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以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现状与问题等作为研究的基础资料,关注乡村主体在发展中的作用,探寻新农村建设中可行性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以有效应对乡村环境下的低成本建设控制原则,如何因地制宜进行乡村建筑创作、探究材料组合、研发构件与节点做法、现实设计效果等现实问题的解决办法,寻求有别于城镇建设项目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 上海近郊 建筑设计策略
1上海近郊乡村风貌及乡村肌理
1.1自然地貌格局
上海属长江三角洲冲击平原,地势平坦,海拔较低,全市陆域除西南部松江、金山等区有少数丘陵山脉外,全境均为平原,地势由东向西略微倾斜,平均海拔高度为4米左右。受长江和海洋潮流的影响,东侧和北侧的海岸线淤涨、不断向外拓展,南侧海岸线受侵蚀、不断向内收缩。
上海的陆域以古海岸线“冈身线”(外岗—南翔—马桥—柘林—漕泾)和长江为分界,由内陆向海边呈现出“西部江南水乡、东部滨海平原、崇明沙岛平原”的地貌变化。
1.2乡村风貌特征
上海近郊乡村呈现出水陆交融的肌理,以及“凭江临海,河湖浦荡,九峰多岛,水乡田园”的江南水乡风貌特征。以冈身线为界,其以东和以西片区的乡村呈现截然不同的风貌特色:
以西——江南水乡风貌乡村呈现沿密集水网分布的高密度聚落特征;“湖泊众多、水网密布、小桥流水、粉墙黛瓦”。
以东——滨海平原风貌乡村呈现聚落沿水塘集中分布的特征;“水塘散布、河渠纵横、村落成组、中西合璧”。
以围垦为特色——沙岛田园风貌村庄呈现水系平直、聚落沿水渠平直分布的特征;“水系平直、南引北排、良田万顷、村在堤上”。
图1 上海近郊乡村风貌
1.3乡村肌理
乡村肌理的形成是长期的,受乡村居民与自然环境复杂而密切的互动影响。乡村肌理直接反映了乡村结构形式、布局形式和类型特点,反映了生活在其中的居民为适应环境与气候创造的建筑类型、建筑特色风貌以布局形式等,反映了乡村所处地域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人文特征与乡村特色文化传承。
由于上海近郊乡村的水陆交融的特殊性,固以水系形态分类,大致分为平直水渠型、水塘散布型、水网密布型和湖泊湿地型村庄。
图2 上海近郊乡村肌理
2上海近郊乡村民居特色
上海农村属典型江南水乡地域,村落与集镇民居自明清以来形成江南水乡的传统风貌。近代,随着“中西合璧”风格的涌现,构成了上海农村建筑特有的风貌。
明清以来,上海乡村民居逐渐形成江南水乡传统风貌。住宅与自然环境协调,呈现“粉墙黛瓦”,直屋脊,小青瓦硬山、悬山屋顶的风格。
图3 典型江南水乡传统风貌的民居(历史照片)
图4 保留典型江南水乡传统风貌的新建民居
近代,随着上海市区“海派风格建筑”大量涌现,集镇民居也出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江南水乡传统民居局部点缀西方建筑装饰。
图5 出现局部装饰的江南水乡民居
上世纪80年代,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小康型”住宅涌现。出现带庭院的风格混杂的民居。
图6 “小康型”民居
上世纪90年代后,集中建房开始成为主要形式。
上海整体风貌犹存的乡村民居,具有传统江南水乡风貌的共性;集中出现在浦东村镇的“中西合璧”海派特征住宅,构成了上海乡村民居最显著的差异性。
图7 传统民居特征元素
图8 “中西合璧”民居特征元素
3公共中心设计
在过去,寺庙、舞台等公共建筑被用作村民集体活动的场所,大多位于乡村的中心位置,主要以村民的聚集活动为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具有历史或文化属性的乡村开始寻求一些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公共建筑类型,其社会功能主要以村民的聚集活动、乡村管理、文化宣传、产业展示为主。由于新型农村公共建筑的出现,农村公共中心成为农村与外界联系的媒介。在设计中应立足于传统文化背景,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从乡土思维的角度,为乡村公共中心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3.1因地制宜、组合设置
1、每个自然村宜形成一处公共活动中心,作为村民日常交往、文体活动与重要集会的主要场地。公共活动中心应充分考虑现状公共建筑、场地与文化活动组织。
公共中心设置有三种方式:
整治型:对已有公共活动中心但设施陈旧,利用率较低的的自然村,应考虑“留功能,提空间”,依托原空间与建筑组群关系,通过完善、扩建等措施提升整体品质。
更新型:对至今无公共活动中心的保护型、保留型自然村,应结合村庄内公共服务设施、祠堂、庙宇等公共建筑,以及主要出入口、开敞场地、公用水塘和古树名木等资源,选址布局一处公共活动中心,重点进行建设。
共享型:对于不足50户、规模较小的自然村、可与相邻自然村联建共享公共中心,组合设置公共建筑。
图9 青浦莲湖村朱舍村民大礼堂
3.2功能复合、服务周到
