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医院紫东分院( 210046 )
【摘要】目的:探究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体外循环凝血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共计64例。收集患者相关资料,并针对引发体外循环凝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使用无肝素的预冲液、增加冲管频次、提高血流速度、选择合成膜滤器,以及治疗前不进行血小板输注,均可以降低凝血概率。结论:患者在进行无肝素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期间,预冲液、血流速、冲洗频次、滤过膜等方面均可能对体外凝血的发生率产生影响。因此,治疗期间需要采用合理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以此使得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得到保证。
【关键词】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体外循环;凝血;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指利用体外循环血液净化技术,将溶质与水分缓慢、连续性清除的一种治疗方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接受抗凝干预,以此避免出现从体内溢出的血液在体外凝固的情况出现[1]。以往临床中常使用的抗凝技术有普通肝素抗凝、地分析肝素抗凝、枸橼酸抗凝等。随着医疗技术逐渐发展,临床中CRRT对存在出血倾向的患者,常在无枸橼酸抗凝条件下使用无肝素抗凝[2]。虽然其效果比较理想,但如果实施过程中处理不当,易发生体外凝血,会导致治疗效果受到影响[3]。因此需要加以合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进而有效降低凝血发生率。本文则主要针对我院64例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进行相关研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8例,年龄63-82岁,平均年龄(73.59±5.93)岁,体重50-70kg,平均体重(63.24±3.24)kg,APPACH评分20-25分,平均评分(23.21±1.08)分。其中,涉及的疾病类型有脓毒性休克2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20例,急慢性心肾功能不全21例。本次研究已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存在出血或不同程度出血倾向;(2)临床资料完整;(3)了解本次研究内容;(4)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有与本研究无缘的严重性疾病;(2)意识障碍或无法正常进行沟通交流;(3)拒不配合。
1.2方法
入组患者均使用我院床旁血滤机开展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模式选择持续静脉-静脉血液过滤模式,设置置换液速度为2L/h,血流速需根据患者血压情况进行设定,范围应为100-220mL/min。护理人员需为患者建立股静脉或颈内静脉血管通路,并进行双腔管留置。
1.3观察指标
观察预冲液、血流速、冲洗频次、滤过膜等对凝血发生率的影响。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相关数据使用软件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 检验。若存在P<0.05,则可判定存在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64例患者中,19例患者出现体外凝血情况,凝血发生率为29.69%。观察结果可知预冲液选择不同、冲洗频次不同、血流速度不同、滤器膜种类不同、血小板输注情况不同,都会对凝血发生率产生影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
表1 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体外循环凝血危险因素分析[n(%)]
项目 | 例数 | 凝血发生例数 | |
预冲液选择 | 生理盐水联合肝素 | 41 | 6(14.63) |
生理盐水 | 23 | 13(56.52) | |
生理盐水 冲洗频次 | 1h/100mL | 37 | 5(13.51) |
0.5h/100mL | 27 | 15(71.43) | |
血流速度(mL/min) | 100-150 | 26 | 16(61.54) |
150-190 | 21 | 3(14.29) | |
190-230 | 17 | 2(1.76) | |
滤器膜种类 | 合成膜 | 42 | 9(21.43) |
纤维素膜 | 22 | 10(45.45) | |
有无输注血小板 | 有 | 23 | 10(43.48) |
无 | 41 | 9(21.95) |
3 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了解到,患者在进行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期间,预冲液选择、生理盐水冲洗频次、血流速度、滤器膜种类,以及血小板输注情况均存在造成体外循环凝血的可能。为了有效降低体外循环凝血的发生几率,治疗过程中同样需要采用合理护理方式进行干预[4]。心理护理方面,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告知其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原理、目的、优势,帮助建立治疗信心。并根据患者的语言、面部表情等掌握其心理状态,及时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减少不良情绪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相关指标的监测与观察,包括检查血滤管路是否通畅、透析机运行是都正常、控制血流量、检查管路连接情况、密切观察设备运行情况以及各项参数变化情况[5]。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干预。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置管侧肢体进行适度制动,叮嘱其在翻身时不宜动作过大,避免使得血流管路受到过度牵动引发凝血或并发症等不良事件。
综上所述,患者在进行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过程中,体外凝血情况的发生与预冲液、生理盐水冲洗频次、血流速度、滤器膜种类,以及是否进行血小板输注都存在着一定联系。正因如此,临床中需要选择合理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以此降低凝血发生率,保证患者安全与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林鹏,陈航,潘永青,蒋玲,廖蕴华.体外循环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危险因素及血清肌酐连续检测时间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20(03):250-254.
[2]黄力鸥,吴春荣,徐丹,崔宇慧,唐建国.无肝素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疗效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21,24(06):875-878.
[3]周春华,王雄明.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体外循环凝血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8):126-127.
[4]冯文娜,吴雷.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体外循环凝血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医学信息,2020,33(08):183-185.
[5]黄美春,庄耀宁,陈敏敏,徐吉涛.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导管堵塞临床征象及相关因素分析[J].全科护理,2021,19(22):3089-3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