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良肢位的摆放对康复期肢体康复训练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6
/ 2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良肢位的摆放对康复期肢体康复训练的影响

景巍丽 罗宏伟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双矿医院神经内一科 黑龙江 双鸭山 155100

摘要:目的:对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良肢位的摆放对康复期肢体康复训练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8月作为观察周期,将此期间在我院进行急性期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患者列为对象进行观察,其中有40例患者接受了期良肢位的摆放的护理措施,设置为研究组;另有40例患者只接受单纯的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设置为参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肢体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期肢体运动功能评估结果,入院时组间数据差异未呈现出显著性意义(P>0.05);出院时组间数据差异有呈现出显著性意义(P<0.05, t=3.092)。两组患者不同时期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估结果,入院时组间数据差异未呈现出显著性意义(P>0.05);出院时组间数据差异有呈现出显著性意义(P<0.05, t=2.977)。结论: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良肢位的摆放对康复期肢体康复训练的影响为积极正向影响。

关键词:脑卒中;急性期 ;良肢位摆放;康复期;肢体康复训练;影响

脑卒中患者在接受治疗进入到康复期时,早期的康复训练对患者的预后而言十分重要,康复期肢体康复训练也是临床一直在关注的重点。本次研究就康复期对患者进行肢体康复训练的具体操作展开了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9月~2021年8月作为观察周期,将此期间在我院进行急性期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患者列为对象进行观察,其中有40例患者接受了良肢位的摆放的护理措施,设置为研究组;另有40例患者只接受单纯的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设置为参照组。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分级诊疗指南(2015年)中的相关标准。排除存在严重的器官功能损伤或意识障碍患者。研究组患者中男性有25例,女性有15例;年龄段分布为46~60岁,平均年龄值为(53.89±2.27)岁;其中有12例为急性脑出血,28例为急性脑梗死。参照组患者中男性有23例,女性有17例;年龄段分布为45~60岁,平均年龄值为(52.93±2.15)岁;其中有11例为急性脑出血,29例为急性脑梗死。组间各项基线差异未呈现出显著性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所接受的护理干预为常规护理措施,包括有神功能、肢体功能评估,和基础的康复训练等。研究组患者所接受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入了急性期良肢位摆放,具体操作:患者在平卧位时,良肢的摆放应是肩部尽量向前方伸,并在下方放置软枕,肩关节呈45°在身体一侧摆放。良肢的肘、腕关节尽量伸展,前臂向后旋,掌心朝上将手指缓慢展开,放置于身体一侧。良肢的侧髋、膝关节下放,放置一个软枕,膝关节稍稍弯曲再将髋关节慢慢向内旋,踝关节呈90°放置,足尖保持前上方。患者在侧卧伴时,身体应往良肢一侧移动,膝部放置高枕,将身体缓慢向患侧移动,于背部放置垫枕,良肢上侧自然放置,下侧放松放置于软枕上。

1.3 观察指标[1] 对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的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进行评估,评估工作选择Eugl-Meyer量表与ADLer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满分值均为100分,所得分值越高越代表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越佳。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 22.0对研究所得的分值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得分数据均以62c528addb150_html_1903b157828888c2.jpg 进行表示,行以t值检验。结果以P<0.05视作为差异具备有显著性的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时期肢体运动功能评估结果,入院时组间数据差异未呈现出显著性意义(P>0.05);出院时研究组评分为(87.66±10.31)分,参照组评分为(62.93±11.32)分,组间数据差异有呈现出显著性意义(P<0.05, t=3.092)。两组患者不同时期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估结果,入院时组间数据差异未呈现出显著性意义(P>0.05);出院时研究组评分为(73.79±19.51)分,参照组评分为(53.83±20.17)分,组间数据差异有呈现出显著性意义(P<0.05, t=2.977)。详细数据信息请见下表1中所示内容。

表1 两组患者入院与出院时的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估数据分析(62c528addb150_html_1903b157828888c2.jpg ,分)

组别

例数

肢体运动功能评估


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估




入院时

出院时

入院时

出院时

研究组

40

47.51±12.35

87.66±10.31

40.22±17.96

73.79±19.51

参照组

40

48.03±12.52

62.93±11.32

40.53±18.89

53.83±20.17

t


0.032

3.092

0.051

2.977

P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因急性脑卒中发作而引起的偏瘫等问题在临床中并不少见,临床在对患者进行紧急治疗后[2],患者进入到康复期,此时对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训练干预是有效帮助患者恢复肢体运动功能的最佳时期[3]。急性期良肢位的摆放是指患者在发病还处于急性期时[4],对患者的良肢进行摆放来最大化的促进患者的有效康复,以提升康复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5]。急性期良肢位的摆放,可以有效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强直、变形,韧带退化。可为康复期患肢的功能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次研究的结果数据显示,运用急性期良肢位摆放的患者在出院时的肢体运动功能评估得分为(87.66±10.31)分,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估得分为(73.79±19.51)分。远远高于未运用急性期良肢位摆放的患者。


参考文献:

[1]郑傲霜,杨朴,陈国强,朱帅杰,孙辉.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躯干控制训练促进脑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康复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11):1329-1330.

[2]刘迎雪,姜晓博,张琨.双侧肢体功能训练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及康复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32):190-192.

[3]岳艳静,付晓蕾,闫君.Orem自理模式结合康复训练对于高血压脑卒中患者恢复期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32):6118-6121.

[4]张玲玲,黄彩霞.八段锦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21):4620-4622.

[5]孙伟燕.耳穴埋豆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新中医,2021,53(20):17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