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来的“童画家”——小班生活化玩色创意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玩出来的“童画家”——小班生活化玩色创意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赵凌凌

萧山区瓜沥镇幼儿园   311241

摘要:色彩是表现情感最直接的手段之一,本课题以幼儿最真实的生活情景、材料、内容为核心,以多元的玩为路径,以亲生活的场馆活动为课程基地,以情促评、以评促创,在玩中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并最终满足幼儿快乐创意、自主学习的需要。为小班幼儿推开美术创想的大门做好准备。

一、研究背景:

1.基于玩色本身在小班美术教育中的需求

《指南》中指出“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与机会,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知美、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和创造美”。面对着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我们不得不说,他们的美术创意其实就是一种无意识的涂鸦行为,一个活动下来后很快就没了兴趣。而借助多彩的颜色,多样化的材料、多形式的创意,有内容的想象与表达,则最大程度的解放了孩子的天性,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玩色让小班幼儿的美术表达被看得见了。

2.基于园区特色活动不断突破创新的需求

“幼儿自身就具有色彩本能,但这种本能有待于我们去开发。”如何让他们去感知色彩,欣赏色彩,体验色彩带来的美,通过这几年不断的实践,我们发现:这样的真是幼儿所需要的吗?一直以来,为了作品的美观,老师们已然习惯了以教为主的玩色方法,当孩子们呈现“一团糟”作品时,很多老师干脆无视。这样的内容真是幼儿所喜欢的吗?在教研中老师们提出很多改进方法,但总会觉得原有的教材更多的偏向于技能学习,忽略了幼儿的兴趣。需要结合当下重新梳理、研发儿童视角下的玩色活动课程

二、研究设计:

(一)操作定义

生活化玩色创意课程生活化泛指从生活出发,使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生活情趣,像生活那样丰富多彩、错综复杂。而在本课题中的生活化玩色创意课程特指:于幼儿经验和社会生活,以幼儿真实的生活情景、材料、内容为核心,以多元的玩为路径,以场馆为课程开展的有效保障,以情促评、以评促创,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用情去玩,用心去玩,真正满足幼儿快乐创意、自主学习的需要。

(二)研究框架

IMG_5559(20220512-185124)

三、课程建构与实施:

(一)“亲”生活的场馆再建

  1. 打造充满童趣的开放式场馆——让颜色在玩中变得多彩

“亲”生活的场馆创建是以幼儿的生活和美术经验以及对色彩的感知为基础的,它让幼儿在馆中的学习变得自在,不受拘束。因此,在生成生活化创意玩色课程的开启阶段,我们从“亲”儿童视角、“亲”色彩感知二方面进行有目的的场馆再建。

(1)儿童视角下的开放式场馆

美术场馆是一个极具美感的场所,当置身在这个独特的空间,会不自觉的产生创作欲望并提升美的感知。然而,面对着小班的幼儿,如何有效的让场馆成为玩色课程开展的‘辅助基地’,我们首先改变以往教师布置为主的做法,更多的尝试听听孩子们的想法。

(2)符合年龄段的色彩体验馆

在玩色的过程中,幼儿自主的探究色彩的碰撞之美,作品的创意与想象之美。在场馆的再建过程中,我们考虑了小班幼儿对色彩的认知能力,以三原色为主基调,进行了前期的初步创意与布置,然后,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场馆玩色活动,再邀请幼儿说说,置身于这个场馆中,自己有什么感觉?教师给予孩子充分的表达与表述机会,在倾听了孩子们的说以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多次调整场馆。                   

“亲”生活的场馆再建让‘高端’的美术变得亲近,从“要你学”变成了“我要学”,从“单纯的赏”变成了“主动的探”孩子们对场馆玩色充满了期待。

(二)“原”生态的材料库收集

在玩色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幼儿的创意因为材料的单一化而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在课程中,我们尝试收集生活中最常见的、且容易被幼儿所熟悉的、会玩的材料为入库素材,旨在让他们用最普通的材料,轻松、自然的感受到玩也能创造出的美。当然,在场馆中我们首先确保材料库都呈开放式的布置,便于幼儿自主取用。其次,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小班的幼儿,所以,每次活动后,教师都会结合班级孩子的表现以日记式的方式最直观的记录孩子们对材料的选择,然后有目的的增减,最后还会在每一季以书面的形式征求家长的协助并再次收集。

