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林区人民医院 442400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9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锻炼治疗,实验组采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结果:在临床指标方面,实验组在盆底收缩压、静息压方面高于对照组,在SDS评分、SAS评分方面低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总发生率6.66%,对照组总发生率24.44%,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中,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效果显著,能调节盆底收缩压和静息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方式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产后盆底康复;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效果
盆底功能障碍,一般和盆底功能障碍、盆底结构退化、盆底损伤等因素紧密相关[1]。在临床中,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盆腔脏器脱垂等,一般好发于分娩患者和妊娠期患者[2]。据相关研究表明,在妊娠期间,女性患者出现尿失禁约10%-15%左右,同时,随着孕周的提升,女性患者出现尿失禁的概率同样会增加[3]。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在临床中,采用盆底康复治疗,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降低盆底功能障碍对患者的影响[4]。本文通过探讨产后盆底康复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效果及安全性,分析其临床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9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锻炼治疗,实验组采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其中,在对照组方面,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39岁,平均年龄(25.74±3.15)岁;在实验组方面,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38岁,平均年龄(26.03±3.27)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锻炼治疗,主要包括健康宣教、盆底肌肉锻炼指导等。
实验组采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具体内容如下:1、生物反馈治疗:采用生物反馈探头,对患者的盆底肌进行扫查,根据电信化反馈的结果,来分析患者盆底肌的活跃度,同时,将电信号转换成可视信号,根据反馈的信息,来开展盆底肌肉的锻炼。2、电刺激治疗:采用盆底肌电刺激仪,来对患者进行生物电刺激治疗,基于患者的疼痛耐受度、患者的肌肉收缩情况,进行电刺激电流的调节,电流大小调整为10-25mA,持续刺激时间15-20min。在患者的阴道内部,放置电极,对患者的阴道收缩强度、肌肉弹性进行记录,同时,密切监测电流、时间、频率数据等。3、盆底肌锻炼治疗:医护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提肛治疗、肛门收缩治疗,每次提肛5秒后放松,持续锻炼30min,每日两次,从而缓解患者的群肌肌力。同时,在盆底肌锻炼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可耐受情况、病情的发展状况,科学的调整患者的锻炼强度、锻炼次数等,防止患者出现过度劳累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1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表示,用t进行检验,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
两组对比,在临床指标方面,实验组在盆底收缩压、静息压方面高于对照组,在SDS评分、SAS评分方面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x±s)
组别 | 例数 | 盆底收缩压(cmH2O) | 静息压(cmH2O) | SDS评分(分) | SAS评分(分) |
实验组 | 45 | 62.34±3.56 | 58.34±1.68 | 11.24±1.32 | 10.25±1.13 |
对照组 | 45 | 38.45±3.35 | 42.45±1.22 | 20.68±1.45 | 18.57±1.32 |
t值 | - | 32.783 | 51.339 | 32.295 | 32.120 |
P值 | -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两组对比,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总发生率6.66%(3/45),对照组总发生率24.44%(11/45),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 例数 | 压力性尿失禁 | 子宫脱垂 | 总发生率 |
实验组 | 45 | 2(4.44) | 1(2.22) | 3(6.66) |
对照组 | 45 | 6 (13.33) | 5(11.11) | 11(24.44) |
X2值 | - | - | - | 5.413 |
P值 | - | - | - | 0.020 |
3.讨论
在产后,一些女性会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会对女性患者的盆底肌肉造成损伤,从而引发压力性尿失禁,这对于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5]。
本文结果显示,在临床指标方面,实验组在盆底收缩压、静息压方面高于对照组,在SDS评分、SAS评分方面低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总发生率6.66%,对照组总发生率24.44%,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中,采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能有效调节患者的盆底收缩压和静息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在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中,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效果显著,能调节盆底收缩压和静息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方式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林菲,王杏,贺玲. 微视频健康教育联合小组式康复服务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2):132-134.
[2] 李琼.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药实践,2022,31(3):178-180.
[3] 曹弘,王莹,高睿. 补中益气汤结合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功能及尿动力学指标的影响[J]. 内蒙古中医药,2021,40(11):64-65.
[4] 韩文梅. 盆底肌康复训练、护理干预联合应用于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的价值观察[J]. 婚育与健康,2021,28(23):32-33.
[5] 刘莎,赵永民,郭秀秀,等. 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疗法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应用研究[J]. 河北医药,2021,43(6):918-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