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视角下浚县古城旅游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文旅融合视角下浚县古城旅游发展研究

张洁

河北工程大学 456250

摘要:浚县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浓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鹤壁市在精心打造古文化游、非遗文化游、红色教育游等主题线路,积极在文化旅游项目上做“靓”,守好旅游底色、凸显地域文化,串联出美丽的风景。实践表明,大力发展古城旅游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本文基于文旅融合视角下对浚县古城旅游创新发展提出创新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达到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效。

关键词:文化旅游;浚县古城;历史资源


浚县位于河南省北部鹤壁市东部,地势多为平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河南省文化建设先进县。在古代,大运河流经此地称为卫河,卫河的交通资源和水域资源为当地人民的生活和交通提供了保障。同时,浚县当地人民与外界的交流,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促进了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浚县古城旅游开发现状

浚县古城景区是将古城墙、世袭翰林府、关圣庙、明清四合院、县衙、文庙联合一起的景区,着重体现浚县的千年文化传承,2019年12月6日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浚县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项目总投资50亿元,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目前已实施建设项目58个,入驻服务企业和特色商铺300多家。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县衙、端木翰林府、海棠谷等42个项目改造成景,重现传统风貌,成为居民休闲的好去处和文化旅游发展的新亮点。浚县古城把文化和旅游相结合,保护与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地提升浚县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对河南省乃至全国其它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保护工作起到借鉴作用,前景十分看好。

二、浚县古城文旅融合的驱动力分析

2.1内在驱动力

与城相依的大伾、浮丘两山聚集的黎阳仓遗址、大伾山摩崖大佛及石刻、天宁寺、太平兴国寺、天齐庙、龙洞、吕祖祠、禹王庙、千佛寺石窟、碧霞宫等大量文物古迹,充分见证了浚县古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所以,浚县古城在周边所有的旅游资源中具有相对独特的优势,但长久以来没有变化,单纯的景色游览,游客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浚县市民需要有一个可以在节假日消遣的去所。近些年,人们对旅游需求旺盛,旅游消费增长迅速,这就给浚县古城旅游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在单纯的满足于景色游览,浚县古城旅游需要更多内容进行丰富。

2.2外在驱动力

作为一座千年古城,浚县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浚县古城内的大运河浚县段、黎阳仓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浚县大佛是“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大型摩崖造像,浚县泥咕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国家级旅游景区大伾山,是河南省首批文明风景旅游区。浮丘山道教文化旅游区规模宏大,构造精美。近年来,浚县政府部门承办多个旅游节会,先后成功举办了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中国旅游协会第七届会员大会、非遗文化展等节会活动。通过传统媒体、互联网新兴媒体、社会平台进行文旅推介,把浚县古城旅游打造成全省特色旅游亮点。

三、浚县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

3.1文化创意与古建筑融合

为了更好地丰富浚县古城旅游的内容,分别从古建筑修复、道路维护、景区景色营造、产品包装等方面加入文化创意的元素。全面加快浚县古城的修复和保护,采用老砖、老瓦、老工艺,让历史建筑复活,留住记忆、留住乡愁。近年来,政府对古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对所有古建筑进行修缮,对道路进行改造升级,引入优秀的景区运营公司对古建筑进行包装,在规划上融合创意元素,努力提高浚县的文化魅力。

3.2文化创意与旅游商品融合

在深入挖掘浚县古城文化资源和底蕴的基础上,指导开发一系列文创产品,开发一批具有浚县本土特色的文创特色产品集中面世。通过加大与设计单位的合作、举办文创产品设计大赛等,提炼文化元素,并组织手作艺人参加高规格专题展览。泥咕咕、泥制古民居、成套的泥猴等作品让浚县泥塑冲上热搜。加强文化旅游创意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加大鼓励开发影视、动漫、游戏等新型文化旅游商品,不仅可以提高商品的销售金额,还对浚县文旅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3文化创意与旅游活动融合

中国旅游协会第七届会员大会中,浚县古城设有:盘鼓表演、“县令断案”历史情景剧、汉服走秀、舞狮表演、高跷表演、豫剧表演、浚县泥塑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参会嘉宾拍照留念。在“五一”期间,浚县古城景区每天策划有20多组演艺活动,不仅有“县令不倒翁”“木偶民俗快闪秀”“冰雪奇缘木偶秀”等特色演出活动,还设有古风集市、特色小吃街、亲子游乐场等众多好看、好玩、好吃的活动让游客尽情体验。把文化创意与旅游活动相融合,既传承了民俗文化,又丰富了古城业态。

四、保障浚县古城文旅融合的措施

4.1注重生态保护联动发展

浚县古城因运河而建,也因运河而兴。大运河距今已有1400多年,一直发挥着漕运、通航、灌溉、调蓄洪水、补给下游水源的功能。我们应当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对大运河沿线的桥梁、码头、建筑、城镇的保护要尊重其原貌,不仅要注意大运河的保护,更要融合其产生与发展的环境和背景。在突出运河主题特色的同时,因地制宜地规划出一系列静态的和动态的展示项目,增强遗产的趣味性。在保护过程中,应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处理好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实现大运河遗产与现代生活的和谐共存。

4.2深入挖掘文化加大宣传力度

首先要做的就是健立宣传机制。将文化旅游形象、产品、项目纳入旅游推广计划,突出浚县地域文化特色。用好抖音、网络直播等新型宣传推介方式,精准投放文化旅游广告信息,集中力量加大在周边地区重量级媒体黄金时段的宣传力度。建设集宣传推广、资源介绍、信息查询、产品服务订购、投诉处理于一体的综合文化旅游网络宣传平台。将城市文明形象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浚县的文化旅游品牌。

4.3结合当地文化打造自身品牌形象

浚县古城,与大运河、国家4A级景区——大伾山景区共同构成了“两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的独特风貌。结合当地文化资源,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同时邀请旅游行业专家进行专场培训,加强督导指导,推动景区品质全面提升。制作有影响力的浚县形象旅游宣传片、重点旅游资源宣传片,制订鹤壁全域旅游手绘地图,精心策划包装浚县古城研学游线路。深度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拍摄以浚县历史文化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引进或创办旅游专题综艺节目,打造浚县影视文化品牌。

4.4注重文化旅游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要对古城旅游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养,除了培养服务礼仪、操作规范外还要针对不同的岗位开展有侧重的培养,如:应急处理部门,要学会必要的抢救措施、救火措施、水上营救措施,以便快速处理突发事件。要充分挖掘当地有手艺的民间艺人,保护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这样不仅可以让游客非常近距离的体会的当地文化,同时也是对当地文化的一种保护。有利于民间手艺的传承。同时,要重视创意人才的引进和对本土创意人才的培养,形成自己的特色。

4.5增强政府的服务和引导意识

浚县政府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精心谋篇布局,挖掘传统文化。政府应该支持旅游景区建设驻场演艺场所,支持发展各类专业性文化节庆、体育、会展活动,创新文化节庆活动的举办形式,有效融入旅游元素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不断加快。培育具有浚县文化特色和旅游吸引力的节庆活动品牌。以节为媒、以文创产品为“礼”,促进文旅融合更快更好发展。政府将致力于打造浚县地标性旅游项目,对促进文旅文创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起到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