总之,材料库的材料不仅要定期更换与增加同时还要兼顾每一个孩子的能力,有选择地准备材料,我们的目的是争取让每个孩子都能动手,都愿意动手,真正体验到越玩越想玩,越玩越有趣,做到常 玩常新。

(三)“趣”生活的主题仓集结

  1. 收集快乐、梦幻的主题内容仓——让创意在自主中变得丰富

(1)生活+自然素材库

生活即教育,我们要最大限度的鼓励幼儿发现周边生活与自然中的美好,由于在前一阶段,老师已经通过多种方式和孩子一起收集了来源于生活中的材料,因此,我们改变了以往固定的玩色内容,重新建构了让大家看得见的生活+自然素材库。库内的主题可以是老师的预设,也可以是在玩的过程中有幼儿自发生成的话题。主题的取用我们不再拘泥与固定的场馆教学,而是先确定核心目标,即:主题内容,然后鼓励幼儿多材料、多方式、大胆畅玩,玩出个性如:三月主题是《我的好妈妈》、四月《春天的精灵》、五月《劳动真光荣》等。

2班本+馆本素材链

这是一个充满个性化的素材链,它是平行的,但同时它也给予老师与孩子最大的玩色创意空间。班本链即:结合班级中当下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或正在开展的事件展开,素材不必过多,但一定是孩子们喜欢并还想要去完成的。如:童话绘本月中的故事(可以是场景绘制,也可以是某一情境再现)。馆本链即:结合馆中的场景所要增加完成的更多创意等。

(四)“贴”生活的评价环推进

评价是美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对小班幼儿进行玩色评价,以评促学,以评激情,我们提出了以目标为核心的“贴”生活多元评价。

1.重情感而非技能

每个孩子都有被他人肯定的心理需求,老师的赞对孩子学习兴趣的保护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评价孩子的玩色时教师更多的应结合目标注入情感的评价,如:听听孩子的说。在评价过程中,放一定的时间先听听孩子们自己的解读,同时也第一时间给予孩子表达与想象的时间。其次,聊聊孩子的画。尽量给予孩子放松的空间。在聊的过程中,教师的评要结合目标,先给予欣赏为主的评,切忌用“像”和“不像”为尺度来进行衡量,评的重点要侧重与想象是否奇妙独特,用色是否大胆协调,画面是否丰富、充满童趣等。

2.过程而非作品

在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重点跟进了在玩色过程结合活动目标的全程式评价。评价没有统一的模式,但教师必须对本次活动的目标做到心中明确。即:评创意(幼儿的表述与预设)——评过程(幼儿的学习品质、过程中的参与性、主动性、画面的丰富、色彩的协调)---评整体(教师评:结合目标为主,可评价结果,幼儿评:相互欣赏与交流,说说下次还可以怎么玩。)

四、研究思考:

(一)思: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拓宽视野,走出新的创新之路

生活即课程,在小班生活化玩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与提升自己的美术素养,在玩中引导幼儿发现图形与色彩产生的故事,在玩中发现点、线、面的秘密,在玩中了解绘画的基本元素,努力尝试馆本与班级区域的补充协调,拓宽新的玩色之路。

(二)行:课程的实施与行进,需要再落地

给一个主题,让孩子从材料、内容、形式上自主玩。实施过程中,由于教师教学思想的个体差异所致,他们总是担心孩子会把场地、材料等弄得一团糟,故而缺少了孩子创意的自主,“为什么教” “怎么教”教师一定要目标明确,鼓励孩子大胆表达,真正让美术活动“疯”起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