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甘肃兰州 730030
《经贸阿拉伯语翻译》课程目前存在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和方法较少、缺乏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知识以及对目标国文化与习俗缺乏兴趣等问题。解决的对策是:一要开设汉语经贸基础课程为基础选修课或自修经贸基础知识,以便自然过渡;二要与相关专业合作,增强经贸翻译课程的趣味性,增加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工作,学以致用;三要设置虚拟语言环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渠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对目标国文化和习俗的了解。
关键词:
经贸阿拉伯语;语言应用能力;途径与方法
一、高校本科生翻译能力标准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5月31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全面真实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涉外部门,在深入参与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中扛起政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国高校开展外语翻译和文化传播等学术研究指明了新方向,提供了新遵循。
中国翻译协会等多家机构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联合制订《中国翻译能力测评等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高校外语翻译教学确定了语言翻译能力应用的国家标准。该《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使得我国从事与外语相关工作的人员和外语学习者的语言翻译能力有了统一的衡量标准,促进外语爱好者和使用者翻译能力的规范化。我们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标准》的指引下,以《经贸阿拉伯语翻译》课程为个案研究,引导阿拉伯语专业学生提升语言应用能力。
二、《经贸阿拉伯语翻译》课程属性与特点
我校阿拉伯语专业去年获批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在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中,我们深感学生在《经贸阿拉伯语翻译》课程教学中的各个方面,比如听、说、读、写、译都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已经成为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难题。要解决难题,就必须明确这门课的本质属性与特点。
绝大部分的学生从零开始学习阿拉伯语。《经贸阿拉伯语翻译》课程的属性,就是让学生经过系统学习《基础阿拉伯语》、《中级阿拉伯语》、《高级阿拉伯语》、《翻译理论与实践》等基础课程,循序渐进掌握阿拉伯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之后才能开展的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运用本学科专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了解中阿经贸合作现状与前景,掌握常用经贸专业常识与术语,以及熟悉各类中阿经贸文本的特点及其翻译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在中阿经贸互译活动中的口笔译能力,以便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商务活动中,能熟练运用阿拉伯语进行口语及书面交流,能初步具备进行各类贸易实务的能力。由此可见,本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任务,它要求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和文化包容性,具有良好适应国际社会发展和不同文化差异的能力。
《经贸阿拉伯语翻译》课程具有文化性和实用性的双重属性。该课程的特点,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专业经贸术语繁多,特别是对于特殊语境和商务活动,在具体语境中才能正确理解词语的准确含义。二是用词复杂,一词多义,结构严谨规范,句式凝练,长难句多。三是经贸专业缩略词使用广泛,格式化写作较多,且对应都有固定译法。四是经贸理论和实践丰富多样,跨学科、跨专业特点明显。上述特点对学生的双语能力、经贸知识、文化包容性和不同文化转换意识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经贸阿拉伯语翻译》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阿拉伯语是从字母开始教学的零基础起步,教学难度比较大。本人从事阿拉伯语教育工作十多年,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学生的阿拉伯语基础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针对性的听、说训练较少,影响应用能力提升;2、学习语言方法不甚得当,总体阅读量不够,学习自主性较差,需要不断督促;3、关于汉语经贸方面的专业知识较欠缺,无法与经贸阿拉伯语课程自然衔接;4、对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文化和习俗了解较少,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学生阿拉伯语实际应用能力不强。
四、以《经贸阿拉伯语翻译》课程为媒介,提升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针对以上我们总结出来的问题,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相关调研,并提出以下解决之道:
经贸阿拉伯语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建议为学生选修(或自修)汉语经贸基础课程,以便自然过渡。阿拉伯语作为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对于零起点的大学生而言,要在四年时间内从字母开始学好阿拉伯语专业,并掌握经贸专业知识确实是难度不小,毕竟学习知识需要时间去不断积累的。学生入校时基础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老师在教学时难以兼顾。国内一些重点高校曾尝试开设用阿拉伯语讲授的专业高级课程,或者直接聘请外教授课,但这些课程对学生的阿拉伯语水平要求过高,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挑战性过强。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造成经贸阿拉伯语课程教学出现重语言、轻经贸、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经贸阿拉伯语课程强调实用性,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不同阿语水平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学习进步快的学生,可为其灵活增设与经贸相关的课程作为选修课。
2、与相关专业合作,增强经贸翻译课程的趣味性,学以致用。
在教授阿拉伯语经贸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突出翻译课程的实践性要求,通过鲜活案例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热情。除了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之外,我们还应当十分重视专业实习实训。专业实习实训对于大学生来说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在校内我们要充分利用好“阿语报”、“阿语角”等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形式,举行各种商务模拟活动,不时邀请相关外贸专家或从事外贸行业的校友举行各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有关经贸知识讲座。学校应重视以行业为依托,利用各省经贸洽谈会的大好时机,与各涉阿企业、行业等有关部门充分合作,积极组织师生到相关企业、公司等实习基地参观实习,并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经贸专家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学生可以围绕课题,直接参与到外事外贸活动中去,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以锻炼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学有所用。实践证明,切实可行的专业实习实训计划是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得以提高的关键,也是语言应用能力得以提升的决定因素。
