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鼓楼区妇幼保健所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经前期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的“月经前后诸症”的范畴,在育龄妇女中存在很大的风险,本研究的重点是从西医、中医两个方面对该病加以分析。
【关键词】:经前期综合征;病因病机;治疗进展
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是指周期性反复发生在经前,影响女性日常生活和工作、涉及躯体及精神行为的症候群。中医学将其归纳为“月经前后诸证”的范畴,包括经行头痛、经行乳房胀痛、经行泄泻、经行情志异常等多种病证。患病女性主要表现为紧张、睡眠障碍、烦躁、头痛等症状,病情多在经前周期性发作,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和安全,而对于PMS患者早期治疗较为重要[1]。因此,本次研究对PMS的病因及治疗进展进行分析,详见下文。
1西医对于PMS的研究
西医认为PMS的发病机制不甚明确,可能与精神社会、内分泌、脑神经递质等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1)精神社会原因:多数PMS 患者的发病都与学习、工作、生活等负面的社会因素相关,具有神经质人格和情绪不稳定的女性容易发生PMS;(2)生物原因:各种理论较多,主要包括内分泌理论、脑神经递质理论等,内分泌理论认为 PMS 的发生主要与雌孕激素失衡、孕激素撤退、孕激素分泌不足等因素有关。脑内的神经递质的传递极其复杂,脑神经递质理论指出某些与应激性反应以及思维和情感活动相关的神经递质以及中枢神经调节物,如5-羟色胺、内啡肽等在月经周期过程中对性激素的波动与改变比较敏感,因此容易在易感群体中产生PMS。
1.2西医治疗PMS的进展
由于经前期综合征的病因复杂,所以西医治疗也一直在探索,治疗一般分为药物和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含心理、饮食、运动,均具有一定效果。药物治疗早期采用黄体酮、口服避孕药等药物,但是多项研究证明无效。目前证实有效的药物包括以下三种,第一种为抗抑郁剂,常用药物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第二种则是抗焦虑剂,常用药物如阿普唑仑。第三种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常用药物如曲普瑞林、戈舍瑞林等。另外,吲哚美辛可用于缓解 PMS 导致的头痛、身痛、关节痛等诸多痛症。
2中医对于PMS的认识
2.1中医对PMS的病因病机分析
相关文献中多数认为本病发生的主要病因为脏腑功能失调,由于经前气血下注胞宫,导致其他脏腑经脉出现气血不足情况,从而引起气血失调。多数学者认为该疾病的病位在肝,同时也涉及到心、肾、脾等等,肝气郁导致肝失疏泄是该疾病的主要病机,结合患者病程的长短及体质因素,病机还包括气滞血瘀、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等等,因此临床辨证以肝郁气滞证为主[2-3]。
2.2中医治疗PMS的进展
2.2.1中药 《中医妇科学》教材中一贯将PMS分病论治,中医学者们审证求因、辨证施治,临床常见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肝肾阴虚、脾肾阳虚4个证型,治疗方药常分为以下几类:(1)疏肝理气法:方选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药有柴胡、香附、陈皮、郁金、枳壳等;(2)活血化瘀法:方选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加减,常用药有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等;(3)滋补肝肾法:方选二至丸、一贯煎加减,常用药有地黄、山茱萸、白芍、女贞子、枸杞等;(4)温肾健脾法:方选苓桂术甘汤、参苓白术散加减,常用药有茯苓、桂枝、白术、苍术、附子等。
2.2.2针灸 针灸治疗PMS的方法很多,如针刺五脏俞、薄氏腹针、针刺结合循经走罐疗法等,主要从肝和冲任论治,具有较好的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针灸疗法有效,得到了国内外众多医者的认可。另有针刺结合耳穴、针刺结合药物等方式,均取得显著效果[4]。通过对PMS文献的研究及数据分析可知[5],针灸治疗PMS所选穴位频次最高的依次是三阴交、太冲、膻中、肝俞、关元、神庭。选用此穴位组合可以起到很好的理气疏肝解郁调经作用。
2.2.3其他 中成药如逍遥丸、香芍颗粒、疏肝颗粒等,耳穴贴压主要取肝、心、脾、肾、内分泌、内生殖器等穴位,均可治疗PMS,疗效稳定。
3 小结
目前医学对于PMS的研究已经达到分子生物学的深度,也提出多种致病理论,但莫衷一是,中医学重视整体观念,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在PMS治疗进展方面,西医针对不同的发病机制具有多种治疗方法,若能从整体观对人体内外环境进行观察,能更好地研究PMS致病机制,制定更有效的医疗方案。中医学从整体观出发,在治疗上疗效确切,但是诊断标准、研究方法和疗效评定标准不够严谨,因此有效性缺乏可重复性。因此,中西医结合可以扬长避短,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加明确的依据,提高疗效的同时,使治疗更具针对性和个体化。
【参考文献】
[1]梁洁莎,李永英.子午流注开穴法联合中药对经前期综合征内分泌系统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8):52-56.
[2]宿振洁,许晓岚,魏礼玲.心理疗法联合逍遥散治疗肝郁型经前期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20,39(2):1-17.
[3]宋艳敏.行气开郁法辨证加减联合激素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20,28(14):1-26.
[4]张浩,胡明会,高明周,等.经前烦躁症肝气郁证方药脑区微观干预机制初探[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3.
[5]邓怡然,傅成伟,黄琬苹,等.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针灸治疗经前期综合征临床选穴规律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20,16(8):146-149.
作者简介:虞丽相(1984年-),女,副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妇科,E-mail:yulixiang03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