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温州 325025
摘要 大学生创新创业受到个人意愿和能力的影响,而个人意愿又受到创新创业环境和平台的影响。在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教育中,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层面的教育形式,经过多年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照本宣科的创新创业理论课堂,固然是创新创业的惯用教育形式,然而,重实践的高职院校学生更趋向于接受浅显易懂的教育传播方式。加强创业专业学生的的理想信念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从加强创业专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来分析,探讨加强创业专业学生理想信念的要求和方法,以期更好地引导其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关键词:高校;创业专业;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创新创业活动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自教育部于2010年5月提出《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以来,到 2015 年国务院密集推出有关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我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逐渐加大,目前已经到了全面展开的阶段。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亦成为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正处于复杂多变的全球化时代,面对国内外很多负面社会思潮和不良文化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在不同程度上受其影响出现了不少问题。与此同时,在高校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也存在着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不大的问题。因此,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及教育问题,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应予始终高度关注,加强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迫在眉睫。
综上所述,正确全面的加强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创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尽管十二五教育部已经在全国高校全面开展实施创业教育,落实“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要求,初步形成一些成果,但是对于职业高等学校创业专业班级建设探索与研究却并没有深入展开,导致在对创业教育的理解和实施上出现很多困惑。通过职业高等学校创业专业班级的建设,按照“爱劳动、有涵养、懂技术、强技能、会创业、乐奉献 ”的十八字人才培养方针,培养适应社会对创业人才的需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创新创业素质,掌握创新创业和创业方向领域相关的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初创企业或高级管理岗位领域的会创业能经营创新型人才。
一、创业专业大学生的特点
大学生创新创业受到个人意愿和能力的影响,而个人意愿又受到创新创业环境和平台的影响。目前我国通过各个层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内的导师制与工作室等形式,为学生创造了丰富的、多层次的创新创业平台,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因素所限,我国的大学生创业率及创业成功率并不高。据相关统计,我国 2015 年的大学生创业率仅为6.3%,创业成功率为 2%~3%,而西方国家的则分别达到 20%~30%和 20%,可以看出,我国和西方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依然是小众行为,是学生中能力突出、敢于尝试的勇敢者的游戏。那些更需要高校培养、帮扶的,占大多数的,能力相对一般、对保守的同学却没有获得应有的锻炼,这不符合我国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国家策略。究其原因,有学生自身的,更有机制的,如各创业平台(大创园、大创计划、工作室、导师制等)的筛选性、专业性,以及一定程度的限制性使学生的选择受到影响。另外,从一个平台到另一个平台的试错过程漫长,同质平台间的跨越也并不自由便利,加之平台客观存在的等级体系(师生关系、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等),也使学生的选择变得困难和要承受一定的压力。
针对这样一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实生态,出于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培养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初衷,给学生提供一个更灵活、自由、轻松、易融入的创新创业平台和机制,我们有了职业高等学校创业专业班级的构想:通过职业高等学校创业专业班级的建设,按照“爱劳动、有涵养、懂技术、强技能、会创业、乐奉献 ”的十八字人才培养方针,培养适应社会对创业人才的需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创新创业素质,掌握创新创业和创业方向领域相关的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初创企业或高级管理岗位领域的会创业能经营创新型人才。
二、加强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接续奋斗。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决定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高校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只有他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才能更好地做中国梦的筑梦人。
第二,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园地,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在教师。高校大学生是中国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高校发展的未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未来,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未来。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各种因素错综复杂,给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带来了很大影响。市场经济的功利价值取向致使少数高校大学生只注重物质实利,开始动摇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甚至“对国家发展道路存在一定疑虑”。理想信念是人们行动的指向标,是人安身立命之本。
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加强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发挥思想政治优势,准确把握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引导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发挥组织优势,及时将优秀青年教师发展入党,拉近党组织与高校大学生的距离,获得他们的信赖;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关心和服务于高校大学生,想之所想、急之所急,在真诚服务中使其切实感受到党的力量,增强对党组织的认同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落实,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要提高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就必须深入了解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以及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针对问题提出切实的解决对策。
三、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创业专业的教学过程
高校要切实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任,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1)加强科学理论的教育。没有理论上的成熟,就不会有政治上的坚定,如江泽民所指出:只有真正具备了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才能够牢牢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主义理想。只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是科学,进而把它作为信奉的主义,也就是说把对它的信仰建立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这样的信仰才靠得住。 (2)培养科学思维方式。强调理想信念,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就是促使大学生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国家命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这一点,需要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辩证的分析方法。思维方式是思维主体在一定的理论观念和方法论指导下所形成的认识客观现象、在思维中反映和把握客观对象的方式,包括人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思想的路线、方法。人们在一定时期的思维方式,是历史的产物,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进步。科学的思维方式即以实践为基础的理论思维方式,能为高校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维方法和认识的逻辑,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提高认识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把握事物的本质,进而拓展视野,正确了解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只有以科学的方法论认识问题,才能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一个完整的创业闭环,最后一定是落脚到创业行为。大学生是创业的实行者,创业实践和创业活动就是创业行为的具体展现。认知程度再高,情绪再强烈,没有行为的创业都是空中楼阁。从大学生创业行为来看,创业的落脚点在于创业的实践过程,而不是结果。传统意义的创业更强调创业的价值创造和经济效益,都是结果导向,而对于大学生创业导向,应该是过程导向,创业过程重于结果,可以允许失败、允许错误。在教育部实施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中就强调“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这恰恰与大学生创业行为内涵的理解一脉相承。所以从创业行为角度来理解,大学生创业应该是贯穿于创业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从小商品推销到开办淘宝店铺都是创业。
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载体,教师通过专业知识所蕴含的思想性、文化性、社会性和实用性等价值属性的教学,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学生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创业专业大学生的教学活动中,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业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课程思政是指创业专业高校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或能力,成为个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在传统的思政课程为主渠道的前提下,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精神融入到所有课程中,构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全程育人、立德树人的目标。课程思政可以理解为依托、借助于创业专业课、通识课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或者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融入创业专业课、通识课的教育实践活动,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
四、营造“双创”氛围
当前的大学生是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互联网中拥有数量庞大的教育资源。在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教育形式,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双创氛围。
第一,加大创新创业宣传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地对创新创业竞赛、项目、榜样人物等进行宣传报道,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学生通过对创业成功先进典型的了解,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创业信心,坚定创业理想。
第二,要丰富宣传方式。除了使用传统的校园广播、网站等方式宣传,还要善于利新媒体平台,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营造创新创业氛围。要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作用,为师生建立多维度、多内容的联结,如微信公众号、易班平台、抖音 App、各类直播平台等。这些社交平台拥有大量的学生用户群体,信息发布便捷,而且与学生的互动性强,不仅能够更好地吸引大学生关注,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还能够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现实疑惑,拓宽理想信念教育渠道和形式。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个人的理想抱负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大学生的成长才紧密联系在一起。高校中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中坚力量,所以必须要不断提升个人修养,以高尚的理想信念来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的理想信念,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志颖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探讨[J].知识经济,2018(20):151-152.
[2]白广申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J]. 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6(2).
[3]孙保营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局及破解[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01).
[4] 夏勇超.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7.
[5] 田梅.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中北大学硕士论文,2014.
[6] 张琳佳.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9.
[7] 刘慧.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就业创业中的理想信念教育[J].大学生就业研究,2008(8):121-123.
[8] 代慧,李瑞存.将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42-44.
项目来源:《职业高等学校创业专业班级建设探索与研究》R20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