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桂铁路广西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530000;2、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高速铁路隧道洞口段易遭受坍方、落石危害,这些地段往往是山体陡峭,基岩裸露,岩体破碎的地质脆弱区,加上洞口段施工对于山体基岩的扰动,使得一部分松散破碎岩体极易发展成危岩落石,严重威胁运营安全。因此,进行高速铁路隧道洞口段危岩落石整治十分必要。本文针对某高铁隧道群洞口段危岩落石现场调查分析结果,提出隧道群洞口段危岩落石整治方案,在总结整治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高速铁路危岩落石整治建议。
关键词:高速铁路;危岩落石;整治措施
0引言
由于线路走向及场地限制,许多隧道洞口段的边、仰坡高陡,地质条件恶劣,在雨水、地震等外界诱发因素和岩体本身不稳定状态的共同作用下,会形成危岩、落石、崩塌等,一旦危岩落石砸到轨道上,有可能造成列车颠覆,后果将不堪设想。如宜万铁路高阳寨隧道,隧道洞口边坡岩体在施工爆破动力作用,边坡岩石沿原生节理面与母岩逐渐分离形成危岩体,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失稳向坡外滑出,事故造成重大伤亡。本文在调查某某1号、2号、3号、4号及6号隧道群洞口段现场危岩落石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地质勘察、以及相关规范、规程资料,对相关危岩落石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危岩落石整治建议。
1隧道群洞口段危岩落石实际情况调查分析
(1)某某1号隧道进口
隧道洞口存在3处危岩落石区域:危岩落石区域1位于隧道进口左上方(D2K110+926左20m),估计分布区域面积约为415m2;危岩落石区域2位于隧道进口右上方山顶(D2K110+962右15m),估计分布区域面积约为470m2;危岩落石区域3位于隧道进口右上半山坡(D2K110+935右20m),估计分布区域面积约为560m2。
危岩落石影响区:分布D2K110+873~D2K110+920,左17m,右25m。路肩标高约116m,山脊标高约175m,地面坡度约30~40°,地形陡峻,植被较发育,山体为灰岩、白云质灰岩,岩体内节理、裂隙发育,危岩落石运动以滚动跳跃为主,单个落石一般小于0.4方。
(2)某某1号隧道出口
山势陡峻,明显可见3处危岩落石区域:危岩落石区域1位于隧道出口左上方(D2K110+982右13m),估计分布区域面积约为270m2;危岩落石区域2位于隧道出口右上方山顶(D2K110+970左7m),估计分布区域面积约为130m2;危岩落石区域3位于隧道出口右上半山坡(D2K110+963左18m),估计分布区域面积约为150m2。
危岩落石影响区:分布D2K110+985 ~D2K111+028,左10m,右12m。路肩标高约116m,山脊标高约175m,地面坡度约50~70°,地形陡峻,植被不太发育,山体为灰岩、白云质灰岩,岩体内节理、裂隙发育,危岩落石运动以滚动跳跃为主,单个落石一般小于0.5方。
(3)某某2号隧道进口
隧道洞口明显有3处危岩落石区域:危岩落石区域1位于隧道进口正上方(D2K111+556),估计分布区域面积约为1700m2,岩层倾向线路左侧,视倾角约30°,危岩体内有多条垂直张裂隙分布,裂缝宽10~30cm;危岩落石区域2位于隧道进口左上方(D2K111+535左13m),估计分布区域面积约为190m2;危岩落石区域3位于隧道进口左上方(D2K111+543右32m),估计分布区域面积约为250m2。