学校定期选派阿拉伯语专业教师到企业、公司或有关部门等调研、实习或进修,从教学和专业等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避免纸上谈兵。加强与英语、经贸等相关专业的经验交流、合作共享,增强本专业的趣味性,学以致用。对于从事经贸阿拉伯语翻译课程教学的教师的考核,应注重实效,适当放宽对科研成果的要求,在职称评定方面把学生就业率也考虑进去,这样任课教师才能解除后顾之忧,更有信心和精力投入到专业教学和实践当中。
3、设置虚拟语言环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渠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掌握一门新语言的能力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主动形成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只偏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往往忽视了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所在,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乏味难有成效的。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生对经贸阿语课程的学习兴趣,这是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鲜活事例或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实例充分结合,学以致用,让学生从事例中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大量运用多媒体与丰富的网络教学方式,融合文字、音频、动画、视频等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参与其中,带给学生多方位的感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要求学生平时多利用手机、MP3等移动媒体模拟阿语环境,随时随地练习听力,多灌耳音,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虚拟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幸福中进步。
经贸阿语翻译课程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好作为交流工具的阿拉伯语、经贸理论和商务技能,而且要懂得对外洽谈、项目合作、外贸函电、事故理赔、申诉应诉和反倾销等方面专业知识。因此必须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学生自身发展和就业方向,重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在教学中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渐增加学生阅读量和写作量,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教师应该注重传统教学理念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方式进行教学实验,如案例分析、话剧排演、角色调换等,多渠道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校方也应多方争取创造各种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中的专业性实践活动,提高对具体场景的语言适应能力。此外,多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实施,既能加深学生对经贸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也能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很好地发挥与提高,加快传统课堂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的平稳过渡,最终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五、小 结
从历年来学生就业情况统计来看,很多毕业生会选择外企、外贸公司等涉外单位就业。如今的涉外单位不仅要求应聘者的阿拉伯语水平要过关,还对英语水平和商贸类知识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我们建议阿拉伯语专业的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同时,选修或自修商务英语课程,以便毕业时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达到满足日常工作需要的基本的英语水平,使他们能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独具优势,从而为我们国家“一带一路”长远建设、为中阿人民友好交流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输送更多优质的阿拉伯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经贸英语文本特点及汉译策略研究,梅宁琛,《校园英语》,2020-03-04
2.《中国翻译能力测评等级标准》(2022版),中国翻译协会等多家机构联合制订
3. 经贸英语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先刚,《教育探索》,2008.9.1
4. 关于法语本科培养目标与法语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于璐,《成功(教育)》,2013.10.23
5.《大变局下中央企业需要扛起国际传播的政治担当》,赵佃龙,人民网,2022.3.25
6. 关于经贸英语教学的思考,刘静、王海燕,《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05-26
7.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意义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余卫华、冯志伟,《辞书研究》,2019-03-25
8.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业英语》教法探索——基于《专业英语》课程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陈梅,《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01-15
9.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郑雪,《新长征》,2021-12-01
10. 关于大学英语课程属性的思考——从影响本科生英语学习成绩诸因素谈起,王瀛、王学军,《科教论坛》,2009-01
作者简介:梅热依·阿不都热合曼,女,1977年3月,新疆乌鲁木齐人,本科学历,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专业讲师。
董岩,女,1990年6月,辽宁铁岭人,硕士学历,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专业讲师。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西北民族大学教改项目(编号:2021XJYBJG-85)“阿拉伯语本科专业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提升路径研究——以《经贸阿拉伯语》课程体系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也同时是董岩项目(编号:2021XJYBJG-79)“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基础阿拉伯语课程体系的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