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山东青岛 266100
摘要:互联网信息流量正在重构着城市文化与大众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传播途径,通过建筑作为城市文化载体实现与公众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变得比以往更加频繁。形式追随功能的建筑设计标准已然不能完全适应当下信息传播环境,媒体流量所指向的大众需求变得不容忽视且值得追随。本文运用传播学理论对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城市文化建筑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总结,对于建筑所承载的城市文化如何在现有环境中更广泛地进入公众生活并被熟知具有探索意义。
关键词:传播学视角下;城市文化;建筑设计;传播策略;
引言
互联网新媒体传播媒介的发展再次更新了信息传播模式和沟通频率,人们在获取广泛信息的同时对于自身消费需求的渴望与满足也得到刺激。城市文化建筑,狭义上指容纳城市中的教育及艺术活动、呈现文化艺术作品的物质空间,广义上则指所有与城市文化创造进程相关的空间[2],主要类型包括剧院、音乐厅、博物馆、图书馆、艺术中心、文化产业园等。作为城市公共建筑中最具文化体验功能和文化象征属性的一类建筑,在当下信息传播环境中显现出与社会公众日常生活更加紧密的联系。越来越多的城市文化建筑进入大众视线并广受欢迎,人们愿意亲自去“打卡”这些有流量的“网红建筑”,感受它们带来的城市美好生活体验,接收它们所传递的精神和文化价值,并因此得到自我满足。
一、传播学与建筑学的交叉研究
传播学作为一门方法学运用于建筑设计研究,所关注的正是建筑如何与受众建立沟通并影响大众的问题,因而从传播学角度看建筑创作并非与传统的设计方法及评价标准完全一致。德国现代美学家马克思·本泽(Max Ben se)认为建筑形式可看作承载信息的图像符号[5]。当建筑师和公众拥有一定相同的符号储备,公众便可最大程度地理解建筑所传达的信息,因而也就实现了文化传播。意大利符号学教授恩伯托·艾柯(Umberto Eco)认为建筑本身直接面向广大群众,满足人们的需求,传播某种公众崇尚的生活方式和态度。美国建筑理论家阿摩斯·拉普卜特(Amos Rapoport)指出设计者与使用者对建筑环境的感受存在差异,应更重视建筑环境对使用者和居住者的意义,他强调在建筑传播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和使用者之间沟通的重要性。
二、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区分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两者之间同样也存着较大的差异。一方面,两者的区别体现在双方的运作准则之上。相较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并没有较为具体明确的运作准则,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市规划的可操作性较广,操作难度也相对较低。而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其运作准则的核心内容较为简单,就是以单体实际建筑入手来进行针对性的改造,同时在此基础上借助先进的设计技术,以此来实现建筑设计目标,从而有效凸显建筑功能以及价值。另一方面则是在设计理念上的差异化。对于城市规划而言,设计理念更是凸显发展二字,这就要求相关规划设计人员要结合城市的整体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重点来开展针对性规划设计工作。借助这种方式,来促使城市规划工作及城市建设发展重心相吻合,从而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创造条件,保证整体设计规划的统一性。而相较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理念则更加单一化,仅仅是从单体建筑物的功能以及自身缺陷入手进行综合考量,并不会考虑城市的整体建设;再一方面,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两者之间的设计工作方式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往往是需要贯穿到城市建设的全过程当中的,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累计运作,时间周期性较长。而对于建筑设计工作而言,则往往采取的是借助先进技术以及专业图像进行展现,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完善,一般来说周期较短。城市建设过程中,建筑物是其重要要素,直接反映了城市文化,在建筑项目进行设计过程中,要对其质量引起重视,否则就会影响到城市发展。在建筑项目进行设计时,除了重视建筑物要素外,还要关注建筑设计与环境是否协调,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城市规划的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三、传播学视角下的城市文化建筑设计与传播策略
(一)建筑设计需要服从城市规划
其一,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理应将地理位置、城市文化特点、规划整体布局等考虑进来,以此保证建筑物能和外部环境有所适应,具有极好的城市空间协调性,进而达到城市建设的预想效果,促使设计方案得到更好地利用,逐步提高城市规划的综合效果。其二,建筑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城市规划总体方案的要求,建筑风格与城市总体规划风格相符,并合理的结合城市历史文化等特色,体现城市整体形象,提升设计的合理性和综合性,满足城市未来发展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为了有效增进建筑设计的科学性,相关建筑设计人员还应该对城市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建筑功能需求来展开针对性、科学化的预测预判,从发展趋势入手来开展建筑设计活动,不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优化建筑设计整体质量,同时还能及时应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以此来促进建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建筑文脉符号唤起公众“共同记忆”
创造有文脉的建筑,就是以一种继承与创新的眼光运用人们以往熟知的文化符号,表达建筑所应具有的“含义”。这种“含义”同样包含了建筑所代表的城市文化意象,既能够唤起人们已有认知中所熟悉的城市活动信息,同时又脱离于过往认知而独立存在于现实,产生“似曾相识”的“共同记忆”。因而城市文化建筑更应像是作为容纳大众日常生活和生产的“记忆场所”,这一属性能够促使受众快速接纳和熟知建筑,从而更有利于建筑的广泛传播。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原型符号的运用不是简单粗暴的复制粘贴,这样只会再次造成建筑与环境的割裂,而需要结合当下大众实际生活方式与社会生产方式进行变革,才能真正反映当下时代的需求与特色,在对原有文化继承的同时,也是对当前城市文化的一种回应。
(三)开放公共的内部空间提升公众体验感
“网红建筑”的诞生不只停留在受众对于其图片化的欣赏和“点赞”,还在于亲自去参观这个建筑的想法和由此产生的“打卡”行动。能够使公众获得美好空间体验感受的文化建筑,一定是具有充分开放性和公共性的内部空间,即在可以承载基本的城市各样公共活动及文化传播活动的同时,尽可能多地满足公众在建筑内部的自发性行为活动和多种需求。公众获得的积极正向的体验感,更加有利于助推建筑信息的传播。建筑师需要重视人与环境、建筑空间的互动及参与,使得不同身份与角色的人进入建筑空间之中都能体验到空间带来的惊喜和参与行为活动的可能性,并自然地参与其中获得自身满足。这也是“打卡”城市文化建筑的关键价值所在。
结束语
丰富多样的自媒体环境扩充了建筑设计拟态传播环境,拟态环境也逐渐趋近于真实环境。建筑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因此与社会公众建立了更加频繁与紧密的信息交流,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当下自媒体环境对建筑产生的影响。然而,信息时代的快速更替和社会新消费浪潮的不断袭来,也在不停刷新着广大受众对于事物的判断、认知和审美,其对于信息的关注点也会与传播者发生偏差,因此还有待于从受传者角度出发,运用相关理论方法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为自媒体时代下建筑设计及文化传播过程的效率最大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李若文.探讨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结合[J].中华建设,2018(11):96-97.
[2]赵群.刘加平.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简析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J].新建筑,2003(4):24-25.
[3]郑承曦.传统地域文化视角下乡村名宿多元化建筑设计策略[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9(12):97-99.
[4]钟运峰.地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表达[J].城市建筑,2019(12):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