危岩落石影响区:分布D2K111+508~D2K111+548,左12m,右21m,路肩标高约123m,山脊标高约183m,地面坡度约50~60°,地形陡峻,植被不太发育,山体为灰岩、白云质灰岩,岩体内节理、裂隙发育,危岩落石运动以滚动跳跃为主,单个落石一般小于0.5方。
(4)某某2号隧道出口
隧道洞口明显有3处危岩落石区域:危岩落石区域1和区域2位于隧道出口段洞门左上方;危岩落石区域3位于隧道出口段洞门左上方(D2K111+935右10m);岩体风化破碎,成片分布,单个危岩体积一般3~5方。
危岩落石影响区:分布D2K111+935~D2K111+982,左12m,右19m,路肩标高约119m,山脊标高约170m,地面坡度约35~50°,地形陡峻,植被不太发育,山体为灰岩、白云质灰岩,岩体内节理、裂隙发育,危岩落石运动以滚动跳跃为主,单个落石一般小于1方。
(5)某某3号隧道进口
隧道洞口明显有2处危岩落石区域:危岩落石区域1位于线路右侧山坡,岩体破碎;危岩落石区域2位于隧道进口段洞门右上方(D2K117+730右10m),岩体风化破碎,成片分布,单个危岩体积一般1~2方。
(6)某某3号隧道出口
隧道洞口明显有2处危岩落石区域:危岩落石区域1位于隧道出口段洞门左上方山坡;危岩落石区域2位于隧道出口段洞门左侧(D2K117+770右10m);岩体风化破碎,成片分布,单个危岩体积一般1~2方。
危岩落石影响区:分布D2K117+682 ~D2K117+796,左6m,右13m,路肩标高约110m,山脊标高约170m,地面坡度约30~40°,地形陡峻,植被不太发育,山体为灰岩、白云质灰岩,岩体内节理、裂隙发育,危岩落石运动以滚动跳跃为主,单个落石一般小于0.5方。
(7)某某4号隧道进口
危岩落石区域位于隧道进口端洞门右侧上方(D2K118+580右15m),岩体风化破碎,成片分布,单个危岩体积一般1~3方。
(8)某某4号隧道出口
危岩落石区域位于隧道出口端洞门左侧上方(D2K118+628右15m),岩体风化破碎,成片分布,单个危岩体积一般1~3方。
危岩落石影响区:分布D2K118+536 ~D2K118+681,左10m,右26m,路肩标高约112m,山脊标高约170m,地面坡度约40~50°,地形陡峻,植被不太发育,山体为灰岩、白云质灰岩,岩体内节理、裂隙发育,危岩落石运动以滚动跳跃为主,单个落石一般小于1方。
(9)某某6号隧道进口
危岩落石区域位于进口段洞门右侧山坡上(D2K119+350,右15m),该处植被发育,靠近桥台附近地形相对平缓,危岩落石相零星分布,最大体积1~5方。
危岩落石影响区:分布D2K119+300 ~D2K119+360,左14m,右14m,路肩标高约118m,山脊标高约195m,地面坡度约20~40°,地形较陡峻,小里程段坡面较缓,植被发育,山体为灰岩、白云质灰岩,岩体内节理、裂隙发育,危岩落石运动以滚动跳跃为主,单个落石一般小于0.5方。
某某隧道群地处溶蚀孤峰地貌区,地形陡峻,岩体破碎、危岩发育,存在安全隐患,结合实际情况调查分析,进行整治非常必要。
2某某隧道群洞口段危岩落石整治措施
2.1危岩落石整治原则
结合洞口地形、地质条件及隧道工程现状,因地制宜,按照安全、合理、经济的原则综合治理。
(1)对落石坡面范围小、落石分布数量少的洞口危岩落石尽量采用清除、嵌补、支顶等整治措施;
(2)对危岩落石分布面积较大区域,在隧道洞口附近采用钢轨栏栅、拦石墙或防护网进行处理;
(3)对采取上述措施仍存在较大危岩落石安全隐患的,结合洞口地形地质条件及工程现状等,采取接长明洞处理;
2.2危岩落石整治实施方案
因某某1号、2号、3号、4号及6号隧道群危岩落石地质条件部分类似,只选择有代表性的洞口段进行具体整治方案阐述。
(1)某某1号隧道出口
危岩落石整治措施:
区域1:施工前先对坡面松动危石进行清除,设置一道被动防护网及一道主动防护网,洞口永久边仰坡采用喷砼及M10浆砌片石嵌补防护,线路右侧明洞耳墙外填土形成落石槽。
区域2:采用主动网进行防护;
