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术后小肠营养与胃肠外营养的临床比较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2
/ 2

食管癌术后小肠营养与胃肠外营养的临床比较及护理体会

于德清

大庆市第四医院急诊科 黑龙江大庆 163712

摘要:目的 探究食管癌术后小肠营养与胃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护理方案。方法 随机选择66例于2020年1月至6月来我院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作为实验样本,依据不同营养方式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胃肠道外营养,即完全静脉营养(TPN),实验组患者采用静脉营养(PN)联合小肠营养(EN),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d时体重、术后3d、7d以及1个月的血红蛋白、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体重及血红蛋白均有所降低,但实验组下降幅度更小,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3,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胃肠外营养相比,小肠营养临床应用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维持各项指标,住院时间更短,值得推广。

关键词:食管癌;小肠营养;胃肠外营养;临床效果及护理

食管癌属于临床治疗中常见病症,多数患者存在进食困难问题,现阶段临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多数食管癌患者术后会出现营养不良或免疫抑制问题,研究发现产生免疫抑制的原因包括禁食以及手术创口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围术期死亡或并发症发生风险[1]。因此,给予患者科学的营养支持势在必行。目前,临床治疗通过植入胃管来达到胃肠减压效果,通过小肠营养管完成营养液输入,本文将对比上述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66例于2020年1月至6月来我院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作为实验样本,依据不同营养方式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男女比例为35:31,年龄在60~77岁之间,平均年龄(68.52±3.65)岁。所有患者均通过钡餐及纤维镜病检确诊,在患者右侧胸部及腹部行根治性癌灶切除术。

1.2方法

此次实验所用的小肠营养管长度均为145cm、直径为2.4mm,具有螺旋形记忆性能,距离管道前端23cm位置具有直径为3cm的原型,环绕2.5圈。插管时,鼻肠管利用引导钢丝进行去除,因为导管材料具备一定记忆性,且管道远端为螺旋状,可以顺利通过幽门,顺利进入小肠内部,且状态符合预期标准。

手术结束后,为促进肠道功能恢复,能够在肠内完成各类营养元素摄入,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自身状态及体质进行评估,给予恰当的能全素或百普素,同时可以加入少许米汤、菜汤等食物,浓度以及投入量要循序渐进,逐渐升高,直至达到安全普食标准。对照组患者需要利用患者锁骨下的静脉导管或颈内静脉导管完成胃肠外营养混合液摄入,其中主要包括脂肪乳、氨基酸、微量元素以及各类维生素等物质[2]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d时体重、术后3d、7d以及1个月的血红蛋白、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常见并发症包括腹胀、腹泻、反流、感染以及脱管和堵管。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实验选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24.0,可用于所有数据处理,分别用[n(%)]、(±s)代表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并分别利用χ2、t完成检验,若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基本临床指标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基本临床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体重(kg)

术前

术后6d

实验组

33

60.25±2.36

56.76±5.24

对照组

33

59.99±2.15

54.01±4.56

T

0.46

2.27

P

>0.05

<0.05

血红蛋白(g/L)

住院时间(d)

术后3d

术后7d

术后1个月

112.85±4.41

109.52±5.22

112.58±5.71

10.52±2.01

110.28±3.98

106.23±4.86

106.22±5.20

13.58±4.12

2.48

2.65

4.73

3.83

<0.05

<0.05

<0.05

<0.0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n(%)]

组别

例数

腹胀

腹泻

反流

感染

脱管或堵管

实验组

33

6(18.18)

1(3.03)

4(12.12)

1(3.03)

3(9.09)

对照组

33

1(3.03)

7(21.21)

0(0.00)

13(39.39)

0(0.00)

T

3.99

5.12

4.25

13.05

3.14

P

<0.05

<0.05

<0.05

<0.05

>0.05

3 护理体会

3.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在术前为患者介绍手术的重要性及安全性,介绍手术相关事项及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告知患者肠内营养好处,积极解答患者疑惑,为患者讲述治疗成功案例,消除恐惧心理。

3.2 小肠营养管护理 当固定好营养管后,护理人员要定期更换胶布,保障固定的连续性及稳定性,若出现脱落现象应立即与主治医生联系,以X线检查作为辅助手段,待确定营养管位置后,给予相应处理,尽可能减少胃肠压力,避免吻合口张力增加,影响创口预后。进行鼻饲前后要用20ml温开水冲洗管道,保障官腔内畅通,采用纱布对营养液过滤,谨防发生堵塞问题

[3]

4 讨论

研究显示,使用单一PN时,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部分患者在使用两周后,容易出现肠黏膜萎缩,肠黏膜细胞纤毛高度、蛋白质含量也有所减小,不仅如此,其肠腔内部IgA也会明显下降,EN具有死亡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以及营养指标显著提高等优势,肠道营养有效减少了静脉插管存在的安全风险,且自身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加快营养物质吸收,有效预防肠黏膜萎缩,避免肠道内细菌移位。有资料显示,使用肠道内营养大幅度降低不良时间发生概率[4]。此次实验发现,小肠营养优势多于胃肠外营养,且具有价格便宜、操作便捷以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符合群众需求,另外,该方法对于设备以及护理人员要求不高,可有效减少外部刺激。应用护理干预的主要目的,可以防止消化道反应,要求护理人员密切关注营养液滴注速度,强化各步骤操作。

参考文献:

[1]周盈盈.食管癌术后小肠营养与胃肠外营养的临床比较及护理[J].医药前沿,2015(17):323-323.

[2]刘玲玲.食管癌胸腔镜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19,32(6):508-509.

[3]李三.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综合护理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8):153,155.

[4]闫海琼.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及其护理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21(2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