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颅脑损伤术后气管插管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颅脑外伤术后非计划性拔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结果:因医护人员因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70.83%,其中包括固定方法不当、管道评估能力薄弱等;因患者因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29.17%,其中包括精神异常、意识模糊意外脱出与心理因素。结论:固定方法不当、导管固定不牢固与患者精神异常等因素均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故需要护理人员做好护理工作,妥善固定导管,并加大约束力度,以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
【关键词】颅脑损伤;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对策
颅脑外伤是以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常见外伤,高空坠落与交通事故均是引发该病的主要因素[1]。术后为预防窒息,保证呼吸功能的正常,患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提高预后。然而,意识障碍是颅脑外伤发生的特征之一,再加上患者易因为气管插管引起的不适感自行拔出导管,导致后续治疗直接受到影响[2]。基于此,本院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颅脑外伤术后非计划性拔管患者临床资料,针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护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120例2021年1月-2021年12月时段进入本院诊治的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与女性各为68例、52例;年龄为30~70(52.44±5.70)岁;致伤原因:高空坠落、交通事故、摔伤、其他各有23例、35例、27例、35例。纳入标准:(1)患者入院后接受磁共振、CT与颅脑X线等检查,病情确诊为重症颅脑损伤者;(2)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或肝肾功能不全者;(2)合并多发性骨折者;(3)感染或休克患者;(4)合并严重胸外伤。
1.2观察指标
在医护人员、患者自身两方面因素上分析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
1.4统计学方法
处理工具为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s)比较行t检验,计数数据(%)比较行χ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2.1医护人员因素导致非计划性拔管
因医护人员因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70.83%,其中包括导管固定不牢固、管道评估能力薄弱等,见表1。
表1 医护人员因素导致非计划性拔管(n/%)
医护人员因素 | n | 百分率 |
导管固定不牢固 | 41 | 34.17 |
管道评估能力薄弱 | 34 | 28.33 |
气管插管堵塞 | 10 | 8.33 |
合计 | 85 | 70.83 |
2.2患者因素导致非计划性拔管
因患者因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29.17%,其中包括精神异常、意识模糊意外脱出与心理因素,见表2。
表2 患者因素导致非计划性拔管(n/%)
患者自身因素 | n | 百分率 |
精神异常、意识模糊意外脱出 | 21 | 17.50 |
心理因素 | 14 | 11.67 |
合计 | 35 | 29.17 |
3.讨论
非计划性拔管是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治疗后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将会造成患者气道损伤,引起窒息,甚至需要重新置管,显著增添患者身心的不适感。既往研究表明,导致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非计划性拔管的因素包括医护人员、患者自身两个方面[3]。本研究结果显示:因医护人员因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70.83%,其中包括固定方法不当、管道评估能力薄弱等;因患者因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29.17%,其中包括精神异常、意识模糊意外脱出与心理因素。分析是患者易产生烦躁情绪,加之其动作幅度过大,可导致边带松脱,或是医用胶带被分泌物浸湿后会出现松动的现象,增添导管脱出的发生风险;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护理经验,加之风险意识薄弱,无法及时评估气管插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导致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现象发生[4];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相对较多,若吸痰不及时,将造成气管阻塞,降低患者舒适度,使其非计划性拔管;患者在精神障碍、大脑缺血与缺氧的影响下出现一过性认识混乱,可能会遗忘自身处于气管插管状态而非计划性拔管;患者在气管插管后无法正常交谈,再加上对预后的担忧,易出现不良心理反应与异常行为而引起非计划性拔管。
明确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后,护理人员可采取如下护理对策:(1)管道护理:护理人员合理改善管道固定方式,如使用胶布将气管插管固定在患者的颊部,并对插管的深度进行记录,若发现气管插管的固定带出现松动或污染,需及时更换,避免出现感染的现象。
若患者夜间休息时易出现头痛与烦躁等精神障碍症状,并且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相对较低,需要护理人员不定时巡视病房,合理应用约束带预防非计划性拔管;在患者耐受的前提下,选择附有软垫的约束带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肢体约束,但需要将患者的双手远离导管>20cm,固定患者腕部于床栏上,并将绳结打成死结,避免患者自行挣脱。针对存在躁动的患者,如有必要,可采用约束背心对其进行约束,避免患者突然坐起;
若患者在约束带固定装置时产应用过程中产生抗拒情绪,积极询问其身心感受,主动沟通与指导,促使患者深刻意识到约束带的作用,以减轻内心抗拒感。(2)预防堵塞:做好口腔护理工作,加大气道湿化力度,观察患者分泌物情况,及时进行吸痰,首先予以患者高浓度吸氧1~2min,将吸引装置合理调节后撕开一次性吸痰管,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其次将吸痰管正压进入气道直至支气管将痰液吸引而出,最后予以患者高浓度吸氧1~2min;间隔1~2h叩背,预防管道堵塞;若管道中液体性质、颜色与量均正常,患者面色、神情等无变化,表明畅通。(3)管道评估:准确评估气管插管存在的风险,及时发现与预防风险隐患;每日评估导管是否通畅,固定是否妥善,气道湿化是否有效,检查导管深度。(4)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交流,适时予以心理疏导,协助患者调节情绪;若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可简单讲解气管插管的必要性、非计划性拔管的危害,提醒患者配合治疗及护理[5]。(5)减少感染:做好基础劥工作,遵医嘱予以患者抗菌药物,每日清洗消毒器官插管内套管,定时为患者吸痰,并于气管插管中加入含酶类化痰药物。
总而言之,颅脑损伤术后气管插管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与固定方法不当、导管固定不牢固等因素相关,故需要护理人员重视该并发症的危害性,加强护理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引发非计划性拔管的不良因素。
参考文献
[1]郑谢珠,甘晶晶,林晓芬.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颅脑损伤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06):867-868.
[2]孙娟,李文博.RCA法联合PDCA模式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及护理舒适度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1,53(09):1130-1132.
[3]刘云访,喻姣花,李素云,等.ICU成人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预防及管理的证据总结[J].护理学报,2020,27(03):43-48.
[4]郎云丽.急诊科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研究[J].中外医疗,2020,39(02):156-158.
[5]吴晓君,胡兴莉,刘世敏,等.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重症医学科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价值[J].吉林医学,2020,41(04):101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