态规划建设方向,将城市生态规划与城市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实现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合理化布局。1)产业设计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要保证城市各项产业的健康化、生态化,城市规划设计人员要对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明确城市规划的各个层次,全面提升生态城市建设品质。同时,城市规划设计人员需不断优化城市小规模生态产业,实现生态工业体系的完善。此外,还要不断调整城市的旅游、教育以及建筑等产业架构,构建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城市的生态化建设与发展。2)景观设计生态城市的景观设计要以人文理念和生态理念为基础,实现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发展。为此,需要在生态城市规划中构建集建筑、景观、资源于一体的居住环境体系。除高层建筑外,还要考虑低层建筑物的建设工作,促进人们居住环境的和谐。此外,可通过修建湖泊、保留溪流来实现建筑物的科学布局,充分融合人文理念,提升生态环境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3)人居环境设计在生态城市的人居环境规划设计中,需要确保城市整体布局的合理性。在进行城市住宅设计时,需要对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考量,充分了解区域水资源状况,从长远层面进行规划设计。同时,要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筛查,降低对周边施工环境的污染,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城市规划设计还需要结合城市发展步伐,禁止污染排放,给城市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此外,在住宅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草坪以及公园等绿化区域的规划和保护工作,净化住宅区域的周边环境,提升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
3市城市规划管理对规划设计的评价
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规划设计的时候要结合城市的发展现状,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规划的内容作出合理的分析和预测,并且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城市规划的顺利开展。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评价。①在城市规划的前期阶段,我们应该对城市的发展现状做一个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然后再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从而使整个方案更加的科学、完善。要根据城市的具体特点确定出不同的规划目标,并以此作为依据,来为后期的工作提供指导。要将各个部门的职责划分清楚各司其职,使其能够相互配合,共同为城市规划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②在城市规划中,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处理,比如说,如何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以及怎样提高城市的绿化率等。所以这就要求政府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并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同时也要注意到,对于一些老旧的建筑也不能盲目的拆除,以免造成浪费。
结语
综上所述,健康生态城市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一种主要趋势,能够实现城市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因此在进行城市建设中,城市建设人员需要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做好这方面规划与建设。在具体建设中,建设人员需要提高自身对生态城市建设价值的认识,根据具体设计原则进行规划与建设;需要做好生态城市整体规划工作,通过协调生态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保证生态城市合理规划,实现生态城市良好建设。同时关注城市绿化建设,对城市进行绿色植被覆盖,以此来提升城市绿化率;还需要加强生态建筑规划设计,借助先进施工工艺来保证生态建筑良好建设,并从城市交通角度入手,合理规划城市交通,降低城市交通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邵文琦,林树枝.生态理念助推城市转型发展探讨——以厦门市为例[J].福建建设科技,2021(02):1-4+54.
[2]狄涛.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探索[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0(16):66-67.
[3]罗勇.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中国健康城市建设[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8(04):34-38.
[4]张鹏.健康建筑、绿色住区、生态城市——当代置业可持续发展实践与探索[J].城乡建设,2020(07):15-17.
[5]王睿.“生态城市”指导下的城市慢行空间发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1):93-94.
[6]吴雪颖,林姚宇,刘思辰,孟凡煬,宋凯林,程丹丹,崔真榕. 基于“人-环境”系统的健康雄安规划策略研究[C]//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生态规划),2018:19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