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的指导原则和评价指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5
/ 2


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的指导原则和评价指标

徐玉玲 柳 葳

身份证号码: 41232519820704**** 身份证号码: 41041119750725****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然而人们对城市生态景观建设也有所了解。因此,经济发展使得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现代城市日益拥挤和污染扩散化,各种类型的污染对人类住区和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此外,自然资源越来越少的紧急状况,让人们认识到不断寻求自然共存之道,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之路。要解决城市扩张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矛盾,必须对城市进行有效规划和有效利用,因此国家提出了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的概念。

关键词:城市;生态景观;原则

引言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城市建设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景观建设原则,提高城市建设质量。从城市独有的原始特点出发,在保证不会破坏架构的情况下,通过保留当地独有的城市风貌,进行个性化塑造,完善基础设施,为农村人民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让游客能够充分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有效带动城市旅游事业的稳定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景观构建是实现城市建设的关键。

1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的含义

当今的城市系统是具有社会、经济和自然因素的复杂生态系统。在当今城市居民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在设计和配置城市生态景观时,不仅要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到通过提升人们的居住生活环境来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这需要城市致力于可持续的城市绿化发展,通过大规模绿化、合理利用和分配资源和能源等措施。城市生态景观主要包括郊区森林、、草原、绿色廊道、水体等能够提供自然生态系统服务的景观。城市生态景观建设主要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更加注重城市景观空间结构,理顺廊道、沉积物、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做到根据不同方法,为建筑选择合适的美学价值观念对其开展研究。

2我国城市生态现存的问题

  1. 缺乏本土特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城市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地交流紧密、彼此渗透,逐渐出现了文化趋同的现象,给地域文化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由于西方的城市生态的景观设计起步较早,影响力较大,这些年大量的设计观念、风格流派接踵而来。在吸收国外优秀设计的同时,我国设计师缺乏结合自身的思考,盲目地引用非本土树种、传达与本土文化违和的设计观念等。(2)忽视生态性的本质。城市生态的本质是其生态性,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改良或修复地块周边的生态环境,甚至改善城市的生态系统。然而不少城市生态仅仅通过种植大量树木美化环境、营造并强调园区的人工景观,忽视自然生态的自我演替能力。有的甚至打着“生态”的旗号开展各类游园活动,通过商业化行为提高园区的经济效益。

3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的原则

3.1保护原有生态

在城市中所存在的原有生态能够充分体现出人们生活的条件。在以往城市发展过程中,因为土地开发不合理,严重影响城市的环境,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在保护生态与城市发展之间不要顾此失彼,要用科学合理的手法开展农村生态景观设计。只有保护好赖以生存的生态资源,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才能让人们在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依旧“望得见山、看得到水、留得住乡愁”。

3.2以人为本原则

规划设计应该从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多调研和收集居民的意见与想法,考虑景观设计中的功能性,关注居民的经济收益、对新型设计材料的接受度、生活质量的提升度、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适应性。人居环境条件能否得到改善,重要指标之一便是能否留得住人,吸引更多的年轻一代能够回到家乡,在保证经济收入的同时,不需要背井离乡,也能更好地陪伴家人,进一步建设所在地区的人居环境,形成良性循环并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3.3可持续发展原则

城市生态不能无目的设计,需要巧妙设计实现园区内资源的循环利用,尽量减少人工痕迹,建立可自我演替的拟自然生态系统,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此外,园区需要注意在建设时应当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在材料的使用上也可多选择环保材料,尽量减轻对环境的负担。

3.4保留地区独特文化

城市建设需要依靠本地自身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社会特点,这些都是这一地区居民的重要财富。尊重当地生活环境,在原有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因地制宜地改造利用,从而展现出代表当地民俗风情景观的城市新貌。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相结合,能增强城市景观的人文性和艺术性,同时还能促进该地区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好地体现出该地区独特的城土文化。

4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的评价指标

对于城市生态景观的基础理论,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度量和量化指标,它是现有城市景观中问题和困难的主要来源。虽然国内和国际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景观指标上,但林业、景观生态学、建筑和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科学家对生态景观的措施和指标有不同的了解。在可持续景观设计方面,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栖息地的保护越来越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全球生态景观指标涉及材料和产品、水和废水处理、雨水管理和热岛效应五个维度的研究很多。在国家层面,我们已经提出了一些量化指标来帮助建立生态系统群落。例如,国家制定了25个社区环境指标,涵盖自然环境、建筑、环境基础设施、居民环境意识、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像程中这样的科学家使用四个和主要参数来评估共享公寓的环境质量,分别是空气质量、物理质量、建筑质量和环境质量。一个系统的创建建立在更高的空间层次上,生态城市评价会更注重社会经济要素与自然资源的平衡程度,特别是注重和谐、发展、文明等特征。

5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策略

策略之一:保留原有地貌肌理,善用城土植物。植被是城市的生态基底,也是城市环境中面积最大、辐射范围最广、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强的景观要素。在生态景观设计中不仅需要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而且需要对已破坏的地区进行生态修复。在不同植物景观的搭配上,设计师不仅要考虑景观效果,而且应该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与场地肌理以及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在原有的城市环境基础上进行更合理的改造,而不是一味地大量引进外来植物。一方面,城土植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对于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力,其构成的植物群落也更为稳定;另一方面,城土植物营造的景观效果也更能体现一个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彰显地域特色。策略二:建设水体生态绿廊。水是生态之源,水体绿廊建设是构建良好的生态体系的重中之重,其首要任务是以区域内河湖水系的自然本底为主进行生态建设,并加强滨水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在此基础上通过景观生态设计做到景观改造和生态修复,更好地推动水体绿廊的治理,挖掘和发挥其独特的生态价值。这样能让城市景观得到延伸与发展,更重要的是推动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使城市逐步构建起完整的生态保护恢复系统,形成有力的“绿色后盾”,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舒适度,更好地推动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设。

结语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景观模式,这是城市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构建和谐社会和打造宜居城市的重要措施。此外,生态城市景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一个三维立体的生态空间,而不是一个纯粹的人文的自然系统,更不是建筑物或汽车等无秩序之物。我们将审视景观与生态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创造一个真正惠及人民的包容、可持续和可扩展的城市生态空间。

参考文献

[1]梁斌.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园林设计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56.

[2]倪太林.城市园林绿化修剪及养护管理工作思考[J].花卉,2021(18):42-43.

[3]郁会平.郑州市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