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石岩益民幼儿园 广东省 518108
[摘要] 要想教育好幼儿,必须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关键词] 遵循发展规律 切忌拔苗助长
转眼从事幼教也有十五年,越来越感觉自己要学的却越来越多,从去年开始我园就经常组织大家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每一次学习,都会给我很大的触动,也会给我很大的启发,深深的让我感到要想教育好幼儿,必须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切忌拔苗助长的教育。
“拔苗助长”的语言故事出自《孟子?公孙丑上》里,说的是宋国有个人嫌庄稼长的太慢,就把幼苗一棵棵地往上拔,回来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了赶忙去看,幼苗都枯死了。后来就用“拔苗助长”比喻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了。
实施《指南》的原则之一就是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教育部工作如此细致,令人感动。众所周知,幼儿是最需要照顾的,老师多体贴些,幼儿身心成长才会健全;主管部门对幼儿工作者“无微不至”地一一指导,可谓用心良苦。估计负责制订《指南》的有关人士对幼儿园阶段的状况也有某种切身体会,所以才能把握得如此到位。
一、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种现象“经久不衰”呢?
(1)、家长望子成龙过于心切,彼此之间拿孩子攀比,信奉“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很多家长除了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以外,离园后的时间,给孩子报了很多补习班,什么英语班、口才班、数学班等等,周六日也不让幼儿休息。我曾问过一个家长,我说“你让孩子上那么多班,你不怕孩子累着啊。能行吗?”这个家长很干脆的回答:“我知道他很累的,但是没办法啊,你不学,人家学啊!不学就得落后啊!我可不能让我的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听了这话,我觉得似乎也有些道理。这也是现今的应试教育制度造成的,这些家长似乎顺理成章就应该这样做。
(2)、更为普遍的原因,还是小学入学考试越来越难
现在那些师资好一点的小学,对学生的挑剔近乎到了苛刻的程度,夸张点说,可能要超过博士生面试。孩子在幼儿阶段不掌握大大超出《指南》范围的“应知应会”,休想进入好小学,说不定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所以,与其说幼儿园拔苗助长,毋宁说小学门槛太高,没有被拔过的幼苗只能望“门”兴叹。
深圳现在采取积分申请公办小学,在申请完毕递交资料环节,有很多家长连递交资料还要去排队领号,部分家长半夜就去小学门口去排队,拿着被子、行李等,都想抢先把资料递交上去,这个可真不是夸张,是真实存在的。
如果现在小学之间在师资和硬件上相差不多,入学竞争不那么激烈,幼儿园阶段的拔苗助长或许就不致如此。所以,与其殷殷叮咛幼儿教师教多少,倒不如好好推进小学教育资源的均衡化,这对于解决拔苗助长现象或更有实效。当然,均衡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不少。目前,教育尚未全面向民间资本开放,民办学校到底属于营利还是非营利机构的法律定性仍在游移之中,而“有门路”的人士始终虎视眈眈地盯着这块精肉,要让主管部门单打独斗完成教育资源均衡化,实在有些勉为其难。实质性的举措难以落实,而问题又不能不设法解决,
(3)、还有就是家长的观念的问题
在不少人眼里,孩子会认多少字、背多少单词、做几道数学题,成为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标准。有那么一部分家长,他们就认为幼儿在幼儿园学得越多越好,这样上小学就不吃力。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一味地强加于孩子身上,孩子大脑还没有发育到那个层面,非要让他去学,久而久之,孩子产生了厌学心理,以后再怎么让他学,他也不会学得很好。
二、那么这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究竟危害有多大呢。接下俩就让我们来剖析一下:
(1)、过渡施教,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孩子们整个幼儿、童年、少年等时期,不但身体处在发育阶段,就是大脑和整个神经系统也尚未发育成熟,如果这时让他们承受过重的负担,就会使身体健康受到损害。
例如有些幼儿园中班就教幼儿写字,写字过早,会影响孩子们的骨骼发育甚至造成畸形,错误的握笔习惯到小学以后也很难纠正。而且,过早过多地坐在课桌前,户外活动时间减少,还会导致孩子运动机能和身体素质的下降,影响正常身体发育。
(2)、过渡教育会使孩子们的心理受到损害
过多的不符合相应年龄阶段的教育,会使孩子精神上疲惫不堪,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高度紧张的状态,就会造成萎靡不振、甚至厌学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若仍过度施教,有时会使子女的精神崩溃,出现极端行为,酿成换不回来的悲剧。这里所讲的过度和适度的“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不同的儿童应掌握不同的标准,不能一刀切。如果属于智力超常的儿童,那么,对他们的教育必须比一般儿童要早一些、多一些。而对于低能儿童则应迟一些、少一些。这就需要家长们对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情况及时地反馈和调整。
(3)、甚至会扼杀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1968年,正当我们沸沸扬扬搞升学率的时候,美国内华达州一位3岁女孩伊迪丝的的妈妈因为幼儿园教了“O”字母将该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伊迪丝在认识字母“O”之前,将其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的东西,而现在孩子失去了这种想象能力,剪断了孩子的幻想翅膀,要求幼儿园赔偿1000万美圆的精神伤残费。法院竟然判这位妈妈胜诉。随着美国《公民权法》规定:幼儿在学校拥有两项权利,即玩的权利和问为什么的权利。有人感叹,如此重视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难怪美国人在科技创新方面始终走在了世界前列的了。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夫说:“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所能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美国教育学家门肯说:“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长大了成为普通的居多,因此,教师不必刻意去追求要使学生怎么发展,而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是小草就让它装饰大地,是参天大树就让它成栋梁之材。”
三、怎样才能走出这样的误区呢?《指南》的颁布,无疑给了我们幼教工作者带来了曙光,同时也指引了前进的方向,就是要“遵循幼儿发展规律”。
(1)、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
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幼儿学习的特点是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我们老师要积极地为他们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丰富的材料、合理的时间安排等,更要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不能以我们大人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
(2)、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而不要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3)、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的连续性进程上的个体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拔苗助长”寓言故事最终的结果我们也都很清楚,希望类似的悲剧不要出现在祖国新一代的花朵身上,采用科学的教育法很重要!这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012.9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7
[3] 美国《公民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