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鲁木齐市,830000
摘要:在时代飞速进步的背景下,各个领域迎来更多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将面临巨大挑战。而现阶段,数字化转型理念不断在电力事业中得到深入。基于此,探索分析了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及面临的挑战,系统性创新性提出了“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路径、“实物资产驱动型、技术服务驱动型、数据资产驱动型”的运营模式及“安全、制度、人才、文化”保障体系。
关键词: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困难挑战;实践路径
引言
当前,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加速改变世界,能源电力数字经济正形成新的发展图景。其中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区块链、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数字化技术与新型电子系统呈现融合发展的新态势,为能源电力数字经济的发展持续赋能。同时,电力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对灵活高效的市场机制设计及其实现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电网调度运行的关键技术及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新挑战。
1概述
1.1数字化转型的基本内涵
企业数字化转型既是产业层面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微观体现,又是企业层面从工业化体系迈向数字化体系的创新标志。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解,以往研究普遍认为是数字技术在企业某些业务环节中的应用。近年来,一些研究开始认识到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数字技术的应用,更是一个组织结构变革、业务流程再造、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本文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据驱动、集成创新、合作共赢为理念,运用新一代数字技术对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方式、业务流程、商业模式等进行创新和重塑,推动产品数字化与服务智慧化,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进而参与构建数字生态系统,在协同创新中发展壮大自身,最终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种途径或方法。
1.2数字化转型的特征
数字化转型是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控制业务、流程和服务的根本性变革。它有以下三个特点。(1)灵活高效的敏感体系结构。敏感体系结构是一种IT体系结构,它可以快速响应业务变化,通过敏捷开发持续交付,并灵活支持上层应用程序创新。(2)按照由“量测-控制”模式实施数字物理深度耦合。(3)数字化转型将促进企业的根本变革。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还创造了新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其中数字化场景仿真系统框架,并为电网带来了全方位变化。
2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困难挑战
2.1数字化转型整体规划欠缺
有些电力企业对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的精神实质把握不准,对数据价值认识不到位,推动数字化转型动力不足,致使没有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进行顶层设计,对数字化转型的战略目标及实践路径较为模糊,没有制定科学有效的战略规划、路线图及施工图,缺乏技术手段把数字技术应用到企业各环节中去推动数字化转型,造成数字化转型战略与企业传统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经营模式、商业模式、企业文化等不匹配,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阻力大。
2.2电力市场交易带来的安全运行挑战
一方面,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电网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势必不断逼近安全边界,给电网运行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将导致日前计划容易出现较大偏差,客观上影响了实时电力平衡分析,部分地区由于运行方式出现较大变化而导致稳控装置等二次系统存在风险。因此,需提高电网调度运行过程中的风险辨识能力,高效处置实时运行过程中的事故和异常,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力可靠供应。
3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模式路径
3.1丰富文化力内涵
一要坚持长期主义,在企业内部培养数字化转型的意识,在理念上认同数据驱动的价值和必要性;二要将数字化文化与当前企业文化深度融合,并不断进行丰富和挖掘;三要将数字化文化建设制度化,使无形的文化可见、可感。如通过建立容错机制鼓励员工创新,建立自由柔性化工作团队制度鼓励合作共享,建立数据应用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
3.2全模态仿真协同平台建设应用
针对集中式新能源场站,提出了基于数据-物理融合的新能源机组精准建模。如:基于数据-物理融合的光伏电站精准建模。针对小容量分布式或新建光伏电站出力预测的问题,提出基于空间相关性的光伏主从预测技术;目前负荷模型仍采用简单模型或典型参数,仿真结论与实际运行情况存在出入,对电网仿真分析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基于负荷精细化建模。随着能源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化,新型负荷元素接入电网,使得负荷侧呈现出电力电子化、随机性、智能化的新特点。为实现对电力用户负荷信息的在线量测,研发了负荷智能终端和智能平台。智能终端采集的数据用于负荷模型的在线修正。智能终端实时采集用户负荷电气信息,通过路由器和通讯基站将负荷信息上传至云平台,并进行数据处理及可视化展示。
3.3加强人才培养
企业要切实解决好数字化人才紧缺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在企业内部建立数字化人才能力评价模型,发掘、选拔和培养具备高潜质的数字化人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平台,与高校联合培养“业务+IT”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要进一步探索高效灵活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尝试采用期权、股权激励等方式吸引领军人才和团队,努力营造良好的数字化人才发展环境。
3.4准确把握数字化转型的经营模式类型
准确把握数字化转型的经营模式本质内涵是精准选择经营模式类型的基础和前提。数字化转型成功企业实践证明,企业运营模式有三大类型:“实物资产驱动型”“技术服务驱动型”“数据资产驱动型”。数字化转型模式本质上是一种运营模式,电力企业先从“实物资产驱动型”转为“技术服务驱动型”,再由“技术服务驱动型”转为“数据资产驱动型”,构建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实现电力数据全共享、网络信息全敏捷、智能终端全连接。
3.5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方面,依据企业数字化发展建设需求,调整优化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夯实建设任务牵头责任,建立有效工作机制,确保规划落地执行有力,更好地形成合力。(2)运营保障方面,全面提升平台、新兴产业运营支撑能力,建立政府、电网、企业、社会用户等多方联动机制,形成连接能源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的运营生态,推动企业从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向数字化资产运营转变。(3)投资保障方面,加强企业数字化建设资金的集约化管理与使用,平衡分配建设投资,确保资金有效投入,提高资金利用率,加强对计划执行情况的过程监督、跟踪检查和评价分析,提供优先的人力、物资、设备保证,优化各项资源配置,保障常态业务项目的稳步落地和新型业务项目的迭代应。(4)技术保障方面,加强新技术自主创新建设,加速优秀应用成果迭代升级,加快核心技术能力攻关完善,加强数字化新技术成果应用,形成具有特色的自主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为企业数字化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结语
以服务实现“双碳”目标为方向,探索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方向,将成为电力数字化转型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要求。通过建立公益性与市场运营结合的电力数字化数据与业务生态,开展支撑碳中和的电力数字化转型技术、业务与生态运营创新实践,使用电力数字化技术与运营经验推进能源国际合作,将有效推进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电力行业对“双碳”目标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谭洪恩.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低碳转型[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19);42-43.
[2]辛保安.抢抓数字新基建机遇,推动电网数字化转型[J].电力设备管理,2021(0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