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同道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不断提速,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生活质量的提升,群众的实际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社区无法满足居民对于社区生活的新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健康中国”提升为国家战略。而健康社区就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环节,也是健康产业的终极市场。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健康社区的内涵和现存问题进行总结,明确具体的应对方案,以期推动城市健康发展。
关键词:生态系统;健康社区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与经济发展成就显著,城市化建设不断完善,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但我国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带来的新挑战。由于社区内部的健康状况会对群众日常生活带来直观影响,故而其广受社会关注。考虑到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群众认识到新理念的重要性,故而工作者要加大宣传力度,结合实际情况展现健康社区理念的内在诉求,帮助群众明确建设路径,为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1 健康社区的内涵
健康社区没有至今没有固定的标准或者专属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定义健康:健康是指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我们认为健康社区应该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实现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的居住环境,满足居民对于社区健康的空间形态设计和服务设施的需求,同时也要满足居民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也是提升群众居住安全性,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状况,利用健康的特点美化居住环境,最终带动社会发展的方法。现阶段各个地区都有健康社区试点,但其各自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条件之间的差异,健康社区的评判标准各有千秋,但大方向都是追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同时,毫无例外,所有的健康社区除建设方案以外,都配备完善的监管体系,共同对健康管理,健康结构基础和环境进行综合考核,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考核内容正在不断细化,希望尽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
2 生态系统视野下健康社区的建设问题
尽管国内健康社区理念自提出已有一段时间,体系正在不断成熟,但仍然尚存部分问题难以解决,制约着健康社区的发展:
2.1 理念缺失
健康社区的日常工作需要根据基础服务和管理行为进行约束,借助先进的工作理念,对现有的工作方法进行优化,让更多的群众认识到健康社区的重要性。但事实上,绝大部分群众只在乎自身经济收益情况和生活品质,对国家推出的健康社区没有概念,其认为只要不影响到自己的经济和日常生活,这些概念都没有差别。这种认知度不高的情况致使健康社区概念落实存在困难,严重影响各项决策落实。
2.2 力度不足
健康社区并不是地方为附和国家政策所推出的表面概念,而是在以往的日常管理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明确特点,进而制定的实用性强,对居民的生活能起到维护作用,同时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可事实上,健康社区的落实通常只是由国家卫生监管部门和民间自发性的卫生组织牵头执行,政府的监管部门仍然只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健康社区概念的普及力度不足。总的来说,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因为政府机关没有意识到健康社区的重要性。另外,健康社区理念本身就是比较抽象的理念,其主要的作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障生态环境。但这样的预期目标就和国家长期实施的生态修复体系以及环保节能体系有所重复,致使很多工作人员认为,健康社区概念只是环境治理工作的一个分支,不需要重点关注,群众对环保问题的认识,经过政府长时间宣传,已经初具规模,不需要再针对健康社区进行进一步优化。
2.3 评价不合理
现阶段,各地区为实现健康社区概念的合理落实,建立了很多考核指标,以此来评价工作人员是否落实相关政策,群众是否意识到健康社区理念的重要性。但工作人员却又忽略一个问题,规章制度和评价体系的落实,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建立各项考核指标,最终目的是使其具有权威的参考意义,明确当前工作现状,针对性的制定计划方案,提升效率。可部分地区的工作人员为彰显自己的工作效率,不结合实际情况设定诸多不同的考核指标,有部分指标内容却大致相同,致使人力物力被浪费,实际操作性降低。
2.4 群策群力无法实现
健康社区理念的落实,需要工作人员结合周围的生态情况进行合理宣传,明确具体的做法,以及日常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为了解健康社区理念的居民进行深度普及,明确健康社区理念和环保之间的差距。但事实上,很多工作人员只通过单向的口述传递或政策文件下发张贴,这种方法很难受到群众的重视,并且日常生活中,由于没有具体的引导路径,很多群众甚至不了解健康社区概念,更不会根据国家政策和下方的指令进行合力改革,致使隐患问题越来越多,直至影响政策落实。
3 健康社区建设策略
3.1 树立正确的环保思维
健康社区是国家通过收集社会需求,明确城市化特点所建立的阶段性建设目标,同时也是为满足健康需求应运而生的工作体系。基于此,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与之匹配的思维逻辑能力,增强了解健康社区的重要性。以生态社区特点为基础,明确具体的做法,具体情况如下:首先,工作人员要实现阶段性的工作模式,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通过确立新目标,改进目标,并不间断地收集数据,积累经验,优化当前工作体系,对现有的生态系统进行维护。其次,要具备系统思维,健康社区的建立需要整合政府和社会等多方资源,并借助政策的帮扶,实现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建造,积极主动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进展,不能各自随意更改工作流程,否则会使得整体管控力度降低。
3.2 建立有特色的健康社区
健康社区可以明确起点,但理论上来讲是没有终点的。因为健康社区是一种理念,其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但现阶段,很多公益的落实都需要消耗自然能源,对周围生态系统造成影响。所以,环境污染问题长期存在,健康社区理念短期内也无法达到预期最好的效果。基于此,首先,工作人员要积极主动地明确社区内部的资源总量和居民需求之间的关系,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制定建设计划。明确附近居民的实际社会诉求,打造效率更高,使用性更强的多性能融合型健康社区,为群众提供更稳固的保障。其次,对于群众实际需求的收集不能停止,每隔固定时间或阶段性目标完成后,都需要明确附近居民的实际诉求,结合实际情况普及健康社区理念,了解健康社区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地提出看法,集思广益,明确下一步方案的落实方向[1]。
3.3 挖掘多方资源
相关人员需要明确健康社区的建立,并不是单靠国家的政府机关努力或群众自主性足够就能够合理建设的。而是地方管理部门需要以健康社区为中转,不断收集民生意见和实际诉求,对现有的体系进行优化,加强社会建设力度,将抽象的生态环保,经济等多种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工作方式也不能过于死板单一,要收集各部门工作数据,明确各自诉求,形成多方合力的的战略同盟。其次,工作人员必须做到群策群力,明确政府机关重要的作用是当作中转,调度内部资源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条件[2]。
4 结论
综上所述,借助传统基础设施的特点,有秩序的建设,健康社区可以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创建更文明和谐卫生的生活环境,对国家政策深入了解,提升政府机关和群众之间的联动性,群策群力,解决现实问题,实现资源共享,以点带面,最终推动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付立华.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社区矫正与和谐社区建设[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4):4.
[2]张国钦、李妍、吝涛、李新虎、王兰、刘文惠. 景感生态学视角下的健康社区构建[J]. 生态学报, 2020, 4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