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 42900419890728****
摘要:本篇文章针对水利堤防险情的成因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结合水利堤防险情的常见类型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抢护措施,其中包括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巡视管理制度、积极创新养护模式以及全面加强水利堤防险情排除的工作力度等,以期能够对我国水利堤防险情的有效解决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水利险情;堤防险情;抢护措施
堤防是阻挡洪水侵袭的主要建筑物,并且是水利工程防洪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水利堤防险情的类型与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堤防险情管理的科学性,还能够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1 水利堤防险情的常见类型与成因
1.1 渗水
能够导致堤防渗水的原因有很多,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洪水量过大,长时间超警戒水位运行;堤防设计不够科学,断面的尺寸不符合规定,洪峰已经越过限定水位;在进行堤防填筑的过程中,填土内的含沙量过高,并没有在相邻水坡的位置加设对渗流的控制设施;由于受到经济条件与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些水利堤防工程多存在着碾压紧密度不够且填土稳定性差的问题。
1.2 漏洞
在水利堤防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并没有对填土进行严格验收,导致土方内有较多的砂子,再加上没有对分段填筑的接头位置进行妥善处理,从而在水流冲刷的过程当中比较容易产生漏洞;地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在堤防上方容易导致贯穿性质的裂缝;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工程设计方案。以闸站为例,施工方的填压质量不高,在河流的水位到达一定高度以后,一些比较细小的土粒就会被带走,长此以往会产生很多漏洞。
1.3 跌窝
堤防本身存在空洞。在汛期时遭到长时间的高水位浸泡后,空洞周围的土质会变得更加湿软,大幅降低成拱能力;堤身质量不过关。施工人员在筑堤过程中,并没有做好清基作业,导致堤防施工分段的接头部位处理不当,填筑材料的碾压程度不够紧实,堤身内部被洪水长时间浸泡,逐渐形成跌窝;渗透破坏。巡查人员的防洪意识不强,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诸如管涌、漏洞、渗水等问题,从而导致堤身内部出现淘刷现象,土体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塌陷,最终形成跌窝。
2 水利堤防险情的抢护
2.1 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巡视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完善好水利堤防工程的防护工作,需要加大日常的巡视管理力度,争取在第一时间将水利堤防在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查找出来。尤其是在汛期,管理部门需要委派专业的工作人员来加强巡视,并且要将巡视结果详细记录下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针对在巡视过程中所发现的隐患问题,管理者要组成研究小组,对实地展开进一步的探测与分析,通过此种方式来避免堤防险情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那些使用年限比较久的水利堤防来说,巡查人员要根据堤防的使用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逐步消除掉堤防内部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从根本上提高堤防的稳固性与安全性。
2.2 积极创新养护模式
在以往的水利堤防养护工作中,所采用的多为分段式承包、分散式经营以及全过程养护这几种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管理难度大、养护人员积极性不强以及养护步骤不科学等问题,十分不利于对水利提防险情的有效防护。基于此,相关的管理部门要积极创新水利提防险情的养护方法,进一步加大对日常养护资金的投入力度,根据水利堤防的使用情况来制定出分期养护的方案,还要加强对养护人员的集中管理。只有明确好责任与权限之间的应用关系,才能够让水利堤防的养护工作发挥出最大作用。
2.3 创新完善养护模式
很多地方水利工程堤防日常养护的模式是在养护队内分段承包、分散经营、全程养护。这种模式养护力量分散,监管难度大,也难以调动养护人员的积极性,使养护效率低下。因此,可以采取集中定量养护的模式,即把养护人员集中起来管理,共同完成当月任务清单下达的施工任务,同时,养护人员兼顾自己分包段的养护项目。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将薄弱的养护力量集中起来,使工作绩效得到有效提升。
2.4 切实加强堤防工程险情排除工作的质量与力度
一旦堤防险情出现,切实加强除险工作就成为重要的工作。首先要复合堤顶高程,若不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就需要对其进行加固、提高。同时,为了消除汛期风浪对堤顶和堤坡的冲刷险情,应对堤顶和堤坡未设坚固防护设施的堤段进行防护加固。堤顶防护中可结合交通要求修筑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路面或者设防浪墙抵御风浪。边坡防护中可进行灌砌石、浆砌石护坡以及干砌石护坡、混凝土护坡、模贷混凝土护坡、草皮护坡以及其他护坡等。
当遭遇渗透破坏风险时,除险加固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提高堤身和堤基本身抵抗渗透破坏的能力,如采用提高堤身密实度、消除堤身堤基隐患、放缓边坡、贴坡排水、透水后俄或盖重等措施;另一方面是降低渗流的破坏能力,即降低渗流出口比降和堤身的浸润线,根椐“前堵后排、反滤料保护渗流出口” 的原则,结合地质条件、出险情况和堤防的重要程度选择合理的渗流控制措施。
边坡失稳风险会使堤坝出现滑坡或脱坡,开始在堤坝顶部边坡上出现裂缝,随着裂缝的发展,形成滑坡。造成滑坡的原因是滑动力超过了抗阻力,所以滑坡抢护的原则应该是设法减少滑动力与增加抗阻力,其做法可以归纳为:“上部削坡与下部固脚压重”。对渗流作用引起的滑坡,必须采取“前堵后排”的措施。上部减载是在滑坡体上部削缓边坡。下部压重是抛石(或沙袋)固脚。堤坝临、背水坡滑坡都将危及安全,一般来说,高水位时期背水坡滑坡更为危险。必须指出,在处理滑坡险情时,如果江河水位很高或库水位不能降低至坡脚或放空,则抢护临水坡的滑坡要比背水坡困难得多,因此,为了避免贻误时机,造成灾害,应临背坡同时进行。
3 堤防除险险加固的战略措施
1、为了实现防洪消灾的目标,全面贯彻落实水利部的治水思想,本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应加强堤防除险加固的技术,并应用到实际中。而在实际应用中,应多对各河流的原型进行研究,利用高科技手段对各河流治理的方案进行模拟,然后提出管理的需求,治理方案或者预案。之后则需对提出的各种方案或者预案在模型中进行模拟实验,在多次试验比较结果和成效后,得出最合理的可行方案。最后,将实验所得的方案逐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实践调查,在经过长期的、有效的调查之后,对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良,一步步的得出最合理的、最经济的、最安全有效的治理方案。
2、增强抢险信息的传递把握是提高抢险效率的一大关键,过去的抢险行动缺乏技术手段,无法快速、准确的传递信息,更无法进行自动监测,所以往往耽误了抢险的时间,造成了更大的损失。现在有了各种科学技术的支持,如卫星等,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得到更准确更丰富的信息,使决策快速的传递到洪灾地区,赢的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洪灾带来的损失。
3、加强机构的改进,让工作能力更强、工作效率更高、更有责任心的技术人员加入到防汛机构中去,同时还需要对原有的编制人员进行素质提高,专业强化培训,这样可以打造出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精英队伍。适时的专业培训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要注意的是培训中要避免通篇的理论知识而无实践,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所以应采取理论实际结合的方式来对人员进行培训。其次要及时的更新专业知识,让所有人员都能随时了解到最新的技术。上级还应加强防汛抗洪的宣传,使人人都有抗洪意识,人人都有抗洪知识,消除大众对洪灾的忧患,增加民众的团结合作。
总之,在堤防除险加固时应该改进防汛机构,加强防汛力量,提高人员素质,形成一支少而精、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加固堤防,消除隐患,共同防治洪灾。