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517000
摘要:在十四五时期国家战略中,主要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核心,为了提高当地老旧建筑的更新改造,本身对老旧建筑改造以及城市更新进行分析研究。文章首先阐述了老旧建筑更新改造的基本原则,之后对城市更新改造环境下老旧建筑的更新改造方式进行概括总结。通过提升老旧建筑的更新改造能力,从而满足人名群众的实际生活需求。
关键词:老旧建筑;城市更新;改造手法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度不断加快,老旧建筑不可避免的出现落后问题,需要对老旧建筑进行重新或者改造。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建筑密度迅速上升。与此同时,很多老旧建筑由于长期得不到妥善的维修,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问题,同时也降低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为此我国开始实行了一系列的城市更新改造计划,通过对老旧建筑的更新来实现。在老旧建筑更新改造过程中,除了加强相关的设计能力外,还需要注重对建筑的保护。
一、老旧建筑更新改造的基本原则
(一)适应性原则
在对老旧建筑更新改造的过程中,首先要求老旧建筑本身具有在利用的价值,如果老旧建筑本身整体结构出现一定问题,那么必然会导致整个更新改造工作出现问题。在目前情况来看,不同地区建筑物都有着不一样的特色。在对老旧建筑进行更新改造之前,设计人员需要从三个方向进行考虑,来判断出该老旧建筑是否适合进行改造。
首先在周围建筑环境上,需要对老旧建筑周围环境的特点进行仔细分析。其中包括老旧建筑本身面积大小、所处地理位置、内部设施以及周围环境特点。通过从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可以准确判断出老旧建筑是否存在改造的价值。
其次在建筑结构中,包括老旧建筑的楼层高度、天花板高度以及外部造型等等。很多老旧建筑外部造成非常具有特点,甚至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设计人员在对其进行改造时,要充分保留原有的风格样貌,同时增强内部的稳定性结构。
最后是对建筑物的形态进行考虑,其中包括老旧建筑的结构类型、状态以及基础设备等等。比如有的老旧建筑由于建造时间久远,长时间没有人们居住,由于缺乏系统的维护手段,导致这些老旧建筑出现严重的衰败现象,甚至有可能出现坍塌的现象。因此设计人员在对其进行更新改造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老旧建筑整体结构的安全性,以及内部逃生设施等问题。通过对老旧建筑整体结构的系统了解,设计出合适的更新改造方案,创造出独特的空间特性。
(二)合理性原则
在对老旧建筑进行更新改造过程中,需要采用合理的利用方式,保证更新改造方案更加符合老旧建筑的更新改造,如果改造方案缺乏对老旧建筑的实际了解,不仅会导致老旧建筑更新改造目标实现不了,甚至有可能会破坏原有的建筑结构,很多有文化历史气息的老旧建筑因此遭到破坏,使我国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严重损失。因此在对老旧建筑进行更新改造的过程中,需要设计人员提前对老旧建筑整体结构进行了解。并且需要认识到,老旧建筑更新改造并不是一般的房地产开发,而是对老旧建筑物的活力进行开发,在保留原有文化气息的同时,提高老旧建筑的适应能力,将文化遗产与经济效益统筹兼顾,建立正确的开发理念[1]。
(三)人民群众主体性原则
每一个城市更新改造过程都有着一定的发展规律,使得老旧建筑改造是一个循循渐进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人民群众的意愿发挥着主体性作用。因此在老旧建筑更新改造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在人民群众充分参与的基础上进行,从最开始的决策阶段、到中间参与的过程、再到更新结束后的使用维护,人民群众都发挥着重要的主体性作用,同时也基本上决定了老旧建筑更新改造工作的意义与效果。
二、城市更新下老旧建筑更新改造手法
(一)遵循建筑自身原貌
对老旧建筑更新改造最直接方式为原样保存,维持好老旧建筑的保存状态。如果老旧建筑本身遭到了一定的破坏,那么必须制止住老旧建筑最后更新改造的状态。很多老旧建筑就是通过维持好原有的样貌,使本身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比如成都的太古里,都是尽量保持住原有的样貌,不进行多余的实质性复原。如图1所示:
图1 成都太古里图