1、按需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内容。
保留村:可依托现有设施,通过复合设置完善村庄“三室两点”的服务功能。
保护村:在“三室两点”的基础根据当地休闲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适度增加公共厕所、公共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配置数量及规模。
2、公共建筑宜形态集中,可利用闲置的厂房、仓库、废弃的公共建筑等加以改造为村庄公共服务建筑。并对存量空置农宅进行功能置换,提升服务质量。
3.3结合广场、集聚活力
1、结合公共活动中心提供集中的活动场地。对活动场地进行提升设计,使之能承载村民集会、文体活动、儿童游玩等多种功能。
2、完善场地空间组织,提升场地形象。通过连廊、山墙、围墙、栏杆、绿篱、镂空花墙或立体绿化、铺地、高差等措施,对中心活动场地进行界定,避免停车区域占用活动空间。
3、鼓励适当增加运动健身等设施。可在场地边缘安排适当全民建设设施,引导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4、集中活动场地鼓励以硬质铺装为主,绿化采取中心孤植、小型树阵或边角处树荫,并结合设置坐具等设施。铺装提倡使用乡土材料为主,避免过度图案化设计。
5、保留与利用古井、大树、石磨、水车等旧物品,鼓励将其巧妙地布置在村庄公共空间中,起到美化公共景观、丰富村庄形态特色的作用。
3.4保护历史、乡愁传承
1、明确村庄中需要保护与利用的对象。挖掘农业生产、乡土建筑、乡情民俗等系统中能够反映进行农村原生文化属性的重要要素,进行提取归纳。鼓励对文化要素有意识的予以保留,并可进一步艺术化处理与包装,依托文化展示点集中展示。
2、围绕公共中心设置一处乡村文化展示点,结合公共中心布置一处文化展示空间,可考虑文化墙、文化展示馆、文化纪念品店、文化集市等多种形式。
图10 通过农民画记录农村生活形态
图11 农耕文化主题展、村史主题展示
3、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化节庆活动。结合公共中心举办反映乡情特色的各类节庆活动,进一步丰富村民的文艺生化和民俗传承。
4民居更新
以尊重自然为核心,以空间升级为目的,尊重建筑的地域性,运用传统建筑手法和现代技术对乡村民居进行更新设计,以缓解传统民居与现代乡村生活的矛盾,在保留传统民居建筑框架和格局的前提下,更新完善民居建筑。
4.1形式色彩、协调有序
1、屋顶形式应适应上海气候特征。宜选用以坡顶为主的形式,一般包括双坡、四坡、多坡组合、平坡结合等。控制屋顶高度、造型,对于影响村落整体风貌和天际线的屋面适当整改,对于传统乡土特色屋面进行修复。
图12 屋顶形式示意
2、色彩应以村落为单位进行控制,保证自然村色调一致,局部可适当变化,但颜色不宜过于鲜艳。主导色调导向,建议以灰色、黑色为主导色调,局部采用饱和度较低的红色或蓝色为主导色调。
4.2整洁淡雅、延承特色
1、整个村落采用统一协调的色彩。同一村落建议主要墙面采用相同色调或相似色调,局部如公共建筑、空间节点等可以有一定的变化。
2、整个村落尽量采取相似的墙面形式,形式应以简洁朴实,遵循当地传统特征,可以适当采用传统观音兜、木饰面、露檩架、欧式山花等形式进行装饰。
3、墙面建议选择具有乡土特征、风格协调的材质,根据上海乡村特色,建议选择白灰墙、青石墙、青砖墙、红砖墙、木墙面等,局部可以选择瓷砖、粉刷石、水泥抓面等材质。
图13 墙面材质示例
4、墙面应考虑体现乡土风情的生态绿植,丰富立面景观,打造特色鲜明的乡土风貌。
5、根据村民喜好,可以选取沪韵特征的墙面构件,如山墙面阳台、欧式阳台栏杆、屋檐勾边等,具体构件参照民居建筑部分。
4.3自然朴实、乡土材质
1、乡村地面应以干净整洁的硬质地面为主,但应避免大块水泥等单一的使用方式,可以适当进行绿化点缀。
2、地面不宜高差过多,应尽量消除在建房、铺路、造桥等过程中由于不正规的行为形成的地面高差。
3、推荐采用透水性加的铺装材料,提倡使用乡土材料,如弹石、碎石、青砖等。
图14 地面铺装示例
5小结
乡村振兴建设有很多环境和观念的约束,建筑师要以让村民接受的方式介入,积极寻求互通和认同,利用建筑凝聚人心,让百姓树立文化自信、经济自信、产业自信,也让乡村建立新的自信,今天的乡村振兴之路,理应是一条让乡村留住‘形’守住‘魂’吸引‘人’的生态文明之路、美丽宜居之路。
资料来源:文中图片来自《上海市乡村风貌规划设计导则》及作者自摄。
参考文献:
[1] 场所精神[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挪) 诺伯舒兹, 2010.
[2] 乡土建筑遗产的研究与保护[M]. 同济大学出版社 , 陆元鼎, 2008.
[3] 中国民居研究[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孙大章著, 2004
[4] 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理念与方法研究(下)[J]. 单霁翔.城市规划.2009(01)
作者信息:
李诗怡,一级注册建筑师,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