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0
/ 2

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的应用

宋洁

(密山市人民医院,黑龙江省 密山市, 158300)


摘 要:目的:针对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50例急诊外科腹部损伤患者有关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及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术后清除乳酸与恢复体温时间详细记录,并对产生并发症的情况深入了解。结果:经手术治疗及护理后,在产生并发症比率、清除乳酸及恢复体温时间等方面,观察组患者都比对照组患者低,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应用于急诊外科腹部损伤患者中,有利于患者术后病情的早日恢复,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关键词:腹部损伤控制;急诊外科护理;护理效果


1. 前言

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明显提高车祸、工伤意外等导致的腹部损伤发生率。通常因腹部损伤患者具有较为严重病情,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治疗并控制病情可使患者生命得到及时挽救,患者治疗后确保其生存质量。在应急分期手术中损伤控制手术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手术,主要是对因低体温、酸中毒或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导致的不可逆病理损伤得到有效纠正,使患者提高生存质量,在急诊外科治疗中应用损伤控制手术的前景广阔。

2. 资料与方法

2.1 患者资料

收集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的50例急诊外科腹部损伤患者有关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在治疗前经多种检查方法确诊。根据患者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中有15例男患者,10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15—76岁之间,平均年龄(43.8±2.4)岁。患者致伤原因分布,10例患者为交通意外,4例患者为摔伤或跌伤,6例患者为重物压伤或砸伤,3例患者为锐器刺伤,2例患者为高处坠落,患者平均就诊时间(1.5±0.3)小时。观察组中有16例男患者,9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16—77岁之间,平均年龄(43.9±2.1)岁。患者致伤原因分布,10例患者为交通意外,3例患者为摔伤或跌伤,7例患者为重物压伤或砸伤,3例患者为锐器刺伤,2例患者为高处坠落,患者平均就诊时间(1.4±0.4)小时。在基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无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患者及其家人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及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常规宣教健康、心理护理等知识,以及纠正饮食不良习惯。观察组患者则采取损伤控制并护理配合措施。损伤控制治疗中优先处置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的创伤,准确判断出血部位及开展控制止血工作。再结合患者出血情况对填塞、压迫等止血方式进行选择。与患者术前检查结果相结合,针对性处置不同部位发生的损伤,不只是将患者伤口彻底清洁,防范及控制可能产生的污染,冲洗腹腔。采取胃肠造瘘并留置引流管,以免患者流出胃肠内容物。急诊患者治疗后,向ICU病房送入并进行后续治疗,建立相应的静脉通道,根据患者病情及体征等采取适宜剂量补液进行治疗,纠正酸中毒或低血容量等问题,采用预防性抗生素,使患者产生的感染比率降低。对肠外营养予以必要支持,确保营养的正常供给。

护理配合措施:手术初期应观察和监测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不仅要将保暖工作做好,建立及时补液的静脉通道,使酸中毒和低血压得到及时纠正。患者复苏期不仅要对患者指导,使其呼吸道保持通畅,采取吸氧,合理补液等方式,定期监测患者体温、凝血等指标,确保体温处于稳定范围,并具有正常凝血功能。术后不仅要积极沟通患者及其家人,对患者心理状态及诉求加深了解,对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与讲解有关知识、优秀病例及指导注意事项等相结合,提高互信,使患者提高治疗信心,确保心态良好,对于改善预后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3 指标观察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术后清除乳酸与恢复体温时间详细记录,对患者产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深入了解。

2.4 统计分析

采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 21.0处理患者有关研究数据,采用百分比形式表示患者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方法进行比较,采用(X±S)形式表示患者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方法进行比较,P<0.05表明患者有关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3. 结果

表1. 两组患者产生并发症比率、清除乳酸及恢复体温时间等指标的比较

分组

产生并发症比率

病死率

清除乳酸时间(小时)

恢复体温时间(小时)

观察组

8%

4%

11.89±3.99

4.33±1.12

对照组

28%

16%

31.81±5.98

13.51±2.41

经手术治疗及护理后,在产生并发症比率、清除乳酸及恢复体温时间等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都比对照组患者低,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4. 讨论

在急诊外科中,腹部损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创伤性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较多致伤原因、较多变的病情等主要特点,患者腹部较特殊的解剖位置,损伤容易影响很多重要器官,不适宜的急诊救治措施将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将对患者生命产生威胁的主要因素消除,提高止血有效性。通过对静脉通道的建立,将机体循环妥善调整,加强保暖,使体温保持正常等措施使病死率明显降低。以上操作在损伤控制治疗中被视为第一阶段的治疗方法,实时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治疗方案灵活调整。第二阶段将治疗场所向重症监护室转移,治疗目标是使患者改善呼吸系统功能,对于呼吸道通畅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对红细胞、悬液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快速进行补充,恢复凝血功能,在最短时间内使患者指标处于正常范围。第三阶段主要采取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药物护理等措施,使产生并发症的比率降低或有效处理产生的并发症。

本研究针对腹部损伤患者比较了应用传统手术方法及常规护理措施、损伤控制并护理配合措施的效果,结果表明经手术治疗及护理后,在产生并发症比率、清除乳酸及恢复体温时间等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都比对照组患者低。这与有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损伤控制治疗方法与护理措施的有效配合对于患者生存率的提高,术后患者恢复各项机能等具有重要作用。在观察指标中列入凝血酶原时间、恢复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结果更优。

5. 结语

综上所述,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应用于急诊外科腹部损伤患者中,有利于患者术后病情的早日恢复,术后降低产生并发症的比率及病死率,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参考文献:

[1] 罗瑞忠.腹腔穿刺术在外科急腹症和闭合性腹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民康医学,2018.21

[2] 韦叔东.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严重腹部创伤中的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1

[3] 张淑文.创伤性休克患者在手术室中的抢救护理[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8.10

[4] 朱景法,朱志侠,黄燕龙.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J],求医问药,2019.15

[5] 于艳,刘海燕.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9

[6] 吴晖.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8.12


作者简介:

宋洁(1982-),女,汉族,黑龙江密山人,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外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