从图1可以看出,成都太古里很多地方基本上保持着原有的样貌,并且对内部结构没有进行多余的处理,而我国很多古建筑也充分应用了这个理念,比如长城、北京故宫等等。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大部分建筑物都是用来居住的,因此改造设计人员需要考虑人为的影响因素。以老旧建筑的使用者作为出发点进行设计改造,所应用的理论、改造技术以及改造方法都是必须服务于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因此在老旧建筑更新改造的过程中,需要优化建筑物内部的基础设施。比如水管设施、电力设施以及暖气设施等等,这些基础设施都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设计人员对老旧建筑物进行改造,最终目的就是保证居民生活更加的方便,更能体现出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除了加强对基础设施进行优化外,设计人员还需要注意老旧建筑周围环境的设计以及建筑采光的设计。尤其是采光的设计,建筑物内获得足够的光源,会使居民将减少用电设备的应用,比如空调家用电器设备。充分利用光照能够使老旧建筑更加体现现代化,同时更加具有节能性的特点,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3]。
另外在坚持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中,其中增强居民的场所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很多老旧建筑物具有独特的文化气息,在包括各种文化属性的同时,也包括各种文化气息。因此设计人员需要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体重一种相对稳定的场所体系。而这种形体空间上的情感内容就是“场所感”。因此在对老旧建筑进行更新改造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减少当代社会与物质环境之间的冲突,并且与特定城市中的背景条件相同步,最终是老旧建筑物更新改造更加具有意义性。
(三)加强老旧建筑现代化
首先可以将老旧建筑与现代建筑的风格相统一,对于城市建筑物而言,其大部分都具有群体性的特点,并且建筑风格以及建筑形式更加被人们所重视。很多城市居民认为城市建筑保持和谐统一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文化特点,同时也表现出城市良好的团结性。比如青岛建筑风格主要是中式风格,而老旧建筑大多数是中西合璧的结合。虽然在建筑形式上存在着一定差异性,但是其整体风格还是充分保持一致的,这样才能确保城市建筑整体具有观赏性。很多设计人员在对老旧建筑进行改造过程中,对实行统一的建筑风格非常重视,因此可以利用该设计理念,寻找老旧建筑与现代建筑相似的地方,尽量减少老旧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的差异性,使两者能够进行完美的结合,最终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除了进行风格统一思想外,将两种设计理念进行结合也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在对现代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针对老旧建筑的空间特点作为参考,促使老旧建筑与现代建筑能够进行有效的结合,使整个外观能够充分的保持一致。这种设计理念可以称之为新旧共存理念,也就是将老旧建筑设计方法与现代建筑社会方法进行有效结合,即使两种建筑内部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却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2]。
最后在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过程中,需要借助现代建筑内部基础设施完善的特点,使老旧建筑的内部设施不断进行优化。同时为了满足居民更多的使用需求,可以通过增强外部设施以及内部改造进行实现。在外部设施改造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老旧建筑周围面积的大小,从而满足新的功能使用需求[4]。
结语:综上所述,本人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针对老旧建筑改造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其中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的阐述。现代城市发展要求老旧建筑以及新建筑和谐共存,为城市带来多样性发展的同时,保证城市文化特色能够凸显,从而建设出良好的城市环境,在方便人民居住的同时,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李鹏超. 文化政治视域下的历史街区改造[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
[2]黄也桐,庄惟敏. 历史街区建筑更新改造使用后评估——以北京什刹海银锭桥胡同7号院为例[J]. 新建筑,2021,(02):93-97.
[3]李宣,李承勳. 旧建筑的改造与新生——以陈设视角对话设计共和[J]. 居舍,2022,(07):100-102.
[4]陈铮,欧阳澜. 比较研究视角下旧建筑的设计重构实践——以卧云庐改造、悦·美术馆改造为例[J]. 大观,2022,(02):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