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 黑龙江 尚志 150600
摘 要: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经济项目正在多元化。事业单位将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和金融风险,控制质量必然会影响事业单位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事业单位金融风险的类型,探讨了事业单位金融风险的具体成因,提出了防范事业单位金融风险的方法。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成因;防范措施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主要是贯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低效率、浪费和舞弊。近期,由于事业单位纯粹的公益性职能,开始向综合性服务迈进,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显。由于市场化功能的加强,事业单位非经营性金融风险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如何将这些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财力,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成为事业单位当局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识别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成因,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加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控,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化,成为事业单位的当务之急。
1 事业单位金融风险类型
1.1 道德风险
没有道德的国家不能繁荣,没有道德的人不能站立,财务人员的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会计职能的履行,直接关系到一个机构的财务稳定性。如果财务人员的遴选方法不科学,财务人员职业道德低下,则可能出现审计文件不严、预算项目不具体、编制不严、财务活动随意性等问题。如有挪用大额或职务的情况,可能因公款等违法违规行为而损害本机构利益。
1.2 风险管理
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审计,但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仍然不足,财务监管力度不够,业务支出不符合规定。国家有关规定和会计信息仍然不足,缺乏对现实、不完备、各种费用等问题的定期分析和监测,影响会计核算,增加事业单位财务风险。
1.3 会计层面的风险
近年来,国家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增值税改革”全面应用,事业单位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已不能适应现行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人员更新率难以满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需求,会计主体使用不当、收入确认时间不足、税收标准不公平等问题给事业单位带来财务风险。
2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因素
2.1 财务人员对脆弱风险的认识
一般来说,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被认为是相对稳定的,只要会计师管理好自己的资金,记录单位资本活动,及时提供财务报表,就不会有财务风险。即使资金有问题,管理、单位也会解决。财务风险也由国家财政承担,与人民无关。风险意识淡薄也是造成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
2.2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实践中,不少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可操作性差,存货和现金管理办法健全,支出审批审批程序、出纳等重大后续责任制度不健全。由于一人多岗位、多角色,托管、账户管理、资金管理、资金使用融为一体,不受限制,不相容岗位不分离,权责不明确。岗位间预算管理不到位,财务人力管理不善,财务资金管理混乱,岗位间财务管理权限无法保证执行。一些单位仍然有系统,但在经常使用财政资金的情况下是徒劳、不充分或浪费的。财政支出管理存在诸多漏洞,财政风险控制存在漏洞,造成单位财务风险。
2.3 机构内部缺乏必要的财务监督
必要的财务监管是有效规避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也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正常的保障。许多事业单位缺乏事前事后财务管控和监管,无法实时跟踪和监督会计业务和单位资金的动向,无法保证企业风险管理的持续有效运行。概算编制、采购验收不规范、付款审核不严、投标造假、挪用资金、持有专项资金等造成单位资产浪费、资金流失、单位财务风险。
3 事业单位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3.1 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1)合理设置财务人员岗位。事业单位要坚持科学、简捷、高效、透明、相互制衡的原则,按照要求明确财务人员分工,组织事业单位履行各自职责,相互监督和财务工作机制。
(2)落實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
制定业务责任制,严格落实责任,规范会计基本操作,明确会计单据、账簿和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做到事事有管,人人有责,有岗位要求,让每一位财务人员都有可以参加风险管理方面。
(3)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按照包容性、重要性、制衡、适应性的原则,确定风险点,选择应对策略,建立和完善内控体系。建立和实施问责制度,确保财务管理受法规和执法的约束。有效管理事业单位的金融风险,并通过监管系统等积极参与风险管理。
(4)加强内部控制监督。设立内部审计部门,落实相应的隔离措施,加强对会计事务和资金审计的监督管理,建立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努力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加强纪律检查审计、财务等部门联动督促财务人员严格遵守财务法律法规,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将各种隐藏在萌芽状态的财务风险排除在外。
3.2 强化融资人风险意识,提高融资人资质
1、事业单位应做好财务人员招聘管理工作,以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作为财务人员选聘任用的重要标准,保障金融机构财产安全,降低机构财务风险。
2、加强财务风险知识宣传,提高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重要性的认识,熟悉工作场所财务风险的各种迹象,树立风险观念。
3、加强财务人员教育,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判断能力,使其具备及时发现风险、计量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改善应对劳动力变化的能力,妥善处理日常风险活动和未预料到的风险培训财务人员提高应用技能,综合运用多种风险控制方法,落实风险决策行动。
3.3 事业单位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建设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建立科学预算、预警和评估相结合的金融风险预警体系。
(1)建立科学的预算制度。事业单位要制定系统的财政预算工作发展规划,建立完善的财政预算信息系统,增强各项决策支持功能。财务部门可以主动识别他们的需求,并通过预算来组织财务计划。此外,估计可用资金是为了防止因融资和投资中断而导致现金流困难,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
(2)设置科学合理的报警点,及时发现金融风险,及时向管理层提供金融风险预警,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机构金融风险损失,有效控制金融风险的发生。
(3)定期评估。利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技术,针对组织的财务风险提出各种风险解决方案,经过分析、实证和综合评估,选择最优方案,及时修正预警指标,预防和改善组织内部财务风险控制。确保事业单位资产安全,确保潜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4 结语
总之,防范金融风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强化财务管理人员财务风险防控意识,提高财务风险分析化解能力,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财务预警体系,事业单位财务资源只有优化预防和提高公共标准,才能保证事业单位的健康和谐发展。总体而言,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在财政风险方面也面临新的挑战,因此防范事业单位的财政风险迫在眉睫。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增强自身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本部门财务人员的教育,制定相应的财务风险防范制度,建立健全内部和外部监督体系。通过上述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事业单位面临的财务风险,顺利开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姜忱.论当前事业单位财务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企业家天地,2010(04).
[2]赵士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及控制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7(17).
[3]李翠平.基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风险与防范探析[J].当代会计,2016(09).
[4]王文成.论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与防范措施[J].现代商业,2009(24).
[5]王锡珺.刘佳佳.赵家营.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J].当代经济,2011(18).
[6]鲁有莲.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成因分析和防范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