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22198411045753
摘要:本文根据项目管理在飞机维修工程中的应用来给出具体的策略性分析。对于大众意识来说,飞机是一种重要的航空运输工具,所以飞机的维修工作和安全保障工作,在飞机的安全飞行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飞机的日常维护、维修和管理中,项目管理能够起到从整体运行上促进飞机运行效率,加强安全保障的作用。所以为了获得理想的飞机维修效果,在飞机维修中应该增加项目管理的应用,以保证飞机维修的效果,以此来提升飞机的飞行安全度,保证民众和物资的安全运输。
关键词:飞机维修;项目管理;应用研究
在我国民航业蓬勃发展的今天,离不开民航业始终坚守的安全底线,而民航维修又是民航安全生产链条中一重要环节。随着国内外民航维修业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我国的民航维修企业也面临着确保维修质量与保持强劲市场竞争力的重重压力。本文剖析传统飞机定检维修中的问题,试析将项目管理应用在飞机定检维修过程中,以期提升飞机维修企业在应对安全质量、周期和成本难题的主动性。
传统飞机定检维修面临的问题
首先,飞机的维修作业时间上缺乏弹性。在传统的飞机定检维修模式中,航空运营人为保证飞机的持续适航,会及时安排飞机进入持证的PART145单位进行飞机定检维修,然而,航空运营人为经营效益成本考虑,对定检周期(维修所需时间)是重要的考量项。航空运营人的经营压力,从而转嫁到维修单位身上。维修单位要综合协调有限的人力、机位、设备等资源。如果周期延长,首先影响下一架飞机的进场,其次,相同维修级别下周期延长,也会影响维修单位的市场竞争力。有限的可调动资源与紧张的维修周期,是每一家维修单位不可回避的问题。飞机定检维修过程中,如果飞机的停场时间过长,维修进度失去掌控,维修效率就会受到影响,维修单位会受到客户的责难、市场竞争力减弱。对维修周期不做有效控制,在时间压力下赶工期,又会产生维修差错,影响维修质量,造成飞行安全隐患。
其次,传统飞机的维修工时具有不确定性。在传统的飞机维修过程中,大都采用“专家法”进行维修和维护。这种方法重点在于例行维护工时的计算,但是如果在飞机维修过程中发生其他重大缺陷,产生非例行工时,就需要重新计算维修工时,及其对维修停场周期的影响。维修工时的计划,需考量多重因素,换言之维修工时的计算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例如有资质的维修人员数量、维修人员的业务水平、施工工艺的流程限制。维修人员之间的技术和经验差距、施工工艺之间的流程效率,将会对维修工时的计算产生巨大的结果差异,这种专家计算法具有不可确定的因素可变性太多,因此使飞机的整个维护过程的精准性把握造成了难度。
第三,传统飞机维修工作进度管控,不利用发挥工作人员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飞机维修管控模式中,维修工作主要是根据工作流程图来进行的,整个工作进度的控制也是随工作流程图而确定的。依赖工作流程图的维修模式,虽然在飞机维修的精确性上有一定的确定和规范作用,但是却容易消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在工作流程图的指导下,很多维修人员养成很多不良的维修习惯,工作模式只是按图索骥、按部就班,从而缺失了主动思考和创新能力。而且在维修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工作人员面对枯燥的维修工作,产生了投机取巧的行为。一旦被发现工作不妥当,或者工作有缺失和漏洞,就需要进行弥补和赶工,所以在飞机维修质量上毕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引发飞行安全事故隐患加剧的问题。
飞机维修工程中项目管理的应用策略
项目管理是指通过对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管理理论的应用,为管理人员的操作提供依据,从而实现最优化的管理和最优化的资源配置。飞机定检维修中,一个停场涉及维修工艺流程设计、机位协调、施工文件准备、必要的工程支援、航材和工装设备支持、维修工作实施和维修放行,一个维修项目的成功放行,是多部门、跨专业合作的成果,如若没有有效的管理,统筹资源,势必会是一盘散沙,难以保质保量的交付维修产品。当下,越来越多的飞机维修企业在定检维护管理中采用了项目管理制。以一次停场为单位,组建由各个业务代表构成的项目团队,项目组成员以项目经理为主,生产计划人员、航材代表、工装设备代表、质量监督代表共同实施项目管理。中国民航也从立法角度尝试推行飞机定检维修的项目管理制度,以期规范飞机定检维修,保证维修质量。
2.1时间管理的优化
