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新形势下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研究

张莹莹

蚌埠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安徽省蚌埠市  233000

摘要:稻渔综合种养在传统稻田模式基础上新兴一种以现代化农业、渔业发展为主的新模式及方向,主要通过水稻下面的水田进行渔业养殖,采取互相利用、种养结合形式,实现一水双用一田双收,该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水田利用率,同时对环境保护及生态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进而促进种养和谐绿色发展。基于此,本文阐述了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概念及优势,分析了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稻渔综合种养;绿色发展

前言:稻田养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新形势下,伴随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形成了在稻田中水产养殖产业化模式,秉持“以稻养鱼,鱼肥养稻”原则,可大程度地增加稻田鱼种产量,实现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确保增收,属于一种可持续发展综合产业模式,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1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概念

稻渔综合种养,即基于生态循环农业与生态经济学原理,利用改造稻田浅水生态系统,实现水稻种植水产养殖农机以及农艺技术的整合与优化,促进水稻与鱼类、虾蟹等的互利共生。同时,由于水生动物的除草、除虫、松土和施肥作用,减少了稻田化肥农药的施用量,改善了稻田的生态环境,提高了食品安全性,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稳粮增效、生态环保”等多方面功能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

2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优势

2.1满足农业经济稳步发展需求

我国农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劳作模式比较粗放在实际种植中,会给周围环境带来较为严重的污染,影响农业经济健康发展。推广运用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可优化各项资源配置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经济绿色发展目标。除此以外,这种养殖模式实用性较强,相关政府部门通过采取种植、养殖、销售一站式服务,可以实现农村产业的快速发展,满足我国农业经济稳健发展需求。

2.2增加水稻产量,提高品质

结合常规的水稻种植方式可以得知,种植人员需要定期施 肥,并及时进行除草与除虫,工作量比较大,若天气条件恶劣,水 稻产量会降低,同时,普通水稻的市场价格比较低,会影响农户的经济效益,种植积极性。通过全面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将鱼类排泄物作为水稻有机肥料,不仅能够提升水稻产量与品质,而且可以显著降低水稻种植成本。通过在稻田里进行鱼类养殖, 水稻和水产品具有绿色、无污染的特点,提高水稻的市场销售价格,对增产增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3促进渔业快速发展

采取综合种养模式,不仅能够显著增强养殖效果,而且可以提高养殖效率,对水稻的快速生长起到一定促进作用,真正实现一水两用目标。对于水稻种植人员来讲,通过充分利用水稻种植 空闲时间,合理挑选养殖水产品种类,不断提高水产养殖发展水 平。通过采取此种养殖模式,可以显著减少稻田化肥与农药的使用量,在降低养殖成本的同时,避免对水产品带来严重污染。养 殖人员还要严格控制渔业药物的使用量。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我国农作物的“种植、养殖、销售”实现一体化管理,农业部门需要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完善农业发展模 式,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制定出更加完善的发展计 划,防止出现过度扩张现象。

3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点

3.1场地选择和建设

需要选择水源充足,进排水便利,交通方便,土质保水性能良好的水稻种植区域。稻田周围不能有污染源,要保证周边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环境良好,水质要满足渔业用水的标准要求。以不破坏耕作层为前提,兼顾考虑水稻种植和水产品养殖,在稻田开挖渔沟和鱼溜。一般是在稻田中开挖“十”字、“田”字或“目”字形鱼沟,然后按照田块的大小在鱼沟交叉处开挖 1-2 个鱼溜,渔沟和鱼溜的大小要结合实际条件开挖。在进排水口处还要设置拦鱼栅,按照饲养品种规格控制孔目、高度。对于田埂要加固加高,避免鱼种流出。另外,还要安排好进排水设施,方便换水和清理田地。

