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2
/ 3

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用

汪天飞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贵州省贵阳市 550081

摘要:随着电力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及项目管理经验的不断积累,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在进度、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体系逐步完善。大中型综合性电力工程项目往往具有投资规模大、施工周期长、专业复杂、专业性强、安装精度高、技术密集、设备智能化等特点,使得施工过程中的工程管理、协调难度越来越大。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电力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结合本人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信息化建设的有效路径,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信息管理;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管理决策;大数据技术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过程管理遵循PDCA原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已不能适应电力建设项目管理的发展要求,企业如何全面更新管理理念,制定新的管理模式,注重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发展,注重各种过程管理形式的控制,在确保安全、进度、质量的基础上有效控制项目成本,全面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效益变得至关重要。

1.电力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全过程涉及项目进度、质量、安全、文明、资金、设备、综合等方面,需配置的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多,且管理过程影响因素复杂,对项目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信息化建设,面对工程管理中的事件,我们可以快速响应,及时作出决策,更方便地连接相关责任部门,更高效地解决问题。目前,大部分信息化项目管理效率高,大多数企业已逐步使用并取得显著成效,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必然趋势,应广泛倡导和实施。

1.1共享资源的要求

就项目管理全过程而言,管理归档资料需包含可研、初设及施工阶段的勘察设计文件、施工过程文件、各参建单位项目管理过程文件、调试及试运行文件、竣工验收文件等资料,且大多数文件需由项目建设单位、EPC总承包单位、施工分包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共同签字确认。为保证各参建方顺利共享项目信息,需整合各项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搜索效率的提高,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1]。

1.2对管理决策有效性的要求

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其主要优势是可以随时分析数据,并基于数据的整体趋势和走向高效解决问题[2]。在工程管理中,问题处理滞后的现象普遍存在,之所以发生这样的现象,是因为管理者很难清晰地、全面地进行现场分析,待充分了解并制定详细解决方案后,往往已经失去了解决问题的价值。所以时效性、有效性显得尤为必要,而信息化建设可以从容应对这些问题。

1.3管理决策的科学性要求

科学决策,以事实理论为前提,在信息收集方面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3]。各种信息主要是通过层层处理得到的,这样数据才能更准确。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应以易用性和实用性为基本原则,以公司实际工作流程为依据,结合企业管理在信息化和电子化方面的要求,将项目管理思想融入其中,使之成为电力工程管理的主要工具。信息系统应能以电子化、信息化地的手段管理项目的各种数据,完整反映整个管理过程,同时能够根据既定的项目进度和阶段目标进行跟踪对比工作,动态调整各类资源,保证各类项目管理事项的稳步推进,顺利实现全面控制施工进度、成本和质量的目标,实现PDCA循环管理项目的过程。

2目前我国电力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信息管理标准体系不完善

电力信息管理已经成为许多电力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许多电力企业已经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并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在相应的配套设备应用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由于我国标准化建设的起步相对滞后,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以务实为建设宗旨,有些企业甚至会使用以前的管理标准,但传统标准体系的应用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电力信息管理,导致电力信息化建设存在很多问题,甚至会出现混乱,或者不同企业之间的对接或沟通会出现很多障碍。所以,电力信息管理缺乏一个具体的、合理的标准。

2.2信息管理水平不高。

鉴于电力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是近几年才开始出现的,从我国的现状来看,即使有些企业引进了更好的技术和设备,但信息化管理的操作者始终还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有些管理者可能没有意识到其价值,在一些关键岗位和人员配置上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部分企业管理者不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不愿意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能力上存在缺陷;一些企业引进信息管理技术和人才后,开始跟风,不愿意再投入和维护,导致在管理和维护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和不足。而实施者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力信息化的最终效果和高度,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之前的投入可能会功亏一篑,不利于信息价值的实现。

2.3外部配套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个稳定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需要一定的配套设施。除了人和设备,还需要依靠完善有序的市场环境,但是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尤其是电力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很多企业为了尽可能的占领市场,今天开发了这项技术,明天可能还会有其他技术,特别是一些恶性竞争现象,可能会对电力企业信息管理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我国电力行业本身就是靠垄断获得发展空间的,很多人习惯了“大锅饭”,不想进行改革,认为有改革就会出现裁员、下岗,造成电力信息化发展举步维艰,不利于电力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和进步。

3电力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3.1清晰的工作流程

各电力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构建标准化工作流程,一旦制定就不能轻易更改。设计好的工作流程要结合公司建立的规章制度,使之演变为工作标准。同时,工作人员必须全面掌握工作流程,并对其了如指掌,如果后期需要更改流程,必须通过书面文件要求流程开发商修改。

3.2开发集成度高、适应性广的系统。

基于电力工程特点和管理模式,结合公司内部组织架构,与软件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发能够满足企业建设管理需求的软件,将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纳入系统集成管理,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将项目管理系统中涉及的相关业务统一到系统平台中开展协调工作。

对于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需要以工程项目为立足点,以施工管理业务的流程为重点,形成基础信息、财务结算、车辆管理、分包等信息流[4]。它涉及以下功能模块:个人资料、企业信息、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查询统计等。不同的功能模块涉及到丰富的信息,包括电力建设项目管理中形成的各种信息。