项目管理这一现代化管理科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时间管理。因此,在应用到飞机维修领域的过程中,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统筹规划整个飞机停场,项目团队通力协作,这就大大提升了管理的效率和合理性,不仅有利于提高飞机维修的工作效率,加强飞机维修过程管理,对未来工作流程的不断优化积累经验。首先,结合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利用,对飞机关键适航数据实施监控、警报。通过计算机系统的监控,可以产生大量的运行周期数据,根据运行周期数据的关键节点、关键数据,如适航指令、工程指令等等进行有效控制,可以实时控制飞机的适航性,同时,为飞机的维护计划制定提供前瞻性的数据和科学的依据。而在入库进行定检维修的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电子系统的应用,统计例行、非例行维修生产数据、维修不安全事件情况。对这些维修数据进行分析,形成重要的维修工作流程计划改进素材,如某一机龄飞机的哪些区域、部件的损伤率,哪些区域的非例行工作量、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周期、区域,从而对风险形成更加准确的预估,从而实现减少维修时间、减少维修成本、提高维修效率的目标。另外,在维修内容上来说,要将维修项目进行有效分解为不同的子项目,并由相应的专业的人负责。通过专人专岗的维修设计,能够提高维修质量的效率、质量与效率。所以在时间管理的既定目标下,对于飞机维修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与考试,增加维修过程中的精准性,维修维修人员要不断增强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使飞机在入库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不耽误、不紧张、不漏失、不错误。
2.2维修工时的科学计算
为了避免传统的专家估算法对维修工时产生的误差,我们可以结合传统的估算方法,应用三点时间估算法对维修时间进行预估。利用数学公式P=Λ*Q+M对飞机维修工时的准确率会得到提升。其中P代表估算维修工时,Λ代表标准偏差系数,Q代表标准偏差,M则代表平均的维修工时。在通常情况下,M的取值是由总维修人员数占总员工数的比例所决定的,平均工时则是根据最长、最短维修时间所确定的平均值来决定的。利用这种方三点时间估算方法,对飞机维修工时进行估算,具有比较良好的可靠性。这能改变过去传统的专家估算法的经验性依靠,能够修正专家估算法中的主观性不足,解决主观性的精确性缺失。维修工时的科学计算的关键,还在于实际消耗工时的准确统计。项目管理制应用到飞机维修过程管理,将维修项目切分为多个子项目,过程管理的颗粒度细化,工时记录颗粒也更加具体、趋于准确,在此基础上,我们可获得的维修工时越科学。
2.3 增加维修工作的质量监控
提升飞机维修管理效率,绝不是在牺牲维修质量,一味地追求效率,没有质量上的保障这个基础,效率是无意义的。质量监督是飞机维修项目管理团队的核心成员,是项目管理过程的合法合规性的裁判。在飞机维修项目管理中,质量监督人员必不可少,使项目在飞机进场、过程监督及最终维修放行的各个环节,都在质量系统的监督下,能够在任何质量问题发生之初,起到及时干预并采取措施的效果。在提高飞机维修质量管理的策略上,可以同时应用PDCA管理办法,让整个维修项目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应该包括拟定计划、制定计划、优化方案、改进方案等内容的循环往复。不但要对飞机飞行中的各种运行数据进行跟踪、记录与分析,还要找出飞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基本的分析和预测,制定合理的科学解决措施。只有预先进行维修方案的制定,才能够确保质量循环管理模式得到规范化的应用。如果没有方案的制定,飞机的运行故障问题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国的传统经验也告诉我们,做事之前方案的重要性,所以利用质量管理策略,构建完善的问题反馈闭环系统,对于提升工作人员的维修效率,能够产生加强与巩固的作用,从而实施对整个质量管理过程的监控与把握。
总结
现代工业背景下,飞机维修仍然是为数不多的难以被机器取代的技术型工种,但这并不代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在飞机维修管理领域无计可施、束手无策,反之,现代化的管理方式,项目管理制度在飞机维修管理上可大有作为。良好的运用,不仅可以统计维修工作信息、提升维修工作效率,维修计划精准性,在维修计划改进,维修工作管理上提供更多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赵凯. 项目管理在飞机维修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绿色画报, 2018, 000(007):P.259-259.
[2]刘峥. 项目管理在飞机维修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 内江科技, 2021, 42(3):1.
[3]方毅均. 飞机维修工程中项目管理的应用探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 000(031):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