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7
/ 2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探究

鹿利秋

(商丘工学院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河南商丘 476000)

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能引导青年大学生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增强青年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本文通过研究党史教育的时代意蕴、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最后,针对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提出创新思路和举措。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创新路径

一、大学生党史教育的时代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强调:“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强调全党在全指出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中国共产党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资源,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是高校培养当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然要求,是辅导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锤炼品德修为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面对历史虚无主义、复杂风险挑战,砥砺成长分清是非的客观需要,是我们传承赓续奋斗精神、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思考。

二、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中缺乏创新性

部分高校将党史教育纳入新生开学第一课中,希望能够给新生贯彻党史学习的重要性。但是,目前高校对于新生入学教育安排重视度不够,局限于军训、领导讲话、参观校舍以及其他宽泛性内容,强加入一堂党史教育课,老师和学生均没有期待感,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参与到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中。党史教育并未考虑到当前00后学生群体的需求、个性特点及活动效果,传统的经验式教育引起新生们反感甚至会造成形式主义的不良现象,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降低学习成效。

(二)学习上缺乏参与性

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多为讲座式教学、集体性参观革命圣地,对于大一新生而言,早已厌倦了高中填鸭式授课模式,只要不考试不考核则不入脑不入心,随意敷衍了事,根本达不到教育学习的目的。00后个性鲜明,崇尚自由,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理论教育缺乏参与性以及互动性,将会失去吸引力和引起他们的兴趣感。

(三)内容上缺乏严谨性

为了党史教育而教育,在任课教师上把关不严,不注重党课内容的充盈,主讲党课的老师非专业教师,随意讲的天花乱坠但漏洞百出,并未达到学习的目的,反而在新生中带来了反作用。党史是真实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不容混淆,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不去学习,随意编造将影响新时代大学生对历史的认知,所以从内容上要更加重视内容严谨性、趣味性和针对性。

(四)实践上缺乏持续性

党史教育是当今一个时期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高校应加强学习的持续化、常态化教育,不应只为了完成上级布置任务而开展,一旦缺乏连贯性,学生本身自律性差,玩心重,将造成党史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出现不提及则不去学,不安排则不去思考的局面。学校应该每学期安排党史教育相关课程或活动,将党史教育提高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人人入脑、入心。

三、大学生党史教育的重要内容

党史学习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要从党的理论探索史、奋斗史中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切情感。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有余,取得了“四个伟大成就”,党的理论探索史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使学生知道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为什么行的问题。让学生深刻认识马克思是怎样改变世界和中国的,能真正做到学史明理,理解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让学生从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历史中,了解人民解放、民族独立以及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所不懈努力的历史,引导学生对奋斗史内诞生的种种革命精神展开学习,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从而激发学生在校园和生活中的奋斗精神,能够逐渐使其在生活及学习上养成戒骄戒躁、吃苦耐劳、敢于奉献的精神。

四、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守住第一课堂课堂,融入党史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程体系中,确保大学生党史教育的开展成效,就应守住思政理论育人第一课堂。大量历史事件和抽象的理论是党史教育的主要内容,要求思政课教师守正创新,用生动有趣的输出方式讲给学生听,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注重授课形式及方法的创新,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一是“内容为重”,选取中国共产党重要时间节点、光辉历史故事、体现奋斗精神,彰显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关键故事,要在思政课程设计中融合党史知识,将党的故事讲明白、讲清楚,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让学生听得进,有思考。所以,思政教师要投入更多精力思考教学的形式及方法,创新思政第一课堂,采用学生易于接受和喜爱的形式,完成党史知识、理论及思想的讲授,促使理论有针对性和吸引力。二是“形式为要”,创新输出形式会使思政课堂有生机、有活力,要善于应用“开学第一课”、“思政大课堂”、“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党史回眸”等多方途径,进行党史主题教育,开展“能讲、会学、融入、贯通”系列课程活动。善于延伸拓展课堂内容,比如借助“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两微一端”、抖音等平台,推动线上学习的良好开展,使党史学习效果得以提升。三是重视“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优化课程设置,把思政元素贯穿到各级各类专业课程过程中,用好每门专业课,在课程中渗透党史教育,完成“三全育人”的育人格局。

(二)打造第二课堂,发挥党史教育辅助功能

守住第一课堂的基础上,打造第二课堂,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激发学生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推动党史教育知、信、行合一。第一,加强有关党史系列活动的开展,如可借“开学第一课”系列主题教育班会,云演讲,云歌唱祖国、等线上线下混合式班会、团课、“青马培训”、党课等平台,开展党史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主题宣讲会、座谈会、茶话会等;开展红歌合唱活动、红色故事会、革命歌曲比赛、党史读书会、红色经典剧目演出等活动,使学生对党史的魅力有更深入、直观地体会;依托学院、学校微信公众号、微视频号、校内广播、宣传栏、官网抖音、快手、电台等渠道,促使线下平台与线上平台的良好衔接,使学生更多感受红色文化,受到潜移默化地感染。第二,开展专项寒暑假实践活动,发挥本土红色资源的作用,带领学生到访50年党员同志、参观地方纪念场馆、红色教育基地等进行情景式学习、沉浸式参观,通过走出校门的方式,使其对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有更深地感悟,真正的将党史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主动占领网络平台,掌握网络教育的主动权

新时代的青年一代,是网络“原住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受互联网影响,党史学习教育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育效果很难达到针对性和吸引力。因此,高校要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媒体的作用。高校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时,要充分利用微课、微讲堂、微课堂、微分享课堂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方式,把枯燥的知识通俗化,大众化,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性。另外,教师也要积极占领网络阵地,运用QQ、微信、微博、抖音等学生常用的新媒体平台来开展党史知识理论宣传,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领悟党史的真谛,激扬学生青春风采。用好新媒体这把“双刃剑”,找准党史学习教育的切入点,牢牢把握网络教育主动权,推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的开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长抓不懈的重点任务,根据大学生认知和需求优化学生学习方式,让大学生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等多种平台,与时俱进地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让学生在党史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爱国热情、砥砺矢志奋斗,真正的让党史学习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实效。

参考文献

[1]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5(1).

[2] 李文瑞,卓福宝.新时代强化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现实境遇与实践路径[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22,43(1):6-13.

[3]徐瑾,姬咏华.新时代大学生党史学习的意义及路径 [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1,40(09) :140-142.

[4]杨贤芳.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4:1-5.

作者简介:鹿利秋(1994-),女,商丘工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