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1
/ 2

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要点

文岐莉

(灵川县农业农村局  广西桂林 ,541200)

摘要: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水产养殖业也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从生态科技与水产品结合这一角度着手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要做好水体环境监测工作,其次还要加强水产品质量管理与监控、提高捕捞水平,还应对如何有效控制养殖成本提出建议,最后通过建立池塘水质监测系统来检测水体中的浮游生物量以及鱼种是否符合有关标准,从而提出相应的水产养殖环境管理策略等方面做出初步探索性结论。

关键词:生态养殖技术;养殖环境;水产养殖业

一、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淡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在水产养殖中采用生态饵料进行鱼类疾病预防和控制尤为重要,传统饲养模式下使用大量人工操作技术来对水体、土壤等环境参数施加影响,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实验研究探索,越来越多新型生物科技应用于水产品上,近年来由于养殖对象变生、水质逐渐恶化及水产资源枯竭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使人类不得不进行养殖活动以减少经济损失和降低污染程度。

二、水产养殖技术的研究进展

一)水产养殖的定义

水产养殖是指利用天然资源进行的生物工程,它包括动物和藻类以及微生物,其主要目的在于使水产品得到更好地生长发育。在我国淡水渔业中,由于不同地区对水质要求不尽相同、水温控制也不一样,所以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案及措施才能保证水产养殖业能够持续稳定发展下去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水产养殖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气候、光照条件和季节性天气等这些都会给水产品带来很大变化。

二)生态养殖技术的特征

生态养殖技术的特征是在对鱼类进行饲养过程中,利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通过合理有效地控制和调节鱼苗、饵料以及水质等方面所产生出来生物活体能量。 由于其具有较高程度上运用现代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来研究水产动物生长规律,传统养殖模式下往往忽略了生态学与环境变化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在对鱼类进行饲养过程中,往往只注重饲养密度的大小以及饲料使用量等因素,忽视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原则。

三)水产养殖技术的类型

水产养殖的技术类型,在中国,有许多种不同种类的鱼类,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而丰富多彩且种类繁多,如鲜翅虾、潜鱼等,这些品种不仅对水环境和水质要求严格而且对于养殖对象也有不同程度地适应性,有些具有一定生态特性,但营养价值不高或不容易被摄食者消化吸收利用能力较差,还有一些是耐盐性水产生品,其可在水中生长繁殖,并为水体提供大量无机钙元素的特点。

四)水产养殖技术的途径

水产养殖技术的途径,在开展水产动物饲养时,首先要根据鱼类自身生长所需营养和生理特征以及其体内代谢特点来确定鱼种是否可以进行正常繁殖。而不同种类的鱼类所需要各种饲料、水分等也不相同,为了保证充足且健康地完成鱼苗供应任务就必须对营养成分有较高要求,然后根据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种类以及数量的生态种质,可以利用各种饲料来提高水产品产量,还可以通过人工驯养等方式培育出一些品质优良且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广并且能适应多种气候环境。

三、生态养殖工艺

一)生态养殖含义

生态养殖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在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微生物群落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利用而实现对水体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恢复或修复,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利用自然规律将不同种类鱼类从其本身看出来的性状特征,如生长速度快或有营养成分时,另一方面是在自然界中寻找合适环境下适宜繁衍后代所需各种资源与能量来提高人类生存能力及促进人社会发展。生态养殖技术是一种综合性和系统性较强的水产动物育种、繁育方法之一。

二)生态养殖技术的营养价值

营养价值是指养殖对象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含量,其中,钙、镁等营养物质可以提高人体机体对食物需求,促进代谢活动。在养殖鱼类的过程中,营养物质和能量是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所必需的,而不同种类、各种形式(如鱼苗)对氨基酸需求也不相同,对于鱼类来说蛋白质含量较低时就会影响其生长发育,要想获得足够数量及质量优良且品质最佳营养成分最好以及风味独特的食物或食品原料必须有一定量及质量保证才能满足这一要求。

三)生态循环与生态净化

在养殖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生态循环与生物净化技术,以水为媒介进行能量的转换和物质、信息以及能量流动。水产动物饲养时,通过人工调节水温、光照等自然因素对鱼类生存环境产生影响,在鱼饲料加工环节中运用微生物分解作用后形成有机肥来替代枯萎农药残留物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还可以在养殖过程中和水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大量无毒或低毒性成分P-氨基酸等营养因子用于生产生物产品和发酵工业。

四、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一)水产养殖技术的目的

在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水产品产量,为人们提供更多优质、健康和绿色的食物,目前我国大部分鱼类资源都处于紧张状态,我们要加强对生态渔业发展和应用技术研究工作进行大力支持,积极开展水产动物疫病防控及监测工作,通过建立健全有关渔业生产资料档案库,并将其作为重要依据来制定养殖计划以及相关管理措施等,同时还要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存档,以便为后续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数据。

二)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养殖水质不达标,影响水产动物的健康,我国在对鱼类进行捕捞时,由于没有做好相应的水质监控,造成了大量鱼苗死亡,有些地区为了提高产量和降低成本等原因会使用一些化学药剂来稀释海水、使其溶解度增加,或者是直接用漂白剂处理水中残留物或添加其他物质以达到改善水环境质量目的、改善底质效果等方法对水产动物进行保护,从而导致鱼类的健康状况下降和营养品质受损,影响了渔业生产。

五、生态养殖技术应用要点探讨

一)生态养殖技术的要点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养殖业也得到了快速地增长,水产养殖主要是以池塘养水为主,这种方式对水体的营养和生物多样性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以及经济技术条件限制等原因导致很多地区无法大规模使用生态养殖模式进行生产活动,还有一种就是一些企业因为资金短缺而不能投入到生态建设当中去发展渔业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失,大部分水产动物主要是靠人工饲养为生,因此鱼种繁殖受到环境、管理水平和科技程度的限制。

二)生态养殖技术应用的策略

加强对养殖水域的监测,建立完善的水产生态监控体系,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在养殖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严格控制水产动物产品和水生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及质量,建立健全生态养殖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强化监督机制并完善相关制度保障其落实到位,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与处罚强度等方面来规范渔业资源管理行为以及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从而提高人们对捕捞环境的重视程度,进而增强水产动物健康水平和生产能力。

六、结论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生态鱼类的生长离不开水体,而水质的变化对水生动物有着非常重要作用,要想使渔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提高,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水产动物生产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工作力度,其次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配套设施设备并落实相关制度保障措施以满足水质恶化带来养殖业发展需求,最后还需要强化管理机制建设与运行维护机制等方面来确保生态鱼类的生长环境,从而实现水禽生存环境质量提升及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

参考文献

[1]康宝忠.探究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新农民,2020:94-94.

[2]董柏顺.水产生态养殖技术的实践要点与应用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7:280-280.

[3]李祥光.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J].农村科学实验,2017:10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