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教研助推班本课程实施初探——以大班《绳子变变变》主题活动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5
/ 2

班级教研助推班本课程实施初探 ——以 大班 《 绳子变变变 》 主题活动 为例

陈燕虹

厦门市海沧区未来之星幼儿园


摘要】班级教研,是以教师为主体开展的以本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及保教过程中教师面临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的行动研究,承担着为班级幼儿设计学习经验并对幼儿学习经验的“教室实践”进行评价和反思的双重任务。班本课程则是基于幼儿的兴趣与发展需求为根本的,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的一种班组生态课程。本文以《绳子变变变》班本化主题活动为例,论述了教师以班级教研为桥梁,助推班本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关键追随兴趣 课程实施 课程意识


一、追随兴趣,班级教研聚焦课程生成价值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由此可见,课程源于兴趣,在班级教研时,保教人员也应聚焦幼儿兴趣,围绕课程选择的价值点展开研讨。

如在大班《绳子变变变》这一主题活动开展前,班级保教人员围绕观察本班幼儿、聆听幼儿对话等幼儿的生活、兴趣点研讨筛选本班课程的生成点,一名教师提出了在生态园引水活动中对幼儿的观察,孩子们围绕竹片总是倒下的问题想到了可以用美工区的绳子来固定竹片的方法解决,结合已有经验,孩子们选择了毛根、麻绳、毛线、橡皮筋、包装绳等不同材质的绳子并展开尝试和讨论,在第一次动手之后孩子们虽未成功但兴趣不减,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怎么样给竹片打结?”、“为什么绳子也会滑?”、“哪种绳子比较合适?”等等,认为可以追随幼儿兴趣,开展与绳子相关的主题探究活动,但这只是基于观察后提出的想法,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于是保教人员就“绳子”这一话题中隐藏的学习机会和教育价值展开深入研讨。通过借助《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一指引性文件以及网络搜索、资源收集等渠道,更为恰确的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梳理出与“绳子”相关的价值点:探究绳子的打结方式有利于孩子们不断思考及动手尝试,有利于其在主题活动中的深度学习;绳子作为生活当中常见的事物,其探究有助于孩子们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经验,而关于绳子引发的种种问题冲突的解决就是孩子们新经验构建的最佳渠道;绳子的多变更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了解绳子、绳子打结乃至中国结、蝴蝶结、刺绣等,也有利于孩子们感受中国民间技艺的魅力,激发热爱祖国艺术文化、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由此,通过对班本课程生成点的价值判断,做好主题活动的前期准备,以支持幼儿下一步的学习与发展。

  1. 持续探究,班级教研明晰课程实施落脚点。

在借助绳子固定竹片的过程中,孩子们收集到的绳子种类虽然日渐丰富,但更多的是幼儿自己动手尝试、分享经验,活动的单一形式使得部分幼儿逐步失去探索的兴趣,课程也停滞在固定竹片这一环节。课程生成点确定之初的喜悦在现实中遇冷,当课程难以推进实施时,寻求班级教研的帮助再次成为首选办法。

相较于上一次对课程价值点的判断,针对课程实施开展的班级教研,我们扩大了教研参与者的范围,参与班级教研的除了本班教师、保育员外,我们还邀请了本段开展过“纸”、“树”等探究式主题的班级教师及园内行政参与研讨,班级中一位喜欢编织的幼儿家长也受邀参与我们的班级教研。在研讨过程中,课程实施将目光落在了“孩子现在关于绳子和打结的已有经验是什么?” 、“孩子在打结的过程中表现是什么样的?”、“教师与幼儿可以围绕绳子怎样对话”、“还有哪些与绳子有关的活动模式可以使用” ,于是班级教研小组拟定了主题实施的思维导图,梳理幼儿可能遇到的问题点及主题开展过程中可供利用的资源,如围绕“什么是结?”,可在全园、家中、社区寻找各种各样的结,认识结,了解打结的各种方式,并尝试打结,通过提问打结成功的幼儿“为什么你的结成功了?你是怎么打的”,在班级内搭建分享平台,梳理有关打结的经验,再次尝试打结。可在刺绣坊提供绳线材料,供幼儿制作;在美工区中展示幼儿制作的绳子作品,如:刺绣、瓶子装饰、包装盒子、利用绳子解决生活中除打结以外的常见的问题等等,这些均为课程的实施进一步厘清思路,也正是教研小组的“点拨”,使得班本化课程开展中教师有了新的思考方向,能够始终坚持“观察幼儿”,除了发现幼儿的兴趣之外,更发现了幼儿在课程中的问题点、重难点。时常反思、时常教研,可以发挥“校正”的作用,使之后开展的主题内容更能贴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使得课程实施真正落地,切实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拓宽视野,班级教研助力教师课程观转变。

课程的研究和实践应该以班级为基点,班级教研作为课程建设的桥梁,能有效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进一步帮助教师树立课程意识,围绕班本课程建构开展班级教研。

在《绳子变变变》主题活动中,孩子们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对于生态园水管连接中发现水管的竹片老是滑走的而发现可以利用绳子打结来帮助竹片固定,于是我们根据孩子们的需求展开教研,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关于什么是结,引导幼儿认识结的结构和打结方法,同时知道原来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结,引导幼儿在尝试打结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并获取经验。通过班级教研分析幼儿现有水平,碰撞思维,如:发现固定竹片的过程中,可能是因为绳子材质的原因导致竹片会滑,也有可能是能绳子打结的方式不对导致竹片不牢固,则可在实施中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自己动作操作,发现绳子的材质,以及打结的方式都非常重要,打结的时需要多绕几圈才能更加牢固,需要用力打紧一点,才能成功等等。正是在这样的教研活动中,我们梳理发现,孩子们从—开始对打结一无所知,到好奇,到学会打结,到选用合适的结和绳子固定竹片,他们在不断地思考、分析、深入学习。让他们在活动能够得到发展。此次活动,因孩子的微小发现而起,由问题层层推进,学习的不仅是孩子,在活动尾声,绳子还与幼儿园的运动节的跳绳比赛产生新的火花而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教师的理性思辨使得教研更加聚焦真问题,经此,教师的课程观念也在悄悄的转变着。

综上,每一次的研讨,都应带着问题与组员讨论,带着自己的思考,与别人的想法进行碰撞梳理,探寻更合适的解决方法,在班本化课程实践中,不断走进幼儿,不断调整和探索各种教育策略,以此为桥梁,让主题活动的开展更具适宜性、针对性、发展性,在促进幼儿获得发展的同时,也促进教师教育智慧的增长。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10-119.

2.杨冬梅,如何有效开展班级教研?[J].福建教育杂志社,2021-5

作者简介:
姓名:陈燕虹      
性别: 女      
学历:本科         
职称:二级教师    
单位: 厦门市海沧区未来之星幼儿园        
单位所在省市:  福建省厦门市     所在省市邮编:3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