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辽宁 沈阳100010
【摘要】目的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在介入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20名工作人员和68例采取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未采取持续质量改进管理,观察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分析管理效果。结果 切口感染率方面,观察组(5.00%)比对照组(30.00%)低(P<0.05);器械感染、空气感染、灭菌物品感染率方面,观察组(5.00%、0.00%、5.00%)比对照组(30.00%、20.00%、30.00%)低(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在介入手术室感染控制中应用效果明显,不仅可以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同时能够控制手术室感染状况,值得采纳、推广。
【关键词】介入手术室;感染控制;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
在微创理念、现代医疗技术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微创介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现阶段,介入手术室已经发展成抢救、治疗患者的主要场所。介入手术室接收患者疾病类型相对复杂,工作繁重,人员流动较多等,尽管出现细微差错,也可能导致交叉感染的发生,有些甚至爆发感染,严重影响临床医疗安全[1]。因此,本次研究针对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在介入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20名工作人员和68例采取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68例患者,每组34例,对照组:20例男,14例女;年龄:18例男,16例女;年龄:21-52岁,均值(35.74±2.13)岁;观察组:19例男,15例女;年龄:20-55岁,均值(35.82±2.15)岁;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未见明显(P>0.05)。纳入标准:①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②研究资料完整、齐全,且意识清楚;排除标准:①哺乳期妇女、妊娠期妇女;②合并恶性肿瘤;③存在凝血功能障碍;④精神异常;⑤中途选择退出。
1.2 方法
对照组未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仅对患者感染状况、手术室器械状况进行动态观察,并进行相应的处理等。
观察组:持续质量改进管理。详情如下:①术前,建立专业化感染控制小组,主动与医护人员交流、沟通,不断优化术前准备工作,管理控制感染控制流程、临床症状。②手术室交接期间,以患者实际状况为依据展开管理,通常情况下,手术室医师会以手术特点及内容为依据等对时间进行安排,将流程交接工作做好,尽可能的减少等待时间等。患者的交接及转运人员,除了与介入室医生及护士有关,同时也与病房的转运及护理人员有关。先前因为过度担心手术时间等待较长,科室医生需要根据自身安排设置手术时间,避免对介入手术的展开造成影响。频繁交接,除导致患者及医生等待时间增加外,也会对手术治疗效果造成影响。③不断改进手术器械及物品感染控制工作。强化物品及器械管理工作,结合手术通知单,将器材、药品等准备器材。感染控制期间,同样需要关注手术室物品消毒管理、器械消毒管理和创面切口的消毒等,降低感染发生率,从整体上促进管理工作效果的提高。④组织感染控制人员进行技能及专业知识培训,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促进其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等。⑤对手术器械全面处理,严格按照清洗器械步骤,定期对医疗器械清洗效果进行检测。除此之外,强化介入手术室管理工作,确保手术室物体、地面干净、清洁,通过负氧离子器及静电吸附等方法净化空气,应用“五点”布控方法培养细菌,保证手术室空气符合标准。⑥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切口感染状况;观察手术室感染状况,包括器械感染、空气感染、灭菌物品感染[2]。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0.0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以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切口感染状况比较
观察组比对照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切口感染状况对比[n(%)]
分组 | 例数 | 切口感染率 |
对照组 | 34 | 6(30.00) |
观察组 | 34 | 1(5.00) |
x2 | 4.329 | |
P | 0.037 |
2.2 两组手术室感染状况对比
观察组手术室感染状况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室感染状况对比[n(%)]
分组 | 例数 | 器械感染 | 空气感染 | 灭菌物品感染 |
对照组 | 20 | 6(30.00) | 4(20.00) | 6(30.00) |
观察组 | 20 | 1(5.00) | 0(0.00) | 1(5.00) |
x2 | 4.329 | 4.444 | 4.329 | |
P | 0.037 | 0.035 | 0.037 |
3 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临床诊疗中相对重要的可使,同时也是具备较高感染风险的可使,其感染控制状况对患者手术的安全性、预后存在紧密联系,同时也展现了医院内部管理状况
[3]。现阶段,介入手术室常规感染控制期间,依然伴有设施、人员和制度等问题,对手术室感染控制效果造成了影响。因此,需要探寻全新的管理方法,从整体上促进感染控制效果的提高。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持续质量改进介入感染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实施过程中,由专业护理人员建立专业性较强的感染控制管理小组,并对管理系统全面规范,统一考核,定期检查切口感染状况,对感染管理期间可能发生的问题全面总结,综合评价工作效果,以便更好的进行管理,完成检测后,进一步改进感染控制方法[4]。同时,组织感染控制工作人员展开培训,促进其介入感染管理技能的提高,归纳总结,不断提高管理质量,建立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并对感染管理行为进行规范[5]。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切口感染率、器械感染、空气感染、灭菌物品感染率比对照组低(P<0.05),由此可见,介入手术室感染防控期间,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改进空气消毒法有助于医院较差感染发生率降低,同时可尽量减少医疗运行费用及成本。通过建立相对完善的操作步骤、合理划分岗位职责、提高责任意识等改进方法,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提高医疗废物管理意识和无菌意识,以便医疗废物处理妥善,且安全,从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由专业人员建立感染控制小组、考核标准等,定期追踪,对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状况定期检测、追踪,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控制管理方案[6]。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能够正确采用控制感染规范,并进行感染检测,从整体上提高管理质量。
总而言之,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在介入手术室感染控制中应用效果明显,不仅可以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同时能够控制手术室感染状况,值得采纳、推广。
参考文献:
[1]金燕,王春燕,滕燕. 失效模式-效应分析结合PDCA循环法控制手术室感染风险效果分析[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2):172-175.
[2]张小花. 手术室风险管理对手术室感染控制的影响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20):133-136.
[3]唐杰. 持续性质量改进措施对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1,28(5):53-56.
[4]陈静,李红梅. 介入手术室防控感染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21):138-140.
[5]黄敏,李雪娟. 介入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4):160-161.
[6]刘伟宾,黄连军,马晓海,张昆,郁鹏,朱栋梁,史震涛,朱雪清,蒲维荣. 介入手术室空气压力设计与COVID-19感染控制探讨[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20,29(6):617-620.
作者简介:通信作者:邵兵,女,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