3.2品种选择

首先,选择在当地或在周边地区有消费习惯的水产品种,有市场才有经济效益;其次,确保苗种来源明确,健康、优良若为自繁自养苗种,保证亲本源于认定资质的种苗场,质量必须满足健康养殖标准要去通常,养殖单位最好是自繁自养,这样可以避免引进带有病害的苗种。如果是外地引进的苗种,需要进行检疫,检疫合格后才能引入稻田;最后,苗种选择要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适宜与水稻一起养殖,防止因水土不服出现无法养殖的情况另外还要保证生长速度较快,繁殖能力强,肉质鲜美,抵御病虫害能力强等。

3.3苗种放养

苗种投放时间为插秧后 7-10 d,秧苗转青后进行。放养苗种前,苗种可用食盐水浸泡消毒,防止携带病菌,如有合适的抗病疫苗,可进行预防接种。放养密度要按照水产品种的不同进行适当调节,相对于单纯的渔业养殖,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品投放密度要更低,以免鱼种过多,饲料不足而采食稻米植株。

3.4饵料选择

养殖用的饵料有人工饲料、有机碎屑及饵料动物等。养殖前期,苗种较小时,以投喂人工饲料为主,以此来加快苗种生长,减少敌害生物的威胁。人工饲料的投喂对于鱼种养殖有很大影响,饲养人员需要科学规划饲喂次数和时间,固定饲喂方法,避免随意性。在鱼溜定点投喂,以驯化集中摄食。具体的投喂量需要结合当日天气、苗种的吃食情况、水质情况等灵活进行调整。一般选择每天 16:00 左右投喂,投喂量按照稻田中鱼类重量的 1.5% 投喂,保证投放饵料后 1

-2 小时内全部吃完为宜。饲养过程中要避免随意更换饲料,最好是一批鱼种稳定使用同一批饲料,这样可以避免鱼种再次适应别的饲料。对于饲料的储存要按照储存要求进行,安排专门的存放地点,确保通风、干燥,避免饲料变质、霉变等。养殖中后期可以减少或不投喂人工饵料,使养殖品种自行觅食稻田中的有机物质或者昆虫等。

3.5病虫害防治

3.5.1清塘处理

稻田饲养鱼种前要彻底清塘,消灭残留水体和淤泥中的病原和有害微生物,可以选择干撒生石灰,每 667m2 用量 150 kg;清塘后水田进行翻耕一次。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密切注意水质变化,如果出现变动要及时处理,保持水质良好,并做好防护防止野杂鱼进入稻田,也防止苗种逃逸

3.5.2苗种消毒

苗种放养前必须消毒,一般选择浓度 3%-4% 的食盐水溶液浸泡清洗 15 min、10 mL·kg-1 的漂白粉或者 10 mg·kg-1 的高锰酸钾等药物进行浸洗消毒。

3.6 日常管理

3.6.1水质管理

日常巡塘观察稻田中水体情况,适当进排水,保持合适的水位防治苗种逃逸。调节水位利于稻渔生长,还可以增加水体中的氧气。

3.6.2污染物防治

尽量减少人工饲料和药物的使用,可以增加天然饵料的使用,或者使用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可以分解水中的有害物质,降低有害物质的浓度,进而降低污染程度,改善水质环境。

结束语: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是新时期共同进行稻田种植和水产品养殖的技术,具有多方面优势,可以增加水稻产量,提高品质促进渔业快速发展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此,各地区可以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积极进行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推广。

文献:

[1]邓 正 友.中 国 稻 渔 综 合 种 养 产 业 发 展 报 告(2018)[J].中 国 水产,2019,15(01):20-27.

[2]吕烨锋,蒋路平,徐卫国,朱杰胄.嘉兴市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现状与对策[J].渔业致富指南,2019,15(09):21-26.

[3]李志安.浅议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措施和建议[J].渔业致富指南,2018,20(04):15-19.

[4]王 庆.皖 南 山 区 稻 渔 综 合 种 养 发 展 现 状 与 对 策[J].基 层 农 技 推 广,2018,6(09):70-72.

[5] 潘凯.莲(稻)渔综合种养投入成本调查与分析[J].当代水产,2020,45(5):74-75.

[6] 杨钰,戴凌云,宋长太.盐都区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历史、现状与对策 措施[J].水产养殖,2020,41(2):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