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建设小学 537100
【摘要】:在教育领域中,人工智能的使用能有效提升各项教育工作开展的成效,同时还可以将素质教育理念更好地融入其中。小学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该时期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基础性的知识,这对其日后的学习形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小学教育的质量会直接决定学生的后续学习状态,应当遵守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巧妙地运用人工智能,优化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这样学生才能接触到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培养科学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教师要积极自主地改革创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人工智能相整合,顺畅地推行并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运用
引言
人工智能正在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迅猛发展着,自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来,就已经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了相关人工智能的课程,逐步将人工智能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相结合,逐步推广编程教育,支持开展人工智能竞赛。根据规划在小学课堂中普及人工智能相关教学,也是未来国家大力推动的主要教育形式,因此人工智能与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相结合是势不可挡的。而现如今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社会各行各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工智能教育也是迫在眉睫的。
一、人工智能对信息技术教学带来的影响
(一)人工智能下的智慧课堂生成
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领域的融合,是当前信息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想要让教育行业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就需要在教育教学中融合先进的教学技术,人工智能的出现对我国教育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将其运用在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中,符合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需求,也能推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教学手段,将信息技术课堂中想要讲授的知识内容借助网络平台,从大数据中搜索相关的教学资源,并对大量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与处理,丰富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内容接触面,让更多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服务。由此,通过人工智能教学技术的运用,将教师从繁重的、机械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减轻一些不必要的教学工作负担,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构建出更为智能、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促进智慧可能的构建,让教师可以更加轻松地完成授课任务,培养出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
(二)实现教学资源的高度共享
信息技术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信息共享的平台,人工智能的形成及其在学科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一步提升了教学资源共享的简洁性与高效性,拓展了教学资源共享的渠道,这一创新性的转变,是对信息化教学革新的证明。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获取学习资源的方式变得更加简单、方便,教师的信息技术课程知识讲解过程也变得更加清晰明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助力。
(三)让多元教育并存成为现实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技术水平有限,教学场景的设置只能局限于有限的课堂时间与空间内,在这种教学条件下,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也相对单一,无法为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以及更为优质的学习条件。而人工智能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受到时间与空间束缚的问题,可以为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例如,教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融合,构建了学校与社会的有机联合教学机制,发挥了人工智能的优势,让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更加开放、多元,让多元教育不再是梦。
二、人工智能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研究
(一)人工智能导入设计
教学导入是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其能让学生由课下的娱乐状态转变为课上的学习状态,和传统的复习导入方式对比,采取生活式人工智能技术场景导入,会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共鸣,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也会变得更强,可以借助人工智能中的图像识别等,设计导入的内容。比如在讲解《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展示生活中人们用脸部识别过门禁或者结账等的视频,学生通过观察这些影像资料,可以联想到自身的生活,从而认识到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中。之后要以视频的内容为主题,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过门槛以及脸部识别是依靠什么技术完成的吗?”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将人工智能技术的答案说出来,给学生讲解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趋势,这样学生才能站在更为科学的立场看待这类信息技术,学生也能调动自己的大脑,联系实际生活,学习新课的积极性会变得更强。
(二)人工智能创设场景
人工智能虽看起来比较高端,但其和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在讲解小学信息技术知识时,教师可以选择生活当中一些较为常见的人工智能应用案例,给学生传授信息技术知识,让学生正确地认知并识别语言的应用场景以及图像,满足学生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兴趣和欲望。人工智能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发展前景尤为广阔,教师需要对其高度重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高大上的人工智能变得更加现实化,这样学生就不会对人工智能产生恐惧、畏惧等不良情绪,同时还会享受人工智能给其生活带来的便捷。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借助这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并体会人工智能存在的价值,这样学生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兴趣就会变得更加高涨。比如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类工具,由原本的键盘发展到无键盘式的智能手机,从原本的按键输入密码过渡为指纹解锁、脸部解锁等,这些都是人工智能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三)人工智能整合课本
教材是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基石,同时也是信息技术知识的传播媒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内容以基础方面为主,这样设计主要就是让学生能够掌握一些较为简单的计算机操作技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如果在教学时只是单一地给学生讲解教材中的内容,无法让学生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对此,教师要分析教材的重难点,以实际的教材内容为出发点,将人工智能技术等相关知识引入其中,这样学生就能在学习了解基础信息技术知识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并且正确认知到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在讲解《初识WPS演示》这一知识时,该节知识会涉及WPS的优势以及作用等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较为简单的标题制作幻灯片,将内容放映给学生看,之后把最新的信息资讯和其内容相结合,这样学生就可以了解到WPS演示和人工智能技术之间所存在的连接关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涉及的范围极广,包含心理学、信息论以及数学等各方面的内容,是一类多领域的交叉学科,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智能化实现的主要方式,要探究计算机如何模拟或者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得到新的知识及技能,对原本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和优化,改善自身的性能。想要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给社会培养出高素养复合型的人工智能人才,就必须注重优化调整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践行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正确认知人工智能技术投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尽可能地提高这类教学模式应用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赵娴.人工智能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24).
[2]程稚蔚,潘彩虹.上好人工智能“第一课”——“初识人工智能”[J].教师.2019(23).
[3]张丽丽.人工智能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内容之嬗变[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