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645350
摘要:产后出血是分娩阶段有可能出现的一类并发症,若短时间内出血量较多,且未能有效止血,很容易导致产妇死亡,引发继发性贫血、失血性休克等一系列并发症,对产妇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临床应明确产后出血原因,并通过有效的治疗方式,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降至最低,为产妇分娩安全保驾护航。本文将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方式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治疗;治疗方式;研究进展。
产后出血在任一产程具有可能发生,是导致产妇分娩死亡的头号杀手,有可能导致产妇休克,即使转危为安,也有一定概率引发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因此应当在分娩阶段引起高度重视。产后出血发病原因较多,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剥离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等,其中,子宫收缩乏力的占比超过70%,值得引起警惕。
1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原因
因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最为普遍,这和女性子宫本身结构有一定关联。临床解剖子宫肌纤维结构资料显示,肌纤维主要包含内环、外纵和中交叉。娩出胎儿之后,子宫肌纤维会因为差异化走向,产生一定压迫作用,肌束间血管在此作用下,就可避免出血,或减少出血量。如果产妇无法保证子宫肌纤维收缩,产生的压迫力,不足以领血管壁收缩,就会增加产后出血概率以及产后出血量。
临床研究表明,子宫收缩乏力大致可分为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原因。疾病因素方面,若产妇合并内科疾病,包括妊娠性糖尿病、妊娠性高血压、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等,即有一定概率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与此同时,各类子宫疾病,包括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纵隔子宫、双角子宫、子宫畸形、子宫肌瘤等,也会阻碍胎儿先露,造成宫缩乏力。莫巧屏,戴哲凡,吴春翠等研究认为若产妇存在子宫水肿现象,即可能引发产后出血[1]。
各类非疾病因素中,首先,一些产妇可能因为惧怕分娩疼痛,加上心理负担较重,可能会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造成影响,进而增加宫缩乏力发生率。其次,若产妇体内内分泌失调,或电解质浓度存在异常现象,亦或是在孕晚期应用较多麻醉剂、镇痛剂、镇静剂治疗。另外,若产妇子宫壁膨胀过大,子宫肌纤维变性,或生成结缔组织,同样会拉长子宫肌纤维长度,影响子宫正常收缩。同时,若胎位异常,或者胎儿体积太大,胎儿头部下降难度过大,也会对产妇宫缩造成影响。最后,如果产妇出现呕吐现象,导致周身乏力,或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也可能导致宫缩乏力。泮梦娜,任静等经过研究,发现产后出血主要和产妇精神紧张、妊高症、胎盘因素、宫缩乏力等相关[2];田学琴,李翠红等也认为与产程、精神高度紧张等因素相关[3]。
2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防治
2.1 子宫按摩法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最主要治疗方式就是针对产妇子宫处进行按摩,不仅操作相对简单,而且按摩治疗方式安全性值得信任,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具体操作时,需要助产士在产妇子宫底部轻揉,在子宫前壁位置放置拇指,在子宫后壁放置其余四指,按摩需依照固定节奏进行。若按摩效果交叉,也可以将子宫前壁顶住,同时压住子宫后壁,令宫体保持前屈状态。按摩的同时,应当避免病菌感染。
2.2 手术治疗
宫缩乏力同样可用手术方式治疗,子宫切除术、子宫压缩缝合术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都属于常用的术式,其中,子宫切除术会对患者形成较大生理创伤,一般不推荐。
2.3 球囊压迫
球囊压迫方式,顾名思义,就是在宫腔中填充球囊,这种方式能够防止留下间隙,令宫腔压超过动脉压,达到短时间内止血的目的,避免发生感染。操作时应当基于产妇出血状况,将生理盐水注入子宫口,固定好球囊之后,将引流袋放好,即可达到止血效果。
3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药物防治
3.1 缩宫素
缩宫素主要成分为肽类激素,能够选择性和子宫平滑肌缩宫素受体相结合,令子宫平滑肌处于兴奋状态,提高子宫平滑肌收缩能力。缩宫素整体价格相对较低,且会产生较好的临床疗效,因此在妇科临床适用性较强。但是缩宫素并不具备较长的半衰期,药效不会持续较长时间,半小时之后药效就会消失,因此需要科学控制药物剂量,并联合其他药物治疗,从而进一步提高药效[4]。
3.2 麦角新碱
麦角新碱同样是促进子宫收缩的重要药物,相较于缩宫素,主要成分半衰期更长,因此药效持续时间也较长,具体药效如何,不仅和用药剂量有较大关联,同时也与产妇自身子宫情况息息相关。
3.3 前列腺素类药物
欣母沛、米索前列醇都是常见的前列腺类药物,米索前列醇属于前列腺素E1衍生物,能够有效调节产妇体内的钙离子水平,缓解子宫内部压力,能够恢复子宫正常收缩能力,有效达到止血目的。另外,米索前列醇可通过多种途径用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口服途径给药,则很可能出现一系列肠道不良反应,导致腹痛、腹泻等。若通过阴道途径给药,尽管不会产生倡导不良反应,但血液也会稀释掉药物成分,对止血效果造成较大负面影响。若通过直肠给药,由于药物和靶器官距离更近,通常临床疗效会更好,值得作为主要的用药方案在临床推广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可通过子宫按摩、球囊压迫、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药物方面,当前可通过缩宫素、麦角新碱和前列腺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进而保证产妇正常宫缩,减少产妇出血量。
参考文献:
[1]莫巧屏,戴哲凡,吴春翠.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调查分析与防范策略[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8):94-96.
[2]泮梦娜,任静.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4):875-877.
[3]田学琴,李翠红.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9,41(3):309-311.
[4]黄顺影.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47):262-262.
[5]魏林燕,黄秋燕.高危产妇临产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的变化[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18):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