3.3电力工程进度信息管理软件的应用

对于电力建设项目管理来说,施工进度的实时控制尤为关键,不仅可以加强对施工进度的了解,确保其能够融入整个电力建设项目,还能与不同的信息化项目建立紧密的联系。另外,相关部门需要建立一个信息管理平台,不仅需要监控工程的施工进度,还需要全面检查可能导致安全的风险因素,对工程进度和可能形成的风险类型进行识别、管理,并制定、实施相应的方案。对于电力建设项目,影响安全的因素很多,既有外部因素,如环境、设备等,也有各种内部因素,如工作人员的意识、操作技能等。内部因素,尤其是人的因素,往往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全方位、牢固地掌握管理技术,对各种管理软件了如指掌,并能灵活、熟练地使用,通过软件的使用可以有效保障电力建设项目的规划、实施和后续验收等一系列工作的顺利开展。

3.4进一步优化创新项目的库存管理模式。

在电力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中,要积极创新项目储备库管理模式,严把项目入口关,规范统一项目出口。近年来,储备库存管理模式日益兴起,并逐渐成为电力建设项目预算控制的主要模式。从项目准备到具体施工,该模型可以对整个企业进行全方位管理,可以准确、全面地识别关键词作为电力建设项目的代码。对于这种管理模式,各部门要根据项目级别进行科学的排名,相关部门根据排名将其纳入预算项目,以促进储备、预算、执行等方面的紧密实践,避免项目调整对项目整个预算的影响。而且对于工程施工材料预算,可以通过软件实现全面准确的输入,通过计算机处理可以快速计算出每天的具体工作量。若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大误差,计算机可以立即做出反应,让项目主管准确找到责任团队,快速找到问题原因,从而有效解决。这种管理模式既能加快工期,又能有效防止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确保工程按时、保质、保量履约完成。

3.5加强施工监督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管理贯穿全过程,不仅能保证设计方案的真正实施,还能全面保证整个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在进行监理时,需要将施工人员分成若干组,并将划分的组和任务集成到软件中。如果施工中出现问题,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全过程。同时,在日常巡查过程中,逐一比对移动终端的一系列巡查内容,如实记录实际施工情况和监管信息,并注意收集和记录施工信息、反馈问题等相关要素,及时在现场录入和上传相关内容,作为下一步闭环的重要信息源,提供监管和决策依据。

3.6应用大数据技术改进工程设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日常生活和工作更加便捷,尤其是大数据技术可以全方位、高效地收集和分析各种信息[5]。在电力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中引入大数据技术,可以充分考虑整个项目过程的所有细节,广泛收集和分析网络上的类似项目,从而有效预防项目问题的发生。基于大数据收集的方法,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指导。这种指导会考虑很多方面,可以加快项目的建设进度。但是,这种指导通常处于被动状态,但并不意味着这种指导存在问题,而是一种科学的改变。工作计划可以根据突发情况进行调整,为突发情况留出足够的空间,有效防患于未然。

3.7更加重视电力信息管理。

电力企业的决策者应该重视自身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建设,明确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因为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建设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而且不是一个短期的工程,需要实施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之前,一定要高度重视整体规划,找出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在对企业自身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之前,不要急于“上马”管理项目。电力企业应设立信息化管理和维护机构,成立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考虑信息化建设、协调解决信息化建设等问题,同时还应设立技术咨询层,承担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安排的其他技术咨询,如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专家组,对企业信息化重大技术问题进行技术改造方案论证。

3.8加强电力信息化队伍建设

如今,人力资源已成为电力行业发展最重要的“瓶颈”,高素质的电力信息管理人才是企业争相争夺的对象。在这种形势下,需要加强信息管理人才的引进,引进有专业背景的人才,通过素质模型进行选拔和评估,根据不同的能力确定匹配的团队,有利于业务发展。对于一些非高端的信息人才,企业可以通过培训来辅助电力业务转型,从而完成转型。电力企业可以经常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职业技术学院等联系,聘请专业教师组织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和鉴定。同时,注意加强差异化训练和针对性训练,例如,可以利用实际的操作演示来帮助员工有效地解决信息化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可以将信息化培训变成解决问题的咨询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不动手的讲座。同时,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要结合员工的情况进行,整合分析员工的个体需求和培训意向,合理安排相关培训流程。

3.9加强外部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在外部配套设施上,加强信息资源的应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方向。电力企业的信息管理应与各级政府部门、信息管理咨询机构、信息管理软件供应商、高等院校等相关单位合作。由于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建设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作为政府,应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建立高速、大容量、高水平的国家信息骨干网,提高带宽和接入速度,逐步消除资源垄断、网络分割壁垒和地区、部门间的制度壁垒,有效降低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成本。

3.10加强责任制管理

加强电力工程建设管理,可以明确建设过程中的责任分担,使建设过程中的责任分配到每一个参与者,对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和提高管理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奖罚制度可以用来严格执行,从本质上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电力工程的质量。此外,电力项目实施单位应落实内部员工的人事机制、分配机制和服务机制,并将这些责任明确落实到参与项目的每一位员工,使他们在项目建设中保持良好的责任感,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提高建设质量,最终使电力项目建设中的各项指标达到相应的考核标准。

4结论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管理就像一门艺术,需要积极探索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因此,应通过深入分析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立足自身的具体情况,从开发工程管理软件,优化管理机制、流程和技术标准等方面入手,加强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保证项目施工安全、进度、质量的相关要求,科学使用资源和组织生产活动,规避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促进项目增值,确保电力企业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强,杨琳琳.信息技术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18):72—73.

[2]张静,彭妍婕.电力工程信息化采购管理系统的设计[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10):55.

[3]吕文波.关于电力企业工程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1):180—181

[4]叶绿宇.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东方藏品,2017(03):255.

[5]王宝宏.新时期电力监理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思路探索[J].无线互联科技,2016(15):124—125.

[6]张淑贞.电力通信信息化管理发展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6).

[7]李显忠.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刍论[J].信息通信,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