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经济发展大局,关乎社会安定稳定,是教育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基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推行,“双高计划”等相关政策的落地,高等职业教育在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当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职业核心能力定义,并从多个方面提出了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就业;就业核心能力;职业规划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发展水平不断进步,社会受教育水平在近年来不断提升,大学生数量显著增加,大学毕业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同时由于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大学生就业压力持续不断增加。国家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出台了很多政策,这些政策对学生就业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帮助,但是并未完全解决所有的就业问题。
1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
调研中发现,高职大学生对于自身没有足够充分的职业定位。第一类问题是学生自我认识不够清晰,部分学生在进行自我认识和评估的时候,要么过度自卑,要么过于自信。自卑的学生难以看到自己的优势,认为自己没有就业竞争优势,职业定位较低,求职过程中总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自卑情绪导致面试失败率高。自信的学生则对自己过分肯定,过度自信,职业定位过高,看不到自己的劣势,导致准备不充分,错失就业机会。第二类问题是有强烈的就业意向,但是目标还不明确,在调查走访中发现,超过半数的高职大三学生没有十分明确的就业目标,迷茫不思考是他们的心理特点,不愿主动参与学校推荐的双选会,即便专业对口的优质企业,仍有学生态度消沉,因此错过很多就业机会。仅有少部分同学有明确的规划,会提前准备,自己查阅资料,咨询学长,做足功课,制定目标和计划。第三个问题是有做事业的前景愿望,但是行动比较滞后,大部分高职毕业生会对于择业这种结果不明确的事情犹豫不决、瞻前顾后、优柔寡断,缺乏行动力进而导致缺乏实践经历,缺乏试错经验,害怕失败不如宅在屋中的想法在群体中并不少见。只有少数高职大学生富有积极的实践热情,会愿意为了目标努力付出,全心投入,具备勇气和行动力。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心理素质不够强,大部分高职毕业生会有就业焦虑和恐惧,例如调查中就发现有很多高职应届毕业生在对用人单位情况不了解的情况下匆匆的签约,发现不合适又开始毁约,这是一种很明显的急躁心理。高职毕业生还有很典型的“从众”心理,看到别人去了哪家单位,自己就跟着去,没有从自身考虑是否合适,对就业信心了解也不充分,自我认识不足,随波逐流导致频繁离职。
2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剖析
2.1加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力度
从学校的角度来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高职院校做好3件事。第一,加强课程体系改革。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该更加关注未来发展前景较好的专业,提高学生就业的专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应该丰富课程内容,不能仅仅专注于专业知识,也要关注时事政治,加强思政教育,提高英语、日语等语言教学,扩大学生的个人技能,提高竞争优势;此外,还要在课程设置上引入实践课程内容,知识和技能双管齐下,理论和实践同步进行,让学生具备专业实践能力,获得丰富经验。第二,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课程改革的关键,一方面要努力引进优秀教师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第三,完善相关专业教学设备。学习实践需要一定的设备支撑,高职院校应该把经费用在实处,多将资金用于建设专业化的实验室,引入先进的教学设备,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
2.2提供就业平台、加强校企联动
企业在促进高质量就业过程中需要做到提供就业平台以及加强校企联动这两方面的工作。学生就业的主体是企业,企业自身发展需要不断输入新鲜血液,吸引高素质人才,对技术有一定要求的企业更需要专业性对口人才。因此,实现高质量就业,不仅能够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还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秀的高水平技术人才,这是一项双赢的事情。企业要促使高质量就业目标实现,需要提供就业平台,与高职院校进行联动。做到这一点,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方面,企业需要与高校进行深度合作,合作需要兼顾实习以及就业两方面,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提前锻炼自身工作能力,获得工作经验,企业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明确人才技术水平以及人才与企业的适配性。另一方面,企业应当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就业平台,过去由于信息不发达以及就业环境严峻的限制,学生就业困难,企业招聘也存在问题,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平台在当下企业招聘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可提前与学校联系,进校园招聘,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便利,专业对口招聘,提高招聘效率,在招聘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与高校进行信息对接,了解学生信息,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通过互相了解以及信息平台构建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满足当下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就业的需求,促使高质量就业的目标能够早日实现。
2.3强化师资力量
“师资”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第一重要资源,无论教学内容的重理轻实还是教学评价的主观化倾向,归根结底都源于师资力量的单一性和薄弱化。专任教师普遍缺乏企业实战经验。虽然近年来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已获“双师”证书,但真正的“双师”资质应是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的双重身份。教学上,高职院校应大力引进企业导师、产业教授进课堂、上讲台,弥补校内教师实战经验的不足;教材建设上,邀请企行业专家参与教材编制队伍并形成“活页式”教材,边“教”边“编”,让教材“动”起来,既体现教学内容的实时性,也体现企业需求的社会性,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教学内容更新慢和实践性不强的问题;学业考核上,加大实操考核权重。这一切的实现单靠校内教师力量难以完成,开展校企深度合作,让“行业专家”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中,扩大现有师资范围,强化师资力量,才是重中之重。
2.4加强学校就业品牌建设,完善就业保障机制
学校方面要重视和建立健全就业指导和保障机制。高职学校重视学生的输出,持续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就能提高本校的就业质量从而提高自身在高职院校中的知名度,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度,让就业成绩成为学校的特色和优势。这需要高职学校不断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构建完善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打造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实训基地和技能训练基地,探索新职业能力培养模式,为用人单位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我国高职教育的特点和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困境,提出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对策,将为高职院校实现教学改革和大学生就业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林秀丽.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三教”改革的路径探究[J].科技与创新,2021(11):33-35.
[2]焦英.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对大学生学习、就业的影响力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1,6(06):228-229.
[3]朱洁.高职院校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特点及成因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07):21-23.
[4]高燕,潘巍巍.广东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调查研究及对策:以广东省两所高职院校为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5):122-124.
作者简介:杨晚星 1987.08 汉 湖南,本科,讲师,会计,审计。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LLXB202201)《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