区域3:在明洞顶部填土形成落石槽。
危岩落石整治措施如图1所示。
图1某某1号隧道出口危石情况及整治措施
(2)某某2号隧道出口
危岩落石整治措施:
①施工前对坡面可能存在的危岩落石进行调查,对需要处理的坡面危岩落石清除,然后采取C15砼嵌补、支顶等措施进行防护,并于洞口仰坡天沟外设防护网一道,防护网高6m,长度77.5m;
②针对区域1和区域2采用主动网进行防护;
③于隧道洞口线路左侧设置一道C20混凝土拦石墙;拦石墙长度20m,墙高出原地面6m,顶宽1.5m。
危岩落石整治措施如图2所示。
图2 某某2号隧道出口危石情况及整治措施
(3)某某3号隧道进口
危岩落石整治措施如图3所示。
①在隧道进口端线路右侧山坡设置被动网和主动网;
②清除隧道进口端线路右侧虚碴,于隧道进口端墙外线路右侧设置一道外八字形C20混凝土拦石墙;拦石墙长度20m,墙高5m,顶宽1.5m。
③对隧道上方的危岩落石采用支顶进行处理,如图4所示。
图3某某3号隧道进口危石情况及整治措施
图4某某3号明洞右侧山体局部危石支顶处理横断面示意图
(4)某某6号隧道进口
危岩落石整治措施如图5所示。
①按施工图要求完成洞口被动防护网;
②隧道进口接长27m明洞至桥尾,明洞衬砌采用双耳墙明洞衬砌,如图6所示;
③桥墩右侧设置C20混凝土拦石墙对危岩落石区域2进行防护;拦石墙长30m,墙高5m,顶宽1.5m。
图5某某6号隧道进口危石情况及整治措施
图6某某6号隧道进口接长明洞示意图
2.3 危岩落石整治效果
自高铁开通运营以来,期间历经多次暴雨,该隧道群洞口段边坡岩体稳定,雨后检查发现被动防护网内仅存在少量小块碎石,表明大块不稳定岩石经过整治清理干净,但在各种风化作用下仍会产生新的小块危石;拦石墙内存在少量小块碎石,表明拦石墙对危岩落石可以进行有效地拦截,效果良好。长期整治效果仍待日后继续跟踪观察、反馈。
3高速铁路危岩落石整治建议
(1)在设计阶段要做好详尽的地质勘察,利用地质三维扫描成像等技术测绘出危岩落石区域,争取最大限度避开危岩落石发育地段。
(2)提升隧道洞口段危岩落石研究的重视程度,目前隧道洞口段危岩落石灾害的整治长期处在事后应急反应处置上,缺乏前瞻性。需要将危岩落石整治纳入隧道洞口一体化设计,做到“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养修。
(3)在高速铁路隧道洞口段(包含明洞)危岩落石研究中,需要考虑列车运行特性,主要是列车运行物理振动及列车进出隧道空气动力效应。
(4)创新危岩落石主、被动联合防护体系,将监控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纳入危岩落石防治体系,实现实时、实景的精准危岩落石监控。
4结束语
高速铁路进入全面运营时代,确保运营安全为第一要务,凡是对运营安全有威胁的因素都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目前隧道洞口段危岩落石整治仍具有滞后性,应将其纳入隧道洞口一体化设计,提升其重视程度。在整治过程中应秉承安全、经济、合理的整体原则,创新主被动联合防护体系,明晰责任主体,实现精准整治。
参考文献
[1]宋宇峰.高边坡隧道洞口安全防护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19(08):82-83.
[2]马栋,付重滔,李磊.莲花山隧道进口回填冲沟段加固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2021(06):17-22.
作者简介:伍尚前(1982.02—),男,广西灵山县,高级工程师,学士学位,现主要从事高速铁路建设管理及技术研究工作。
伍世凤(1993.04—),男,广西灵山县,技术员,大专,现从事铁路工程施工技术工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